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拜登(Joe Biden)于11月16日举行视频会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领导人交锋议题。会后,大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此次会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台湾;台湾方面蔡英文以“四个坚持”作为回应,陆委会则将砲火锁定中国大陆,批评“中共霸权威胁台海和平,台湾不接受其设定的两岸现状与终局”。台湾学者也有所解读,认为习拜会主要目的,在于中美双方有意控管风险,避免从竞争演变为冲突。

对于习拜视频会谈的政治意义与效应,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于11月17日上午举办“冲突或合作?透视拜习会”座谈,活动由前立法委员林郁方主持,与谈人包括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卢信昌、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理事长李大中,聚焦于习拜会后中美关系变化与台湾的因应。

林郁方通过习近平与拜登系上代表对方政党颜色的领带破题,指出会谈时间长达三个半小时,双方应该是有取得交集和共同想法,但双方会前都没有很高的期待,包括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曾于11月13日强调,会议目的“不在寻求特定成果”。林郁方分析,习拜会召开的背后涉及美方的战略目标,即一方面整合国内外资源围堵、弱化中国,但另一方面不能引爆战争,因此这场会议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做危机控管,不让战争爆发,“竞争不可免、战争不可有”。











习拜会的当天,中共发布被称为“第三份历史决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文,赵春山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指出习拜会是在中美互疑之下召开的,双方领导人并无期待却又怕受伤害,主要目的是要创造缓和的氛围,从可合作的地方切入,至于不可妥协之处就搁置争议,并对未来可能产生分歧的地方进行危机控管。

赵春山强调,中美之间对话合作、搁置争议、危机管理等做法,其实也是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关系的思路。他以《历史决议》涉台段落提及“习马会”与“两岸一家亲”,说明中国大陆相当重视。赵春山对台海局势也做出判断,他认为在蔡英文2024年卸任之前,北京对台仍以“以武制独”与“以和促统”为主,但明(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后会出现从“反独”转向“促统”的战略转移。赵春山提醒,台独是个假议题,但促统是真议题,台湾逃避不了,美国也闪躲不了。

卢信昌从全球通胀危机的背景对习拜会进行解读,指出中美的考量不完全是政治主导一切,而是双方都在做经济盘算。当拜登政府年轻且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策士们试图用经济当军事武器,必然会遇到反扑,习拜会的目的是要去除可能引起战争引信的误判,长期和平才是双方利益所在。



习近平(右)于11月16日上午与美国总统拜登(左)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 ​​​


李大中首先总结习拜会的成果,认为此次视频会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拜登上任以来中美互动弥漫的负面氛围,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螺旋式下探。至于双方探讨的重点,李大中表示在召开之前,中美对于彼此在重大议题上的看法与立场,其实早已了然于胸,主要是借由此重大场合,对于各自的原则与底线进行再确认。对北京而言,台湾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在双方会后的文字表述上,仍是各取所需。

李大中特别强调需要注意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包括拜登政府从今(2021)年上半年强调的“该竞争的时候竞争、可合作的时候合作、该对抗的时候对抗”之三分法,近几个月来微妙放缓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二分法,提出“防护栏外交”突出风险控管的必要性。此外,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拜登先后表达并无寻求改变中国大陆体制的企图,强调美国的政策目标并非让北京瓦解,而是与其共存(co-exist),更是观察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

林郁方进行总结时对民进党政府提出警告,中美关系是“斗而不破”,两岸之间则是“破而未战”。他引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日前演讲所提当前美中关系就像“干柴”,随时恐因误解而酿成“熊熊烈火”,进一步延伸指两岸关系就像一桶汽油,而台独就是火柴,台湾最高的战略应该是避战与和平,中美在竞争中都能够有所对话,对台湾应该也有启示。赵春山也呼应,指台湾应学习新加坡,要学着“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