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冬奥会二月初开幕,还剩不到两个月。台湾对北京冬奥的报道,大略聚焦在以美国为首的抵制。日前台湾民进党和时代力量一些立委召开记者会,呼吁台湾政府外交抵制冬奥会。作为民主盟友,加上印太地区重要一员,台湾不可缺席。

台湾民进党及时代力量中有人出来表明要抵制北京冬奥,不让人意外。但也得先将当前局面给搞清楚。

截至目前,正式确定要对北京冬奥实施外交抵制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所谓外交抵制,就是不派官员出席,运动员仍出席比赛。

新西兰则表示已经在10月就通知北京不会派部长级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主要原因是对新冠疫情的忧虑。

欧盟国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12月9日表示,法国不会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列,因为不派官员与会,这种举动没有必要。马克龙讲得挺直白,“要嘛就是完全抵制、不派运动员,要嘛采取一些有用的举动”。

目前欧盟尚未整体表态。意大利也表示不会加入外交抵制的行动。比利时和奥地利则表示不派官员参加,但并非外交抵制,而是疫情考量。奥地利总理强调,“不会把奥运政治化”,比利时则本来就没有代表队参加冬奥。

至于亚洲,受瞩目的当属韩国与日本。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很有可能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列。但目前日本政府仍然含糊其辞,只说会在合适的时机表态。

韩国则已经表态,在“和美国同盟的基础上”考量中韩关系,不会抵制北京冬奥会。文在寅也表示,包含美国在内,没有任何一国建议韩方参与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日前美国白宫宣布,拜登政府不会派任何外交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AP)


如果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美国并没有那么一呼百应。中美两国仍有一点默契,外加现实条件无法撕破脸,否则美国大可如昔日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一样,直接不派代表队出席,并要求各国也跟进,让局势更恶化。

今日北京并非昔日莫斯科,美国的举措可以证明这一点。

另外,此次北京冬奥的赞助商仍然众多,且涵盖了美国、日本、韩国的主要大公司。正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表态:“会抵制,官员不出席,但运动员照常去”。北京冬奥在开始前产生各种风波,悠悠众口各种“政治讨伐”,但没有造成实质杀伤力。

如果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欧盟这些主要国家的态度,再看今日之台湾抵制冬奥,荒谬性,就不言自明。

台湾政党时代力量表示,希望台湾行政院审慎评估,在抵制北京冬奥会问题上展现台湾政党的道德价值高度,做到“没有人权,就没有奥运”。

“中国军机还有军舰一再挑衅打压,台湾更应该积极回应国际间理念相近国家以及国内民间团体的抵制主张。”时代力量表示。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台湾有三名选手参加。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台湾有四名选手参加。参加的项目基本为滑冰、雪橇等。

个位数人参与,没有什么获奖纪录。

在台湾,提到冬奥,大多为“台湾有选手去吗”?但是,正因为非常冷门,这些选手日复一日地练习、坚持,才更珍贵。要从事一门非常冷门的比赛,资源稀少,大多是选手自己的家庭条件支持,能坚持下来到参加奥运,更是艰难。

若获奖,就是中华台北获奖,是一个台湾媒体口中“能让台湾被看见”的荣誉。

台湾政客为了廉价的“回应国际间理念相近国家”,能随意牺牲运动员的权益?法国与美国、韩国与美国,比起“中华台北”,难道不与美国理念相近?若说人权,美国过去在中东的杀伐,是否更“干净”,是否也值得抵制?

当美国的主要盟友,都在权衡,当日本、韩国甚至是欧盟都未必与美国同样的态度。台湾政客急着跳出来表忠心,能换到什么?

唯一惊吓的,就是辛苦训练的运动员。

回顾一下让台湾兴奋不已的民主峰会,出席的台湾官员唐凤放一张台湾与中国大陆不同颜色的地图,直接被因为“意外错误”卡掉。中美确实在维持一定的关系稳定,对于世界来说这是好事。

另一个维度来说,台湾在其中,无疑显得过度表现,以及太用力、太过度地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