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前脚还和中国领导人有说有笑,转头就带着一帮小跟班对中国连下黑手,阻止光刻机进入中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一定让不少人惊诧莫名。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
学会习惯吧!对抗才是中美关系的常态,而缓和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至少未来三十年都将如此。
2021年,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很多东西都回不去了。
比如,疫情解封在即,《纽约时报》却在哀叹“中国游客回归遥遥无期,全球旅游业难以复苏”。
这一次,真被他蒙对了。
宏观层面的有,6%的GDP增长已成往事,房地产业的繁荣宛若明日黄欢,中国的年轻人比10年前少了3000万,……但是,最大的不确定出现在国际关系中。
这两年充斥着动荡、对抗与冲突,大国(包括一些国家集团)都忙着重新定位,更新规则,拉帮结派,审慎地试探,构建自己新的竞争优势。
而小国呢?或冷静观察,寻找大国角力的平衡点,谋取最大的利益;或急着站队,表明心迹,唯恐成为牺牲品;更有眼神不好,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甘当马前卒。
找对手,改规则的阶段,就会这么乱。上一次这么乱,可能要去到二战前。
中国被深深的卷入其中,这就是大国宿命。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没法等着别人去安排你的命运,只能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游戏规则。
中美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没有经受过严酷国际环境洗礼的90、00后,甚至还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从格局转换的角度来看,要赢得竞争,中国的核心利益有三个:
1,和平。不卷入一场被迫的战争,好进一步夯实家底,但也要做好战争随时爆发的准备。
2,多几个真朋友——危难中能帮上忙的那种。
3,为技术革命积聚动能,争取成为新技术的引领者。
这是性价比最高的赶超之路,关键是不会牺牲普通人的利益。
1
中国麻烦一定会很多
麻烦,其实现在就不少,相信大家已经深有感触了。
新冠病毒起源来碰瓷,疫苗效果碰瓷,还有5G、新疆棉、冬奥会……就印度最高将领摔死了也要阴谋论一番拉上中国,就没有它们不碰的。
为什么中国麻烦多呢?
首先就是被强加的“挑战者”这个身份,也就是此前自媒体特别喜欢用的那个词——修昔底德陷阱。
挑战者,被视为先天具有破坏性,是要颠覆规则的。
偏偏现在的世界最接近多极化,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差距从来没有这么小过。多极就是不如两极稳定呐。
这两者一叠加,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中国被过度“关注”。
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过去一年,涉及到中国的关键场合和表述:
美国终于说出了“中国是和美国同一量级的对手”。
德国新总理朔尔茨,一位素来执行理性对华政策的政治家,他的组阁协议中12次提到中国。这份协议赋予了中国三个身份,伙伴、经济竞争对手以及制度对手。
其中很多敏感问题,德国此前从未公开提及。
欧盟早在2019年3月,通过的一份对华战略性文件《欧盟-中国:战略展望》中,就把中国称为系统性对手。今年又把中国上升为和俄罗斯一样的挑战。
北约,则直接把手伸向了东方。
还有就是一个星期前,美国拉欧洲进行“美欧中国议题”第二次对话,要共进退,遏制中国过快发展。
事实上,大国之间动作频频,俄美在黑海、乌克兰、叙利亚对抗。欧盟也不甘寂寞,战后从未这么渴望独立……各种力量都在分化组合之中。
最后,就是中国自身的情况复杂。
从2021年开始,我们会越来越发现国际社会重新演变成了三个世界: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
中国独自成为一个世界。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个世界是美苏,第三世界是广发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它们之间是第二世界,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也有个别国家不认。
1970年代有一本书就叫《超级大国》,讲了三个国家美国、苏联和中国。埃及总统萨达特直接就说中国是超级大国。
中国支援亚非拉好多钱,你要是穷国哪来的钱?
