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里改造的18㎡老破小

在一二线城市,

有一批30岁以下的年轻人

选择租住在使用面积18平米

甚至更小的房子里。

他们大多是在相近的预算下,

主动从大一些的合租房或一室户,

搬到了现在的极小空间。

有人是为了能有一个真正独立的小窝;

有人是看中了便利的位置,

有趣、和谐的社区氛围;

也有人发现空间小了后,

逐渐养成低消费的极简生活,焦虑也少了……

在看似狭窄的居住空间中,

他们意外地找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



茉莉和宠物的18㎡小窝



以太租住的12㎡北京胡同小房

92年的以太北漂近10年搬家无数,

却唯独对12平的胡同小房情有独钟;

茉莉和2只猫、2条蜥蜴,

在深圳18平的单间里过着“极繁主义生活”;

27岁的Lion,在迷你户型的青年公寓里,

找到了大学校园里一般单纯的友谊与快乐;

小西里和男友同住广州老城区小房,

花15天、3000元改造后惊艳众人。

11月,一条与这4位聊了聊他们

租住的极小空间里可爱的小日子。

“这是我住过最小的地方,

也是最像家的地方。”

编辑 朱玉茹 责编 陈子文





北漂近10年的湖南小伙以太,租住在北京东二环胡同里一个12平米的小空间。

以太是92年的,毕业后留在北京做平面设计的几年里,换过各种各样的房子,从五环外的合租房,到内环老小区的一室户。

最初主要是因为工作上的变动,后来工作稳定下来,他却搬得越来越频繁。“其实就是想趁还在租房的阶段,体验一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



以太的胡同小房

改造12㎡

2020年10月,以太住进了胡同小房。“当时我整个人的状态其实很不好,就想给自己换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带来些改变。”

他一直很喜欢北京的老胡同,闲暇之余常会去逛逛,所以一听说胡同里有平房出租,想都没想就签了下来。

住进去才发现,12平米,是真的很小。“好像生活在仓库里,东西根本没处放,每天要侧着身才能移动。”

租期一签就是一年,还是要想办法过下去。以太先是和房东商量在屋外荒废的小院里做一个玻璃房,虽然只是多出了几平米,也能储藏不少东西。





以太在小院里种满了绿植

他还在里面种上绿植,摆上小桌椅,打造成了一个起居和会客的空间。夏天的时候,以太和朋友最喜欢在这里撸串喝酒,看胡同里的小野猫爬到玻璃房顶上,留下一串串小脚印,特别治愈。

屋内,老旧的水泥墙壁被他刷成了白色,整个空间看起来不那么沉闷。





下铺既是工作区,也是休闲区

一张上下铺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又不好移走。他就把下铺的厚床垫换成了榻榻米的小垫子,变成休息区,还安装了投影仪可以窝在里面看电影。

每个可以储物的空间都被他利用得淋漓尽致。柜子里的每一档都有分层的储物架,能塞下更多东西,墙面上也装了不少开放式的置物架。

慢慢地,这个空间被以太布置得越来越温馨和实用,好多朋友来了都喜欢得不舍得走。



12平米的小空间被以太布置得很清爽

另一种生活节奏

胡同房的极小空间,让以太养成了极简生活和定期断舍离的习惯。

每两三周就会大扫除一次,尽量让家里的每个东西都是平常使用频率很高的。

在他看来,家里的状况和生活的状态是紧密相连的。养成这样的习惯后,自己的生活仿佛也逐渐走上了正轨,变得有规划起来。





即使一个人,以太也喜欢给自己做一桌好菜

“东西变少之后,你不由自主地会用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物件,会因为一个好看的盘子为自己做一顿美食,也会因为一盏新买的灯把好久没读的书捡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快乐,也因此变得很简单。”

在以太看来,自己的小屋有点大隐于世的感觉。离三里屯等热闹的地方并不远,四周也有不少live house、酒吧、深夜食堂,但是却非常安静。

“我之前住公司附近,中关村那边。下班回家,路上都是和我一样戴着工牌匆忙的年轻人。来到这边,回家路上除了几个坐在树下喝酒的大爷,和胡同里遛弯的大妈,基本都没有人。整个节奏都特别慢,感觉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夜晚的小屋又是另一种氛围


以太始终记得第一天搬进来,左邻右舍全都跑了出来,围在他家门口跟他唠家常。

有一天上班,隔壁的阿姨发现以太忘了关门,又怕他没带钥匙,就用报纸折了好几层,帮他把门关上了。“这种邻里间的温暖,像回到了老家的小县城,特别珍贵。”

上个月,以太毫不犹豫地又续了一年的房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在当前独居的状态下,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理想的生活,不想走了。它是我租过最小的房子,却是我第一个感觉是家的地方。”



1994年生的山东姑娘茉莉,是一名大提琴老师。租住在深圳一家青年公寓,使用面积大约只有18平米的迷你单间中已有3年。

2016年,刚大学毕业的她来到深圳闯荡。第一个住处是城中村里月租1500的隔断间,面积虽算大,但实质是和一帮鱼龙混杂的人合租。

坚持了一年,茉莉决心搬出来,却发现即便把预算翻了一番,依旧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

