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航空工业成飞集团融媒体“成飞融媒”报道: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面对严峻的科研生产形势和交付目标,试飞、交付战线上的职工严守安全底线,抓住一切可飞天气,确保各项试飞任务顺利进行,相继完成了多个重点试飞任务,相关产品的交付指标也是“再创新高”。

成飞融媒公众号截图




文中特别提到:针对成飞公司整机交付任务艰巨的情况,在交付工作中,成飞交付中心迅速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知,针对多支接装用户、多架待接装飞机,全线评估资源、倒排工作计划,成立多个“一对一”接装团队,在接装现场推行“班前会”模式确保接装顺利实施。

图源:成飞融媒




虽然成飞融媒体公布出来的信息,就是标准的“官宣”,但这篇文章中丰富的细节信息,再加上放出的歼-20型战斗机配图,还是引起了军迷们的热议和猜想。这几天,不知道有多少军迷,正在猜测说歼-20的“多个接装团队”到底接装了多少架飞机;而与此同时,从互联网上传来的一些或真或假的、关于歼-20型战斗机最新改装和装备方向的消息,更是起到了客观上“推波助澜”的作用,连带着让大家把歼-20的装备规模都越传越高了。

图源:成飞融媒




那么,成飞集团文章里成立的“交付团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多支交付团队真的是有多个列装歼-20型战斗机部队来“一一对接”,歼-20型战斗机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当下,到底处于何种状态呢?



战斗机交付流程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好了。其实,军用飞机的交付和民用飞机的交付是一个意思,交付流程也基本相同,无非是把一架由成飞集团制造完毕、停在停机坪上的飞机,交到用户的手中,尔后用户再把这架飞机飞回它的使用地。严格地说,飞机的“交付过程”就是一架飞机从工厂到部队的最后一步,也是“产权转移”的过程。

F-35隐形战斗机的生产车间




根据民用飞机的交付流程来看,一架飞机的交付分为如下几个流程:

首先是用户方和制造商将联合对飞机进行地面检查,这一检查需要飞行员、机务、制造方的资深工程师到场。检查内容除了外观和内部航电、机电设备等,还需要一一核对飞机的部件编号,确认这架飞机处于可飞状态,各分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图源:成飞融媒




在完成检查后,需要由用户方的飞行员进行飞机试飞。其实所有的飞机在出厂时,都已经由驻厂试飞大队的飞行员飞过一次了,用户方的飞行员负责进行重新校飞,主要是确保飞机诸系统性能合格;

在飞行员试飞飞机的同时,地面机务将和制造方的工程师,对飞机的所有技术文件等进行联合审查。这将确认飞机相关文件材料的完整性,为移交做好准备;

图源:成飞融媒




最后则是用户方飞行员完成飞行,地面机务和制造方工程师完成材料检查和移交,一切准备就绪后,双方将共同举行一个简短的签字仪式。飞机在产权上完成从“制造厂”到“用户”的移交,所有的相关权益和责任在此时也完成转移。到这一步,其实移交工作已经完成,随后就是用户方自行组织飞行员将已经“到手”的飞机自行飞回去,加入用户方的飞机机队,这个过程也是移交工作的最后一步“转场调机”。

图源:成飞融媒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一架飞机的交付,其实是一件蛮复杂的事情。飞机又不是汽车,手续一办你就能把它开走了,要检查外观,检查内饰,检查发动机,还要试驾,完事还要签一堆材料。最关键的是,飞机的交付往往是“一批一批”交付的,同一批飞机还不止一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组织稍有不当,拖慢了工作进度就不说了,手忙脚乱的还容易搞错一些文件。因此,看样子,成飞集团在今年的交付工作中,创新了工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交付工作的进度,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对于用户来说意义是很重大的。



又多了几支歼-20部队?

