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日本“国宝级”科学家、国际上被誉为“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前不久率研究团队加盟上海理工大学。消息一出,就引起日本新一轮人才外流恐慌。日媒7日发文反省“为什么日本的‘超级大脑’流向中国”,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日本科学家出走日本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日本的科研环境目前存在哪些弊病?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仍能诞生众多顶尖科技人才,成为诺奖摇篮?中日科研环境是否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凤凰网《风向》对话日本史作家萧西之水。



▎ 上海理工大学 与藤岛昭院士及团队成员签署工作协议书 图源:上海理工大学


核心提要:

1.日本“国宝级”科学家、被誉为“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率研究团队加盟上海理工大学,这并非是日本科学家出走日本的特例。但是,在日本网友看来,科学家如果去美国,他们觉得没问题;但来了中国,就会觉得他是“卖国”。

2.一般来说,日本科研环境下工作的人普遍能感觉到指导教授的威严,试验计划和实验方法都要经过审核才能进行。这种体制对于资历较浅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比较好的规范化管理,但对于拥有天赋的研究者来说就显得束缚性非常强。

3.在日本科研环境下,有着浓厚传统,能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得到更多投资,很多相关领域的诺奖得主之间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这种日式纽带也是为什么日本科研体制有弊病,但还能持续获得诺奖的原因。

4.在国际学术会议中,日本学者都尽可能用蹩脚的英文与国外交流,宣传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中国学者或许太在意自己的口音是否标准,反而导致对外交流蹑手蹑脚,不敢发言,长远看来对中国人拿诺奖是不利的。



▎ 藤岛昭教授作为开讲嘉宾参与 《开讲啦》节目录制 图源:央视一套公众号



“日本科学家出走日本并非特例,科研环境是重要原因”

凤凰网《风向》:日本科学家出走日本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萧西之水: 很难说是特例。比如2021年物理学奖得主真锅淑郎(Manabe Syukuro),他1958年就进入美国气象局工作,70年代拿了美国国籍,科学成就完全是在美国做出来的,所以他获奖也直接算作美国。到人生晚年,真锅淑郎在1997年返回日本工作,希望帮助自己的祖国加强地球温室效应预测研究;但仅仅工作4年,真锅淑郎就不满于日本科学技术厅的官僚作风,辞职回到美国。



▎ 2021年1 0月5日, 真锅淑郎 在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图源:朝日新闻

对于日本的科研环境,真锅淑郎在获得诺奖之后的记者发布会说的很清楚:“日本人说‘YES’不一定真是‘YES’,也可能是‘NO’。他们非常不愿意伤害他人的感情,也不愿意给其他人添麻烦。但在美国我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太担心他人感受。” “我人生中从没写过一篇研究计划书,我想要计算机就能拿到,我想做什么就能做,这就是我不愿意回日本的原因,我没办法生活在与他人协调的环境中。”他这段话恐怕与1997年-2002年不愉快的经历有关系。

相似的还有很多。比如1987年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他的工作履历一直在瑞士和美国;2008年物理学奖得主南部阳一郎,他的主要研究成果也在美国发现,随后在1970年前后加入美国国籍。



“科学家如果去美国,日本网友觉得没问题;但来了中国,就会觉得他是卖国”


凤凰网《风向》:我们注意到日本的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有部分日本民众表示,藤岛昭这样的行为是在出卖国家,您怎么看?

萧西之水:确实有日本网友把藤岛昭教授骂成“卖国贼”“把自己卖给中国”,而且日本一直关注中国工程院招聘外籍院士的事情,也有一些声音担心他们会把“情报”泄露给中国。



▎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白川英树和艾伦-J-黑格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总体来说,我不太赞赏日本教授“出走”这个说法,国际科研合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逐渐变成常态。日本许多诺奖得主都是在国际合作过程中成功的,比如2000年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他在1976年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克戴米德研究室,与麦克戴米德一同开展导电聚合物的研究,最终这项研究得了诺奖。

只能说,出于各种原因,日本网友对中国的敌意太重了。科学家如果去美国,他们觉得没问题;但来了中国,就会觉得他是“卖国”。



“日本的科研环境对于拥有天赋的研究者来说显得束缚性非常强”


凤凰网《风向》:日本的科研环境目前存在哪些弊病?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仍能诞生众多顶尖科技人才,成为诺奖摇篮?

萧西之水:一般来说,日本科研环境下工作的人普遍能感觉到指导教授的威严,试验计划和实验方法都要经过审核才能进行。 这种体制对于资历较浅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比较好的规范化管理,但对于拥有天赋的研究者来说就显得束缚性非常强。

另外,日本教育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个研究室很难出现两个教授,前面不退休,后面的就难以递补上去。



2012年生理及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提到过,自己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良好的实验条件让他受益匪浅,也在美国确定了自己毕生的事业,研究人工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乃至于回国以后患上“PAD(离开美国抑郁症)”。他找了很多家大学,直到有大学愿意为他提供美式实验室环境,才让他静下心来研究成功。但到现在,山中教授从国家直接获得的研究资助依然不足以满足他团队的需要,甚至需要公开募资。

山中伸弥早年间碰壁,是因为他的研究领域一度被同行视为偏门。所以我认为,日本科研环境并不是铁板一块,有着浓厚传统、能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就会得到更多投资,反之就不容易获得。



▎ 京都大学汤 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原基础物理研究所) 图源:京都大学

比如京都大学物理学已经是传统研究强项了,从日本第一个诺奖得主汤川秀树开始一直延续着自身的研究传统,很多相关领域的诺奖得主之间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存在。这种日式纽带也是为什么日本科研体制有弊病、但还能持续获得诺奖的原因。



“中国科研拿不了太多诺奖的主要原因,其实出在国际交流上面”


凤凰网《风向》:有日本教授表示,中国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他看来,中国比日本更重视人脉,应聘高校里有无相识的中国老师格外重要。否则即便简历上的成绩再突出,被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在您看来,中日科研环境是否有可以相互借鉴补充的地方?

萧西之水:或许一些日本学者会批评中国科研存在重视人脉、重视国家政策导向等现象,但我觉得,中国科研拿不了太多诺奖的主要原因,其实出在国际交流上面。出于各种原因,中国没能充分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向世界展示,如果人家都不太了解你的研究成果,自然就不能受到启发,那么更不可能弘扬出去。



▎ 2002年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


诺奖的作用机制不止是看研究成果本身,更要看研究成果的影响,通过影响来倒推每一个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所以,2002年化学奖授予一个普通的企业技术人员田中耕一,因为他在获得专利以后,经常在欧美研究会上推广经验介绍,启发其他研究者开展进一步探究,最终得出崭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后,倒推重要贡献,那么自然就把田中耕一挖了出来。事实上接到获奖电话的时候,田中耕一本人都很诧异:我就一个普通上班族,怎么一个不小心就拿了诺奖?

我们经常嘲笑日本人的英语发音很奇怪,但每一场学术会议中,日本学者都在尽可能用蹩脚的英文与国外交流,宣传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哪怕欧美人听不太懂,但PPT能看懂、文字材料能看懂,就很可能会碰撞出科研火花。相比之下,中国学者或许太在意自己的口音是不是标准,反而导致对外交流蹑手蹑脚,不敢发言,长远看来对中国人拿诺奖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