再三权衡后,她租下了市区一栋青年公寓里的一间:环境好,设施新,绝大部分都是独居的年轻人,社区有活力。



茉莉曾在家正中装了钢管跳舞

花最少的钱,布置出高级感

尽管料理台、洗手间、客厅、卧室以及阳台都挤在狭窄的18平内,茉莉却并不在意。“我觉得一个人住,面积确实是影响不大。小一点,反而很有安全感。总归是自己有了一个独立的小窝,满足。”

尽管资金并不充裕,茉莉还是希望能尽力花最少的钱,用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实现自己对居住空间的想象。





中药柜被放置在小窝的正中位置

进门的空地,她没摆沙发或工作桌,而是网购了一个中药柜。储物的同时,也奠定了整个房间的风格基调。

“以前租房不会买这种,因为搬家了也带不走,但是买了之后就发现感觉确实不一样。你真的是在里面生活,而不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床边的小风扇,客厅的小板凳,都是网购最便宜的,自己重新刷漆做成了复古的样式。

阳台上的落地灯,是用她在广西旅游买的鱼篓改造的。“哪怕是最普通的灯,换一个灯罩、一种光线颜色,家的氛围就能瞬间改变,最简单,也最实惠。”



茉莉的猫在她改造的鱼篓灯旁



普通的镜子,茉莉用口红写上了“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如何在极小空间过好“极繁”生活

即便空间很小,茉莉还是坚持她“极繁主义”的生活方式。

从小学大提琴的她爱看交响乐演出。留下的票根她都夹在书里珍藏着,特别喜欢的就贴出来,和拍立得放在一起,把整个大门背后变成了一块回忆板。



茉莉旅行中的收藏



门背后满满的回忆

她还喜欢旅游,走到哪儿总爱淘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小玩意儿:壮族小孩的背带,在云南小店淘到的流苏老绣布,从湘西带回的虎头帽……“这些物件都是我的记忆和故事,我喜欢它们在身边。”

随着越住越久,东西越来越多,收纳确实成了令茉莉头疼的一个问题。



茉莉家中杂却不乱,姐姐送她的大提琴谱也被她裱起来当作装饰(右)

“买东西我是个很看颜值的人,我家大部分都是那种能摆出来的、好看的东西。所以我的做法不是把它们都塞进去藏起来,而是买很多小的收纳柜架把它们都陈列出来,变成装饰品,还省掉了一部分软装的费用。”

实在不好摆在外面的东西,茉莉会用漂亮的包装盒装起来。“现在不管买什么东西,都会有点过度包装。丢了也挺可惜的,就把它利用起来。”

每隔一段时间,她会调整屋内各种摆设的位置,顺应自己生活状态的变化,也是给日常注入一些新鲜感。

去年初,茉莉在家里装了根钢管跳钢管舞。“大家一进我家基本都会问,这么小还能练舞?不觉得占地方吗?其实完全没有问题,我反而觉得很方便,平时没事就可以锻炼一下,不用的时候也是个很好的装饰。”



茉莉与她的宠物蜥蜴


最近,她又腾出家里的一大片地方,养起了蜥蜴。

在青年公寓,因为自家猫咪乱跑,茉莉意外和同楼层的几个女生成了闺蜜。

“疫情居家办公的时候,大家门都是敞开着的,你来我家听听音乐,我去你家喝杯咖啡,晚上就聚在一起做饭、喝酒、谈天说地。”

“在这个极小空间内,我们反而不再去焦虑很多东西。想做什么就去做了,更聚焦于生活的当下,也更能拥有一份坦然和惬意。”



Lion是互联网大厂的一名产品经理,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同样选择租住在青年公寓的极小房型内。



解决通勤,是花钱“买时间”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合租,租金比现在便宜,房间还宽敞不少,住得却很不舒心。

一来是通勤的问题。“年轻人刚来深圳一般都先在城中村过渡一下,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人就特别多。一旦早上超过8点出门,队伍能从地铁口排到村口,100多米。后来换了住处,人少了点,但是每天换乘就要花好久。”

搬家后,Lion步行就可上班,偶尔打个车也很便宜,极限情况下从睁眼到在办公室坐下只要10分钟。

房间虽只有不到18平,月租却要将近4000元。“有些人会觉得说我可以住远一点,把省下来的房租用在别的地方。但我是更愿意花钱去买时间的,工作的幸福感、整个人的状态会比别人高很多。”



刚住进来,他也觉得空间有些局促,“是一个慢慢磨合、发现自己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的过程。”

经常性加班的他,在家基本要不就是在电脑前,要不就是躺床上睡觉。“我就把沙发给卖了,把工作区域弄得好一些,再摆上我喜欢的数码宝贝还有汽车模型,办公之外也承载了很多我的大男孩情节。”

中间的空地铺上地毯可以席地而坐,朋友来玩也有地方招待。“虽然小,但该有的区域都有了。”



Lion的宠物猫


年轻人聚居,解决了社交问题

在这里居住了2年多,Lion最开心的是解决了社畜的“社交”问题。

因为紧挨深圳互联网大厂、科技园区的聚集地,社区里住了不少从事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大家年龄相仿,兴趣爱好也或多或少能对上,很容易就熟识起来。另外,这边行业跳槽也比较频繁,经常还能互相提供一些工作机会。”

这个社区的社交网源起于快递群。“第一波朋友就是拿快递认识的,然后慢慢又出现闲置群、游戏群、车友群、篮球群……我现在在微信搜索公寓名,有30多个各式各样的群聊。想干点什么在群里喊一声,总有人可以陪你一起。如果实在没有,就换个群问。”

当然,群聊里也不都是一团和气,也有矛盾,经常有分了手的情侣就在群里对撕起来。这时候,各种小群也炸开了花,“快,有瓜吃!”





