继江西“彩礼贷”和云南“墓地贷”之后,中国终于补齐了产业链上的生育贷。

今天,吉林省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会为符合条件的夫妻,提供最高20万元的婚育消费贷款。



尽管这招“剑走偏锋”让网络炸开了锅,吉林背上沉甸甸的质疑,但我还是想说,吉林好样的!

纵观近来东北层出不穷的大动作,我看到了三个信号:

第一,全国人民掏钱请东北人生小孩的序幕,可能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二,东北是全国最后一个退出计划经济的地方,但如今福利性社会正在重回东北,速度、力度都会比其他地方更快更猛。

第三,一张拯救东北经济的“药方”已经隐约浮现出来了。比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还要见效快。

中国的崛起,一定离不开东北。



被推向风口浪尖的“生育贷”长这样:

提供婚育信贷支持。支持银行机构为符合相关条件的注册结婚登记夫妻最高提供20万元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

该人口政策出台仅仅一天,相关话题就激起了超2亿人关注,评论区几乎是一边倒的声音。

“这是含着欠条出生的孩子”。

“传宗接代,贷贷相传”。

“世上已经有法拍房了,还会不会出现法拍娃?”

“有钱穿貂,没钱养娃啦?”













有的人出生就是富二代,有的人出生就是“负二贷”。

冷嘲热讽一拥而上。

好巧不巧,前两天吉林还有另外一个动作。12月22日,吉林省鼓励各市县开展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政策有效期延长至明年的6月30日。



有的网友因此阴谋论说,生育贷应该跟房产政策一起看。毕竟最近吉林的夜壶经济熄火,土地财政长远难以保障,所以是骗你生小孩,“变相给楼市输血”?



你有没有发现,在当下的互联网中,“东北”二字似乎就是原罪。

但凡东北有个啥动作,很多时候都会被网友冷嘲热讽。

上回四川的小城攀枝花率先奖励生娃,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这一招下来,攀枝花可能每年需要多支出2658.6万元。

大家都说这是“生育补贴第一城”,有魄力。

咋到了东北头上,干啥都是错?

其实,吉林省是在“忍辱负重”,造一国之福哇。

过去十年,东北地区总人口为从10952万人下滑至9851.49万人,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



吉林全省净流出人口339万。除了长春是正增长之外,其他城市都在萎缩,像通化市人口减少了102万人,吉林市减少近80万人,白城市减少了48万……

吉林当然知道,这些娃长大之后,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口流失,无法全给当地积累起人才队伍,长远造福本土产业经济。有网友直接调侃,“二十年后海南即将新增一批东北青年。”

但是吉林还是愿意贴息,吃点小亏鼓励大家生娃,有何不好?

要知道,一二线城市搞生育贷,效果一定不咋地,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摆在面前,没多少人会为了区区二三十万想不开。只有相对欠发达地区,这笔巨款才有一点点诱惑力。

就算吉林最后生下来的娃带着低息贷款跑路,也是在为全国贡献人口,造福沿海发达地区啊。

今天是生育贷,借钱生娃。

我相信不用多久,吉林等东北省份就会跟攀枝花一样真刀真枪,拿出真金白银直接补贴生娃。到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全国人民掏钱请东北人生小孩了。

大家知道,中央每年对东北的转移支付力度都很大。2016年-2020年,中央对吉林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为1万亿。排在全国第18名,看起来似乎不高,但是摊到人均上就不一样了。



以2020年为例,这一年中央对吉林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人均915元,排名全国第九。紧跟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之后。



吉林省会长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440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等,才达至1400亿元。没有中央的转移支付,当地的民生保障,经济建设等可能捉襟见肘。



所以,等到吉林发放生育补贴,就相当于全国人民掏钱请东北人生小孩了。

届时,中国将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乾坤大挪移:

先寄养在东北十几二十年,长大之后,再流到包邮区、大湾区、京津冀开始轰轰烈烈的建设活动。发达地区是左口袋换右口袋,最后服务的还是自己。

东北地区白白辛苦一场,任劳任怨,真是好样的。



遥望东北向,这片黑土大地上,已经在加速向福利社会的蒙眼狂奔了。

为了提振人口,东北三省使出的招数远远不止“贷款生娃”,更有“零首付”这类绝招。

早在2016年,辽宁沈阳就创新性地提出——

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同时,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的,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

此外,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仅需3个月,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

这绝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创举。



要知道,在房价压力巨大的当下,尤其是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年份,房价是真的可以“吃”小孩的。

例如,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几乎逼近40,这就意味着,在深圳,你需要不吃不喝努力工作几乎40年,才有可能买下一套房。



而对于普通年轻人而言,大学毕业就已经22岁,再吭哧吭哧干上十几年才有可能买房,生娃就成了极为遥远的事情。高房价,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避孕套了。

刚毕业就能买房安居,在一个省会城市落地生根,未尝不是一件美事。为了留住人才,沈阳也是够拼的。

当然,在被曝光后,这一政策就被迫“一日游”,当天即撤下。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这一做法确实显得与众不同。



在黑龙江,哈尔滨于去年明确鼓励房企打折促销、团购促销;甚至奖励降价促销房企。今年十月再次发文,买房最高补贴十万元、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等。

相比之下,很多地方都发出了限跌令。哈尔滨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官方下场帮百姓讲价,鼓励促销降房价的城市。

我们不否认上述举措对房地产有救市托市作用,但人口应该也是一个考量因素。

那么,为什么总是东北,走在了急先锋呢?

