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延迟满足,可能是当代成功学和鸡汤里面,最常见的一个概念了。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要学会延迟满足,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取得更高的成就。


他们同时还会把延迟满足跟“即时满足”对立,告诉你:即时满足只会让你陷入无休止的娱乐狂欢和上瘾之中,不断地把你拖入舒适区里,只有学会延迟满足,忍耐吃苦,你才能够跳出来。


事实真的如此吗?“延迟满足”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这个问题。



让我们先聊聊“延迟满足”的来龙去脉。


1960 年代,斯坦福大学 Walter Mischel 博士做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棉花糖实验:


他把一群孩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每个人发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吃。但如果你等待15分钟,就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如果你抵制不了诱惑,把手上的糖吃掉,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在随后十几年的跟踪研究中,他发现: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表现均优于“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 包括人际关系、SAT成绩、同学评价,等等。


据此,Walter Mischel 博士认为:这是因为,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叫做“延迟满足”。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可以抵抗美食的诱惑,从而也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好地校正自己的道路,抵制诱惑和歧途。


那么,延迟满足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呢?1998 年,心理学巨匠 Baumeister 提出了“自我损耗”理论。他认为:延迟满足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就更容易抵抗即时的诱惑,去做更加长期的事情。


进一步,Baumeister 的自我损耗理论还认为:


(1)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能量”,你每使用一点,它就会消耗一点。


(2)它的生理基础是糖。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补充意志力。


(3)它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经常训练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这个理论看上去实在太简洁、太美妙了,又跟我们的直觉无比契合。因此,自我损耗理论提出来之后,就立刻风靡全球,被无数人奉为圭臬。说它是21世纪初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理论,也不为过。


我想,现今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有不少人一直在用“延迟满足”来要求自己,或者用它来教育孩子。对吗?


但是,自我损耗理论真的是对的吗?“延迟满足”真的那么重要吗?



实际上,近10年以来,这个理论正在遭受着狂轰滥炸的质疑和审视。


最早对延迟满足提出重大质疑的,是 2012 年罗彻斯特大学的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发现:单单改变一项变量,棉花糖实验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什么变量呢?对环境和可预期结果的信任。实验发现,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更安稳、更熟悉,且他们能确信研究人员会带给他们第二颗糖,那选择“延迟满足”的孩子人数会大大增加。


这一实验动摇了棉花糖实验的根基,因为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延迟满足”,很可能只是建立在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基础上的某种结果而已。它很可能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2018 年,另一个知名的研究再次对棉花糖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审视(Watts等, 2018),发现了几个并不乐观的结果:


(1)孩子4岁时所表现出来的延迟满足能力,对他们15岁的学业成绩的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只有棉花糖实验的一半,而且在控制了家庭背景、早期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之后,这一效应下降了2/3。


而且,要考虑到,这个研究还漏了一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最简单的:比如父母本身的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水平。一旦把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延迟满足的效应必然会进一步下降,很可能会变得微乎其微。


(2)15岁之后,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跟他们的行为结果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知道,抑制自己去做某事的冲动,主要受前额叶皮层控制,而前额叶皮层在青少年阶段是在不断发育的。幼年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前额叶皮层还很不完善,而十几岁之后,大家基本上发育得差不多了,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另一方面,这项研究发现,所谓的“延迟满足”的效应,远低于家庭背景、早期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其中,环境影响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是否信任这个世界”,那么,前两项主要由什么影响呢?


简单来说,前两项主要由父母本身影响,以及他们能否在孩子成长的早期,给他创造一个“符合及格线”的环境 —— 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在幼年时期的大脑发育。


换言之:孩子是否能够“延迟满足”,是他大脑发育程度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说:父母本身是否比较优秀,以及能否让孩子“无压力”地成长、避免对大脑发育产生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将来成就的重要因素。


顺便一说,Baumeister 的自我损耗理论以及对意志力的解释,在近十年来也基本被推翻了。略举几例:


2010 年,Dweck 重复了 Baumeister 的实验,结果发现:当人们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时,他们不但不会表现出自我损耗,反而会在一系列任务中表现得更好。这也是她提出“成长思维”的一个重要依据。


2017 年的一系列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认为意志力无限的人,主观幸福感更高,更容易有奋斗的活力,同时表现也会更出色。(Savani & Job, 2017;Bernecker等, 2017)


简而言之,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并不存在自我损耗这个东西,意志力也并不是“我能否控制自己”的原因,而是一系列其他能力和要素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


我们所推崇的“延迟满足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的观点,很可能是错的。延迟满足很可能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什么样的结果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较为良好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父母本身较为优秀、且成长环境良好、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他们普遍会有更杰出的成就,同时也会表现出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


后两者都是前者的结果,它们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只是我们一直误以为它们存在因果关系罢了。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式,其实可能未必是好的,甚至有可能是弄巧成拙了。


比如:许多家长着眼于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但正是这个培养的过程,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反过来影响孩子的幸福感,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大脑发育 —— 这才是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更大因素。


简单举几个例子:


你是否总是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活在你追我赶的内卷之中?


你是否过度地压制了孩子娱乐、休闲的需求,认为这些都不重要?


你是否总是在拖延和推迟对孩子的承诺,让他一次次满怀期望又失望?


你是否总是在忽略孩子的要求和期盼,不断地告诉他“等你将来长大了就懂了”?