社区聚众撸猫现场


“真的就像大学宿舍似的。我在深圳结识的最好的朋友,都是在这个小区认识的。”

猫群是社区最为活跃的群组之一,成员超过2000人。Lion也是搬到这里之后,养了一只美短,叫“奶盖”。每1-2个月小区会有一次大型聚众吸猫活动,奶盖便在活动中找到了对象。





Lion偷拍的奶盖和女儿(上)、老婆(下)


“现在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真的很大。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到家有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在等你回来,其实是很大的精神寄托。帮猫相亲也是一样,匆忙的都市生活里,猫代替人先实现爱情。”



回家看到可爱又贪睡的奶盖,一天的疲劳一扫而空

选择租住在极小空间里的逻辑可能也是如此。相对于房子的面积,越来越多年轻人更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更愿意花钱去选择一个没有那么枯燥、孤单的生活圈子。”



在广州,22岁的小西里发现,即便是情侣同住,18平米的空间也绰绰有余。

小西里出生在顺德,家里有些重男轻女,她曾患上重度抑郁。“当时我就想如果明天就是我的最后一天,我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我想可能是一直局限在同一种生活里。”

之后,她过上了一种“体验式的人生”。睡过公园、网吧,也住过高档公寓,做过工厂女工,也入职过大公司…….“当你努力去摸索过生活,自然也会收到回馈。”

位于广州老城区这个18平米的老破小,在小西里看来,是生活给她的一份礼物。



小西里在自己改造的18平小屋内拍摄的vlog


18㎡里的温情

她和男友之前也住过好几个大一些的房子,这里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一走进这个社区,她感到很是温情。“每家每户都在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在门口搭一个棚种各种各样的绿植。邻居们也都很友好,老人们常常送我们植物,还告诉我去挖哪里的土最好。”



小西里一个人完成了所有改造内容

她花了15天,用3000块钱对出租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自己贴墙纸、买布做窗帘、装马桶……

因为小屋是一楼进门第一间,她还把窗外的一整面墙,和楼栋的大门都重新刷了漆。“我每天回家看到就会很开心,也能给邻居带去一点小惊喜。”



整墙的旧书和旧唱片

家中90%以上的家居和装饰品是捡来的旧物,或淘来的二手货,“一来有情怀,二来是性价比高。”比小西里年纪还大一轮的风扇、电视,一整面墙的旧杂志、旧唱片、旧餐盘…….

每天,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去附近的垃圾站或废弃居民楼里“捡垃圾”。周围每一家旧书店、古董店,甚至深夜走鬼摊,小西里都一清二楚。





小西里家中各种神奇的旧物


慢慢地,这个“捡出来”的小屋在周边出了名。清洁工看到什么好东西都先丢到小西里门口,住对面的奶奶看到街角有被扔掉的好家具就赶忙去敲小西里家的窗……

甚至还有不少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赶过来拜访的人。小西里也喜欢认识新朋友,常常在家里做饭邀请大家来吃,家里最多进过8个人,“也没有觉得很挤。”

每个到小西里家的人,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感叹道,“怎么你捡的垃圾都这么好看!”

小西里听到总是笑得很开心。“我希望告诉更多人,低成本,小房子,也可以过很高质量的生活。”





小西里在小屋做饭招待朋友


来自4位90后的极小空间居住经验

01

一定选择正规的极小房型,了解清楚是否是隔断,或违规的改造(如原先的洗手间被分割成两半,一半用做厨房,容易有安全隐患)。

02

对于租客而言,极小房型其实很难大改。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建议从灯光入手,灯光是最容易改变房间氛围的。

稍微有些预算的朋友可以尝试选购一件高质量、有设计感的大件家具作为整个小家的亮点,展现自己的个性。

另外,有特色的装饰品也能增色不少,可以在居住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要相信每一个用心布置的家都是美的,不论面积大小。



以太的收纳

03

长时间在小空间居住容易觉得闭塞,可以时常更换家里的布置,哪怕只是调整物件的位置、灯光的颜色,也能给生活增添一些新鲜感。

04


即便空间小,也要进行功能区域的规划,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自然很难整理。小房子做一次大扫除其实不怎么耗时,一定要定期清理,依情况断舍离,再大的房子不打理也会很满很乱。收拾屋子的同时,也是在收拾自己的心情,对自己一段时间的生活做一次整理、调整。

05

租房不易,总有取舍,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选择。愿每个租房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