绝大多数国家还是认的。
但是,在新三个世界中,中国的身份就尴尬了。
富国觉得你已经富了。比如12月1日,海关总署用文件回应的方式证实,有32个国家停止给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
这个待遇是富国当方面给穷国的优惠,方便你的产品进入我的市场。但是,中国现在足够强了,不该享受这个待遇了。
说直白点,就是富国单方面确认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
但富国骨子里觉得你是暴发户,面对中国,总是有一种说不清的优越感。
此外,穷国更不觉得你穷。
中国海外援助的总额远远超过了上个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知道中国大方,能多要就多要点,而且动辄赖账。
但是,它们对中国有没有应有的尊重,最见不得光的思维是,曾经一样光脚的兄弟,凭什么比自己过得好。
中国有富国的特点,也有穷国的特点,夹在中间,常常会让自己处于两头不讨好的境地。
所以,有人把中国称为孤独的大国。
那么,中国要怎么应对满世界的恶意呢?
2
面对美国,中国要重拾持久战
中美竞争,中国人有两种心态非常危险。
危险心态之一:美国就是天生喜欢搞事情,就像熊孩子一样手贱,中国让一让也无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了。
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对抗是全局性的,一定要分出个胜负。你姑且可以将之看作两条道路的竞赛,美国人“上帝选民”的天生优越感,让他们不竟全功,绝不会收手。
危险心态之二就是,觉得美国不行了,正在走下坡路,中国可以轻易赢得胜利。
这种心态一部分是因为疫情。
截至12月7日,就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纪念日那一天,美国死亡人数超过80万,很多人据此就觉得美国不灵啊。
但很遗憾,这是一个错觉。
说一句很残酷的话,死于疫情的人,美国政客对他们基本不在乎,他们曾说过很多残忍的话。
而华尔街、大学、科研巨头、大型制造企业……基本上都被保护得好好的。
退一步说,美国可能真得这些年在走下坡路,但是架不住人家底蕴足、积累多,就算碰上的领导人是“懂王”、“睡王”,不怎么行,但再怎么浪都能浪个十几、几十年。
过去这两年,谁在主导国际关系的变化,谁在颠覆、重建规则?答案是美国。
在领导人峰会上,美国表示放弃演化中国,但是选择了一种更聪明的方式来和中国进行一场正面对抗。
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拜登和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就一目了然:
特朗普像一头蛮牛,伤敌一千哪怕自损八百,蛮干;拜登则是先巩固自己,务求在力量对比上重新赢得绝对优势,不战而屈人之兵;
特朗普的想法很直接,谁不服我干谁;拜登是试图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到处拉帮结派,手段灵活多样;
特朗普是想要全面脱钩,拜登则是选择性脱钩。
所以,大家会看到,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低级政治领域,如果中国能帮助美国,美国会放低姿态,就像现在这样,当美国面临供应链危机、超级通胀,那就减减关税,继续依赖世界工厂就好了。
但是,在政治、安全等高级政治领域,以及决定中美未来命运的高科技领域,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对中国出手,哪怕颠覆美国之前自己制定的规则。
要求台积电、三星把工厂搬到美国,提供生产数据,就是如此。
甚至在低级政治领域,美国也会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承认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对手,很难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现在从全球收缩,不再随便损耗美国的实力,专注于中国。
中美对抗不可避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许很多时候不会剑拔弩张,但是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的美苏。
而且由于中国地缘政治的先天缺陷,历史上挖的坑太多,不排除有时候凶险程度会超过美苏。
顺风顺水的90后、00后,还有相当程度的80后,根本没经历过中国四面都是敌人的日子,没有中国被整个西方围堵的体验,他们能否经历长时间高强度紧绷状态?
中国普通人,要重新习惯斗争,学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
欧盟两面倒,但中国还离不开
欧洲,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想“独立”。
但是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欧洲会更倾向于美国,美欧之间的共识一定超过中欧之间的共识,这是必须认识到的现实。
但是,欧洲不会轻易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和美国不同,目前基本还是就事论事性质的,以对自己有利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