……


这些行为,表面上看,都是为了孩子好,让他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小利 —— 但是,它们很可能会反过来加重孩子的压力,从而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要知道,影响大脑发育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在压力中长大的孩子,前额叶和边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可能都会较差,同时可能会更加无法“控制自己”,容易陷入焦虑、抑郁和负面情绪之中。


同样,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会失去对世界的信任,从而更容易陷入过度怀疑、过度保守、难以行动的怪圈中。


所以,很多在这种严格教育里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可能会有一些“报复性”和“代偿性”行为,也更容易生活在童年的恐惧、渴求和阴影之中。


因此,我个人的观点一直都是:不提倡让孩子陷入过度的“内卷”之中,尽量以能给他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为原则,充分发挥他探索世界的天性,让他在更幸福、放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 这可能是家长能够为孩子创造的最好的环境了。


让孩子在可感知的爱里面成长,并培养他爱这个世界的能力,这可能才是更重要的。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也非常理解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操心,所以这个问题大可商榷。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育儿文,所以暂且就此打住吧。




说回我们自己。


如果说“延迟满足”并不是一个需要去追求和培养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难道要追求“即时满足”吗?


当然不是的。实际上,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长期反馈”:我们要做更多能够带来长期反馈的事情,少做只能带来即时反馈的事情。


那么,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延迟满足,是把本应得到的回报往后延,告诉自己:我现在得不到这些回报,但我将来总是能得到的,所以我要控制自己,压抑自己,撑过这段时间。


它本质上是一种对欲望和需求的抑制,用未来的回报来激励自己。


而长期反馈呢,则是把回报的时间拉长,把它分摊在达成目标的一整个过程之中,并且学会从过程中获得乐趣,把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视为一种回报。


它并不抑制你的欲望和需求,而是通过改变你的心态,用一种更灵活、更具策略性的方式,不断在你奔赴目标的过程中为你注入能量、打气加油。


打个比方。


比如你开一家创业公司,前几年一定是非常艰苦的,但你说服自己,说,等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到时就有回报了 —— 这是延迟满足。


再比如,你开一家创业公司,前几年很艰苦,但每克服一个难关,你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每上一个台阶,都感到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于是不断从中获得反馈和动力 —— 这是长期反馈。


所以,延迟满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它会不断堆高你对于未来的奖励的期待。它相当于用过程里的“压抑”和“忍受”,去换取结果的“丰厚回报”。


这种期待一旦过高,当你真正去获得它的时候,你从中获得的奖赏感反而就更少了 —— 因为我们知道:大脑的奖赏机制,是实际奖励和期望的差值,而不是实际奖励本身。


进一步,当你没有能够获得如期的丰厚回报时,你就很容易陷入失望和沮丧之中。你会感觉:那我前面这段时间是为了什么呢?我的苦是不是白捱了呢?


所以,我一直都说,我们要培养长期反馈的习惯,要能够从成长、克服困难里面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 而不是要去追求“延迟满足”。


因为,吃苦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无需白白地去在我们人生的任意一个阶段里去“压抑”或“忍受”,这除了为我们创造不堪回首的回忆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那么,如果我们要舍弃“延迟满足”的思维的话,有什么好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长期反馈”呢?


一个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去找到目标。


这句话可能很陈词滥调,但目标对于人的意义极其重要,又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比如:


目标感更强的人,往往主观幸福感也更高,也更容易从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中恢复过来。(Bronk等. 2009)


在1-7分的打分里面,目标感每提高1分,死亡率就可以下降12%。(Hill和Turiano, 2014)


更强的目标感,跟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也有很强的相关性。(Hill等, 2020)


……


这也就是长期反馈和延迟满足的另一个区别。延迟满足着眼于收益,着眼于尽快结束这段过程,以获取符合期望的回报;而长期反馈着眼于目标,你会清楚地知道,这段过程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它就是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每走一段路,都是在离目标更近一步。


那么,你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每一个行动,以及行动后得到的每一个微小反馈,都能为你提供动力,让你更好地去接近你所设下的目标。


但延迟满足是无法给你这种动力的,你只能依赖于未来的结果,依靠结果对你的吸引力不断前进 —— 因此,它才需要所谓的“意志力”去支撑。


所以,很多人总是去追求“意志力”,追求“自律”,其实都是本末倒置:


并不是因为你有了意志力、你足够自律,才会成功;而是,你本身有着一个足够远大的目标,在向着目标行进的过程中你能获得反馈,那么你的行动过程表现出来,才是“意志力”。


那么,如何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呢?


一个有效的思维方式是:把目光从你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到你之外的世界,去思考:


你希望为这个世界作出什么改变,你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而变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目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方面,你要有一个足够远大的图景: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的目标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当你达成这个目标的时候,有哪些人可能因你而改变。


这一点的立足点是意义。只有足够宏大的图景,才能够支撑起你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让你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单纯只是为了“让我自己过得更好”本身,是无法体现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和意义的。


另一方面,目标要能够跟你契合。在为目标奋斗和前进的过程中,你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长处,享受到克服困难的快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


这一点则可以帮助你获得反馈,让你可以感受到“我为了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白费的”。哪怕结果可能不如人意,但这个过程也能够给我足够的回报了。


所以我常常说: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多抬起头,走出你熟悉的圈子和生活模式,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形形色色的人,看看这个世界的系统在如何运转,人们如何生活。


试一试去找到跟自己能力和兴趣相契合的,又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和帮助的事情,哪怕只能帮助到一小部分人。


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找到“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满足”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