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官网消息,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此举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背弃立方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法新社消息,立陶宛21日表示,对中方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的决定表示“遗憾”。

同时,立陶宛方面还在狡辩。法新社报道说,立陶宛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声称,“立陶宛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也有权扩大与台湾的合作,”包括建立“非外交使团”。

01

立陶宛迅速向美国“卖惨要钱”

立陶宛18日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惹怒中方后,开始卖惨并火速向美国和欧盟“求支持”。



香港《南华早报》20日发布独家消息称,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当地时间19日表示,立陶宛将感激欧盟在该国与大陆的争端中给予更强有力的支持。报道提到,美国已经同意向这个波罗的海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以帮助减少该国因争端造成的经济损失。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 资料图

报道称,兰茨贝尔吉斯是在立陶宛外交部主办的一个论坛前发表了上述讲话。该论坛还邀请了来自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政府相关人士发言。

兰茨贝尔吉斯在接受采访时卖惨声称,“由于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立陶宛面临着某些经济和金融问题”。

而被问及该国是否希望获得更多来自欧盟的具体支持时,兰茨贝尔吉斯回答称,“将不胜感激”。

不过《南华早报》的文章可能让立陶宛扎心。因为文章称,迄今为止,布鲁塞尔方面只是在在口头上表达了对立陶宛的支持。

《南华早报》注意到,在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的第二天(19日),立陶宛政府就证实将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一项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路透社也报道了这一消息。内文并没有透露协议的更多信息,但在标题中指出,立陶宛因涉台问题“惹怒中方”,有望获得美国的贸易支持。

立陶宛今年突然走向极端,在对华政策上频频表露恶意和敌意,许多国际媒体和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与美国有关。

在立陶宛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月21日同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通话时声称,美坚定支持立方直面中方“胁迫”行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8月23日重申中方有权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做出坚决和必要反应。同时,他也正告美方,中方不会胁迫任何国家,也不会被任何国家所胁迫。“胁迫外交”这顶帽子,还是留着美国自己戴吧。

02

为什么是立陶宛?

正所谓“庙小妖风大”,为什么这个仅280万人的东欧小国,会成为继非洲索马里境内非法政权“索马里兰”之后,又一个民进党当局以“台湾代表处”名义“插旗”的所在地?这就牵涉到近一段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打“台湾牌”的“宏观”国际背景。

回溯历史脉络——

作为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东欧国家,立陶宛虽在1991年与中国建交,但由于“反共意识形态”长期笼罩在该国政坛,其内外政策常受到冷战思维与西方政治势力影响。随着近年来美国政府采行错误对华政策,美西方反华势力极力鼓吹与中国“新冷战”,立陶宛内部存在一些对华消极因素被再次激活。

早在两年前,立陶宛80名国会议员曾致函支持台湾参与世卫;今年4月,该国外长“哀悼”台铁脱轨事故;5月,该国卫生部长再度支持“台湾加入世卫”,今年7月加码宣布将开设“台湾代表处”,动作一波比一波“猛”。

这一次,无疑又是一场美西方发动的反华“提线木偶剧”,而这也是民进党当局这一轮涉外谋“独”活动最值得警惕的地方。过去,陈水扁当局花冤枉钱搞“凯子外交”、不惜自取其辱搞“迷航之旅”,只不过是无头苍蝇般的胡闹而已。

但近年来,民进党将自身谋“独”诡计镶嵌在美西方反华战略架构之中,从“索马里兰”到立陶宛、从国际场合“蹭会”到明目张胆“入联”,“美台”勾连形成“大哥开道、小弟跟进”的架势,这加重了民进党当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幻觉,更肆无忌惮进行倚美谋“独”挑衅。



立陶宛地理位置图

用放大镜检视近期美国、立陶宛与民进党当局的一言一行,一个三角形跃然纸上。在今年7月立陶宛宣布台湾“设点”后的第一时间,美国国务院、“美在台协会”立即发声“欢迎”;8月底,美国务卿布林肯致电立方表达“支持”;10月,台外事部门透露将在明年初完成与立陶宛互设“办事处”;11月初,美参议院外委会提案“赞许”立方涉台动作……就在半个多月前,立陶宛总统还当面向拜登提及台湾“设点”一事。

请注意,“魔鬼”藏在细节里!按照民进党当局规划,拟明年初才在立陶宛设立的“台湾代表处”,突然赶在11月18日就匆匆挂牌,这个时间点,恰好紧跟着拜登向中国领导人明确承诺“不支持‘台独’”之后。还记得吗?同样是在9月10日中美元首通电话,拜登表示“从无意改变一中政策”的两天后,外媒就传出美方正考虑将台驻美机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的消息,当时有专家分析,美方这一手法既造成“见光死”的结果,又可以摆出一副“友台”姿态,继续捞取政治资本。

其实,立陶宛与台湾地区一样,都只是美西反华势力的棋子。当美方领导人重申“一中”、反对“台独”之后,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就变成美国打发民进党的一个有形无实的交待,基本上也将是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利用“驻外单位”谋“独”的绝响。

03

创造了中国外交的两个“第一”

今天,外交部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记者注意到,此举也创造了中国外交上的两个“第一”。

其一,这是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唯一一个外交关系为代办级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全世界180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除立陶宛降为代办级外,其余179个都是大使级外交关系。

其二,这是1981年,中国和荷兰关系降级以来,40年来第一个和中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的国家。40年前的1981年5月,因荷兰政府批准荷公司售台潜艇,中荷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直至1984年2月1日,在荷兰方面承诺不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后,中荷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常驻外交代表分为三个等级:大使级、公使级、代办级。其中大使、公使由国家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而代办是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因而所享受的礼遇低于大使、公使,是最低一级的外交代表。因此互派代办、互设代办处,只能称为部分建交或半建交,离双方断交只有一步之遥。

常驻外交代表之所以有不同级别,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意味着国家间的不平等关系。譬如欧洲列强在历史上互派大使,而面对中国等东方国家只派公使,意味着大国和强国对小国和弱国的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主权平等”等原则的落实,各国不论大小,把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此后,等级的划分已经不再具有歧视的性质,而具备另一种含义,即体现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程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英国1954年只协议互派代办,互设代办处,就并不是出于互相歧视,而是由于当时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态度,中英关系发展的程度决定的。直到1972年3月13日,中英两国才将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另一个例子就是荷兰。中国与荷兰从1954年建交之后,就经历了从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又降为代办级,再升回大使级的过程,体现的就是两国关系的变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台湾问题。

从以上背景可以看出,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决定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好坏,以及外交级别的变化的因素中,台湾问题总是其中的核心因素。此次中立外交关系的降级,再次向世界发出清晰的信号: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是深度红线。一旦触碰,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