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年,蚂蚁似乎安静了很多。


其实动作频频。


梳理这一年的动作,这只巨型蚂蚁正在拐弯这一结论是不难下的。但这场拐弯,最终目标是什么?


我有一个推论。



作为一家过去定位于Fin-Tech的公司,蚂蚁对旗下金融业务或剥离或撤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在努力向监管靠拢,向合规对齐。


我之所以用Fin-Tech这样的英文,因为到底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科技金融公司,其实蚂蚁摇摆了很久。这里的差别很关键:如果是一家有高科技属性的金融公司(也就是科技金融公司),本质还是金融公司,当然要符合金融的调性:安全第一、接受监管、在大多数场景下保守行事。


最终看上去尘埃落定的是,蚂蚁更名。2020年7月,蚂蚁宣布重新命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二字消失了。


但这显然还不够。换一个马甲并不能太说明什么问题。金融科技or科技金融?监管依然表现出极大的疑虑:整个蚂蚁集团,实实在在还是在做金融。


刹车的力度前所未有,蚂蚁只能变阵。



关于金融领域的三大核心业务存贷付,盘点一下新闻可知:



  • 蚂蚁在去年12月率先下架了存款产品,支付宝app内“银行存款”功能下多家银行的存款产品也不再销售。


  • 支付宝又和银联云闪付合作,线上目前在淘宝85%商家购物,可以在支付宝收银台选择“云闪付”支付;线下,多个一线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新闻称明年3月可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 蚂蚁最受注目的消费贷业务——也就是花呗与借呗,则被装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这家公司由今年6月重庆银保监局核准开业。而消费贷业务,也在压缩克制,去年12月,部分年轻用户的花呗额度被下调,借款额度增加了管理功能并提供消费提醒功能。


  • 9月,《华尔街日报》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称,蚂蚁集团将与多家公司合资成立征信公司,这有可能获批成为国内第三家个人征信公司。


  • 所有保险业务纳入持牌机构“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经营。



蚂蚁消金、个人征信、蚂蚁保,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和4月的阿里巴巴公告有关。这份题为《蚂蚁集团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的公告称,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


也就是说,蚂蚁将把金融业务剥离出去,然后做一家控股形式的金融公司,并将这些金融业务,全部置于监管之下。而“控股公司”这一专有名词,表明只是财团股东罢了。


放下Fin,聚焦于Tech,已成为蚂蚁的现实。



让金融的归金融,这是看得见的巨型蚂蚁拐弯。


那么,蚂蚁还剩下什么?


这恐怕不得不从蚂蚁的诞生说起。



正如当年中国山西、荷兰阿姆斯特丹因为贸易需要,而产生了繁荣的金融业一样,零售业天然就有对于金融需求的内生饥渴。


阿里起于B2B平台,盛于B2C平台。远程交易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宝看似横空出世,实质上其来有自:支付宝的逻辑,和同样是远程交易的国际贸易的“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如出一辙。


在支付宝之上,长出了蚂蚁这一棵大树。但是,支付宝又何尝不是从阿里之中长出。


于是,即便蚂蚁曾有过令人炫目的估值,但它依然不是阿里系舰队中的旗舰。它的定位,是为整个大阿里服务的,无论是线上的零售,还是线下的本地生活,乃至阿里舰队中的其它业务。


提供的关键服务能力是什么?


金融。


Fin-Tech,Fin-Tech,蚂蚁的Fin-Tech,如果置于整个阿里舰队中,答案不言而喻。对于阿里来说,Tech自有其它战舰提供,甚至它自己就是Tech。



去年那一场IPO叫停,也许对蚂蚁而言,并非坏事。


监管的强力介入,使得阿里和蚂蚁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家公司的定位,而这种重新审视,或许会找到一个新的支点: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守正创新,为包括金融在内的更多场景输出能力:是科技赋能,而不是金融赋能。


去Fin就Tech,并不意味着蚂蚁会成为一家毫无想象力的公司。


中国有近4600家金融机构,如果是Fin,就都是竞争对手。如果是Tech,就都是合作伙伴。光支付宝上亿的日活流量,就是最基本的合作桥梁。更何况相对于中国太多的金融机构,蚂蚁的技术能力足以作为更高合作的交易筹码。


蚂蚁的人工智能安全风控、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库等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全球都属第一梯队,已是很多大型机构的技术服务商。


蚂蚁想要成为真正的一家科技公司,无论是外部要求,还是自身业务发展,都将走向这样一个推论:蚂蚁这艘战舰,将从阿里系舰队中真正地驶出。


它们依然会是一个类似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它们,将不会在也不能在同一个舰队中。


非如此,蚂蚁不能破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