说完了成飞集团的“交付团队”,那么,这次成飞临近年底,针对用户成立的多个“交付团队”,真的意味着我军又有了多支装备歼-20型战斗机的部队吗?大伊万认为,这个问题咱们得分两个方面来看:

歼-10C(图源:成飞融媒)




首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成飞集团成立的多个“交付团队”,都是服务保障歼-20型战斗机交付任务的。除了文章的配图里边配了歼-20型战斗机,其实成飞厂从产品线上来说,还有其它的机型同样需要交付,比如前段时间刚刚被“官宣”过、装备了海峡对面我空军某部的歼-10C型战斗机。

歼-10C(图源:前站起飞)




尽管歼-10C型战斗机在军迷们的眼中,已经越来越有“过气网红”的趋势。其实该型飞机的装备规模还是非常大的,装备后部队反映很好,且我军目前迅速扩充三代半战斗机部队规模,也是装备建设上的重要任务。因此,这回成飞集团成立的多个“交付团队”,其中肯定有一些是负责向用户交付歼-10C型战斗机的团队,不全是歼-20交付团队。



同时,成飞集团也没明说,这些“交付团队”,分别负责保障多少架飞机的交付工作(废话,这可是个“五十万”的事情)。很多军迷光看到了“多个团队”,就忙着把团队数量乘以每个航空兵部队编制表内的飞机数量,结果有人算出来了成飞集团今年要交付“三位数”的歼-20这么一个离谱的数字。

(图源:前站起飞)




其实,按照常识,任何一支部队的整体换装,都不是“一次性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慢慢推进的。毕竟飞行员和熟练机务的培养需要时间,相关的场站设施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有些担负高强度战备任务的部队还需要保留一部分老飞机,确保在飞行员改装的过程中不至于全部“丧失战斗力”。

F-35生产线




这就意味着,一个“交付团队”负责保障某个用户的交付数量,肯定不会如很多军迷想象中的那么多,这也导致,某些特定机型的交付数量,怕是比很多人猜测中的数量,还要打上那么两个折扣。有很多人希望的,说歼-20型战斗机的批产速度、交付速度、装备规模,在使用了脉动生产线之后,能够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超级工厂批产F-35的速度相提并论,看起来,还要差那么一点火候。



2021年歼-20的新期待

不过,即使“装备速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快,但是,2021年全年的歼-20型战斗机,已经带给了我们足够的期待:

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歼-20(图源:冰熊雪鱼)




在战机的整体性能和技术发展上,今年的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歼-20型战斗机以安装FWS-10“太行”发动机的全新技术构型亮相。在安装了“太行”发动机后,相比原先使用AL-31FN-M1型发动机的早期型号,歼-20的性能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已经正式坐稳了中国空军现有战斗序列中“空战之王”的位置;

网友制作的CG图




同时,歼-20型战斗机的后续技术改进型,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今年下半年出现的歼-20战机的某个特种改进型,创造了各主要军事强国第四代战斗机研发历史上的全新纪录,这也将赋予未来歼-20型战斗机在技术和战术运用上更多的可能性。

(图源:前站起飞)




而从装备实际运用来看,今年,对岸的防务部门已经不止一次地炒作,说我军的歼-20型战斗机“部署到了台湾海峡前线”、“距离台湾本岛不到五百公里”。其实咱们之前就已经说过,歼-20型战斗机在装备规模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模式是一种类似于“快速猛禽”的“快速威龙”模式。靠少量歼-20型战斗机和运-20型战役运输机组成分队“模块”,在不同的战役、战略方向上来回机动,承担快速改变特定战略方向战略态势、快速夺取特定区域制空权、打击对手配置在空中战役纵深高价值目标的任务。

(图源:前站起飞)




当然,这仅仅是在歼-20型战斗机装备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的“权宜之计”。在歼-20型装备数量迅速扩大,乃至确保每个主要战略方向都存在歼-20型常设单位之后,“快速威龙”的重要性将有可能相对下降。不同战略、战役方向的歼-20常设单位,将作为特定战区的战役预备队,正式担负起本战区内在最主要的空中战役方向夺取、保持战役制空权,建立空中战斗巡逻区,遂行远程、纵深截击等关键性的战术任务,正式成为我军每个主要战役方向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

(图源:前站起飞)




总而言之,装备规模逐步扩大,换装效率日渐提高,装备方向逐步均衡,战役使命逐渐凸显,技术改进不断推进,这就是2022年的歼-20型战斗机可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就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共同期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