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专栏文章引述消息人士指,拜登政府预计要对北京冬奥实施“外交抵制”,禁止美国官员出席冬奥。拜习会才刚于16日落幕,美中两国的竞争似乎又有了新发展。



北京冬奥将于明年2月举行。届时北京将成为世上第一个同时主办过夏季及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在拜习会前夕,包括CNBC在内的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将邀请美国总统拜登参加明年2月举办的北京冬奥。在会议于16日结束后,邀请拜登出席的新闻并未被证实,反而传出了要美国将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的消息。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金(Josh Rogin)在最新评论文章中引述消息人士称,白宫预计很快会宣布,拜登和其他美国政府官员都不会出席北京冬奥会。消息人士说,这种外交抵制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美国运动员的情况下,对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作出回应。

罗金在文章中指出,消息人士证实,尽管在技术上还没有对此决策做出最终确定,但政府人员已经向拜登提出了正式建议,预计他将在本月底前批准这一决定。

文中强调,这项决策与拜习会本身没有关系,但“既然拜习会已经结束,(美国)政府就少了一个推迟宣布外交抵制的理由。美国将通知盟友,但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跟随美国的步伐。”

文章指,白宫和国务院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拜登与习近平16日进行视频会议。会后并未传出习近平邀请拜登参与冬奥的消息。

多方呼吁抵制北京冬奥

针对北京冬奥进行杯葛的呼声始终存在。罗金在文中举例,今年5月在一场听证会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便呼吁美国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外交抵制,以此来表达国际社会对中国侵犯人权行为的关注,同时不惩罚美国运动员。

当时她说:“如果你愿意在中国政府实施种族灭绝时向他们表示敬意,你还有什么道德权威再去谈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权问题?”对此,中国外交部指责她散布“谎言和虚假信息”,并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作为借口来抹黑和诽谤中国”。

《立场新闻》报道,今年6月,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 也曾协调美、英、德、欧盟、加拿大、意大利、捷克、瑞士、瑞典、丹麦和立陶宛共11个议会的议员,就北京冬奥展开议会行动,其中多国要求政府对北京冬奥实施“外交杯葛”。

IPAC当时指,中国共产党持续侵犯人权,违背奥运原则,要求政治领袖紧急行动,向世界宣言他们不会为持续进行的罪行洗白。

不过,国际奥委会(IOC)副主席柯兹(John Coates)上个月曾明言,拒绝就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因为这“不在我们职能范围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柯兹的言论表示赞赏。他说,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反对体育运动政治化,彰显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精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一起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