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湖北华中科技大学90后女博导胡玥5年来发表60多篇论文登上微博热搜,引起舆论关注。
北京时间12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号发表的文章《90后!是博导!》被网友以“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90后博导胡玥,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为题推上热搜。
该文章透露,今年31岁的胡玥,从小成绩优秀,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成绩,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二时,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2年后,项目获中国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
据上游新闻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导师在读完这篇公号文章后表示:“胡玥在大二就能跟院士一起做课题,这点就不普通。”
对此,有网友直接指出,在本科生阶段有教授带着做课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别说院士,很可能胡玥背后有强大的背景支持。
报道称,胡玥不凡之处还有很多,大四期间,胡玥当交换生、拿到公派奖学金直博爱丁堡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拿到首次授予亚洲人的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胡玥在2016年通过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计划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韩宏伟教授团队。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21篇。2018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值得注意的是,以“Yue Hu”为关键词在谷歌学术中检索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胡玥的论文19篇,其中2016年发表的论文有4篇,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
对此,网友对胡玥在2016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后的论文数量突然井喷也充满了疑惑。
就此疑问,上述博士生导师指出:“论文第一作者代表这名作者的研究成果,有些很好的学校,他们就看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以一般来说,合作的话,都是学生当第一作者,导师当通讯作者,但是有些导师也当第一作者,与其合作的那个人当通讯作者,还有共同通讯作者的情况,如果论文涉及到的人比较多的话,作者名单就很长。”
此外,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官网,在胡玥论文成果栏目,罗列了“Yue Hu”从2017年到2020年这4年发表的9篇英文论文,2020年2篇,通讯作者1篇,共同通讯作者1篇;2019年3篇,一作1篇,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各1篇;2018年3篇,共同通讯作者1篇、一作1篇、第二作者1篇;2017年,只展示了1篇署名通讯作者的论文。
除了高产论文,另一个让网友关注的亮点是胡玥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进入华科。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前900名考生最低分为636,华东理工在湖北最高录取分数线理科为626分。也就是说,胡玥以超过分数线较多优势的分数进入华东理工,有网友质疑,以胡玥的分数,本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她选择华东理工,可能是因为在那里有资源可以支持,这也说明了她为什么大二就可以加入院士的团队。
对于网友的质疑,胡玥本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目前都没有进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