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到明年完全是常事,很多人认为,完全是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重症,重症的人变多了,反过来又让已经很紧张的医疗资源恶性循环。
每当看到这样的观点真的是让人揪心。
虽然也有很多人为加拿大医疗系统说话,表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云云,但从疫情开始了我们就逐渐发现。
曾经的好脾气,也慢慢被更加紧张的医疗资源磨没了。
小编最近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抱怨,她就经历了惨痛的一天!在疫情期间看一个家庭医生,即便排一个Walk in 也需要排到后天去了!而她的问题是眼睛急性发炎,看东西一直流泪,根本睁不开眼!
最后病急乱投医,找了3家,终于给她塞了一个临时的位置,看了5分钟,医生就让她去药房买瓶眼药水得了。
还有朋友,也是今年发现加拿大看病异常困难。她之前没病没灾的不觉得,今年夏天开始,她开始感觉肚子痛。她看了几个月医生都没辙,还等得特别久。仅仅做了一个尿检、膀胱检查,排了半年,最后发现没事。但是人还继续痛着,有时候夜里被痛醒,因为医生也不重视,她只能够翻来覆去地担心会不会有什么肿瘤之类的。
即便她都哭着向Clinic的医生说自己真的很不舒服,希望能够多个项目同时检查。医生只表示无能为力,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排除,泌尿科花了半年排除了。后面还有肛肠科、妇科,以此类推,顺利的话,真正查完得一年多时间了。
身体不舒服,需要花一年多才能知道病因!在国内一天就能全身查遍的,这效率真的没谁了!这位朋友只能先买着最高规格的重疾险,然后慢慢等待着项目一个一个看。
看来,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真的“名不虚传”。
疫情期间,医院推迟或者取消了很多非紧急的手术,给病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如果说之前加拿大看病难,疫情期间,只能说加拿大看病更难。
而如今,医疗专家终于对疫情之下的医疗系统松口了,表示:可以在不增加医护人员负担的情况下,给那些推迟做手术的病人开刀。
这条消息信息量巨大,透露了疫情期间糟糕的医疗系统,是有多么耽误人。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医院为了把医疗资源优先给疫情期间感染的人使用,让很多人的手术推迟了。
医生们倾向于把原本就多得做不过来的手术安排在每周靠前的时候做,因为没有人希望周末还被病人叫到医院来。于是,手术都集中在每周开始几天,而看急诊的人就被迫挤到后面才能入院。到了周中,医院开始人满为患,护士们完全超负荷工作。
因为去年护士熬夜加点,过度疲劳,很多人选择退出医疗行业,给剩下的人很大的压力,让本来就医护紧缺的加拿大医疗系统更加举步维艰。
造成的结果是啥呢?最终还是转嫁给病人身上。
据了解,在过去的16个月以来,因为人手短缺,比起2019年,削减了56万场手术。而这些“非正常”减少的手术就不动了吗?现在这些被迫积压的手术,还是迫在眉睫,要开始一个个兑现的,预计会花费几十亿的成本。
有专家指出,现在预测一个人何时摔断腿来医院动手术,比确定一个人何时能够排到一场有预约的手术还要容易。加拿大预约一场非紧急的手术,会充满很多不确定性,面临很多被推迟、取消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状况,加拿大各地的医疗系统开始做出突破。
安省表示,将会不遗余力确保大家能够及时动手术,而不是被病情拖死。
其中包括,去还没有毕业的护理学院去招聘护士。
除了解决人手问题,提高护士的薪资留住更多的老员工,也是他们必须要着手去做的。
此外,给那些紧急手术安排专用手术室,让医生护士的排班表能够更明确、更“可预见性”,也很重要。而不要因为没有提前安排好,导致工作量忽高忽低,让医护被折腾。
虽然这种方法不能吸引更多的护士,也不能让疲惫不堪的医生休息一下,但它让多伦多的医院能够更快地处理大流行期间积累的案子。
虽然没有说完全解决积压的问题,但医院改善日程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逐渐解决了四分之一的积压。虽然把剩下推迟的手术完成,需要到2023年3月份,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两年真的太难了,疫情已经造成经济衰退,物价上涨,食物通膨,回国不方便,还让老百姓看病困难。希望如同专家所言,Omicron毒性更低,是疫情减弱且终结的讯号。
对这场疫情,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