有人口学家曾经指出,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其低生育率状态比全国提前了十年左右。

由于城镇化较早,东北可以说是中国的“扁桃体”,处于时代变化的桥头堡,或者说风口浪尖。

东北比其他地方更快遇到人口问题,其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也比其他都更为突出。

有鉴于此,东北才会最快做出反应,花最大的力气去提高人口生育率。

因此,尽管东北是全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最后一个退出计划经济的地方,但未来东北的福利社会痕迹可能会重新加深。

或许,以后台湾省就是东北地区未来的模样——各种方式发钱促生。

2020年,台湾的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了出生人数,形成了可怕的“死亡交叉”,出生婴儿数为16万,而死亡人数已经突破17万,正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

不仅如此,台湾2020年的总生育率仅0.99,在亚洲地区仅赢过韩国的0.8,也就是每位育龄妇女生小孩「快要不到1人」,为台湾史上次低。



面对这种“生不如死”的可怕现实,台湾喊出了“0-6岁政府跟你一起养”的口号,提出从今年8月份开始,育儿津贴再上涨!

当前在台湾省,第一胎就可以享受每个月最高3500的育儿津贴,还有7000元的育托补助!到明年,这一金额还会再涨1500元!



因为被福州的GDP超越而被嘲笑没落的湾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实力,为啥人均GDP比GDP更实在。

未来的东北,更多的福利还将会在路上。



要改善生育率低、人口流失等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手段还是产业发展。

前几年,北京大学林毅夫被一众网友狂喷。

理由是他领衔的团队经过深入的调研、长久的思考之后,给吉林省经济开出一副 “药方”:

应该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带动重工业继续发展。去承接津浙粤等地的轻纺、电子、服装等产业转移。

这个诊疗手段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要知道,全世界都在往高精尖领域攀爬,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早就进入纳米时代,合肥在搞量子科技,上海发力新能源汽车……你让东北降维下沉,去搞轻纺工业?

原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就这个水平?

不被喷出翔才怪。

但是现在回头看,林教授也不纯粹是瞎说。

你看,现在网络上的东北人特别热衷于做网红。2020年底,快手发布数据显示,东北用户达1.08亿人,其中,东北三省的创作者总数超过460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这意味着,光是快手的创作者,就已经占据了整个东北人口的半壁江山。难怪快手CEO急得几度想辟谣,“快手不是一款东北APP”。

东北人对网红的向往,可以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但是等到他们进入网红的尽头——直播带货时,东北的致命短板立马暴露。

直播带货的三个命门——人、货、场,东北最缺的就是货。

东北玩直播电商,除了卖农产品,人参、貂皮、鹿茸,还能卖啥?直播“圣地”哈尔滨,除了吃的,就是水泥、生铁、钢材、发动机、拖拉机等重工业产品了。



(东北的重工业色彩浓厚)

这里没有像珠三角这样的“世界工厂”,没有像广州那样,一个城市集聚成百上千个专业轻工业批发市场。

满大街转,跑大半个月,或许才能勉强找出几家工厂能生产消费者想要的衣服包包皮鞋,那时候潮流爆款已经更新到第五六代了。

所以东北网红一做大,很多都是逃离东北的。

他们翻越山海关,一路南下。北京截流一部分,上海杭州截流一部分,广州再截流一部分,剩下的终于抵达海南三亚这个“东北大本营”。曾经的“快手一哥”辛巴就是典型的案例。

按理说,他们能混出头来也算是有本事的“人才”了,但东北的产业不行,还是留不住他们。

结果,东北人口塌陷,城市萎缩进一步加剧,走入非良性循环通道。

当然了,目前东北也有一些城市在发力轻工业,鞍山市西柳有服饰产业集群,朝着棉服之都、男裤之都前进。葫芦岛集聚了超1200余家泳装生产企业,年产泳装以亿件计,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葫芦岛……

东北的产业正在“轻量化”,有利于留住网红及人口。而这些网红的直播间也能给当地工厂赋能,带动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隆隆的开动。

所以,东北的产业转型与人口逃离其实是同时发生的。两股力量相互厮杀和拉扯,就看谁的速度更快了。

它的胜败,直接影响着东北的未来。

东北当然也知道半导体生物医药这些产业的重要性,但是现实总是比理想更残酷。设想蓝图再宏大,也要有落地的根基才有用。

还是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

你可以嘲笑林毅夫的建议很low,但是不能否认,有时候low的东西就是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