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对台海议题的关心,除却两岸政界、媒体与智库,美国智库亦是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台湾驻美代表机构爆发“正名”风波,彼时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便表示,美国政府应停止推动“正名”案,改为聚焦其他更需严肃面对的务实议题,包括磋商美台自由贸易协定、支持台湾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等。

而后经历9月15日美英澳“三国新安全倡议”(AUKUS)成立、9月25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等风云,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资深国防分析师葛洛斯曼(Derek Grossman)亦在10月6日受访时表示,台湾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拜登(Joe Biden)上任未满1年,美国军舰便已多次通过台湾海峡,“堪为明确信号”。葛洛斯曼进而分析,台湾本质上就是美国盟友,“未来若中国攻击台湾,美国袖手旁观会是非常奇怪的,基本上这种状况不可能发生。”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美东时间9月15日共同宣布,为维持并强化印太地区和平稳定,成立“三国新安全倡议”(AUKUS)。(Reuters)

上述表态,分别代表了美国智库涉台言论的两种典型:一是针对政治现势提出“政策建议”,二是“定位”台湾在美国棋盘上的战略角色。两者往往在同一份报告中交互出现,毕竟“政策建议”前提仍是“定位”,“定位”本身也暗含“政策建议”色彩。在美国“旋转门”政治传统下,权威智库的涉台表态,往往能获取各方关注。

近期,又一份美国智库报告引爆了舆情声浪。



“毒蛙”从何而来

10月26日,《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报道,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发表一篇名为《毒蛙战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Preventing a Chinese Fait Accompli Against Taiwanese Islands)的报告,内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为蓝本,模拟解放军于2025年攻占东沙岛的过程。

据其兵棋推演,解放军的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在一次演习下成功夺岛,俘虏了岛上500名台湾驻军;美台则在经历无数往复部署、出招后,皆难形成迫使解放军退兵的有效手段。报告由此建议,美国的最佳选项,并非在北京出招后发起经济制裁或军事行动,前者太耗时且成效不彰,后者则可能引爆全面战争,故与其事后首鼠两端、左右为难,不如事前做足两大准备:第一,美台应让外岛变身“毒蛙”(poison frog),使解放军在夺岛之初遭遇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惨痛损害,从而停下进攻步伐;第二,美国应在北京动手前先行警告后果,在此情境中,日本的参与举足轻重,一旦美日联手成定局,或将改变北京的动武算计。



解放军使用无人装备进行实战演习。(中国央视军事)

如此建议,听来天马行空,实则依托两大现实而生。首先,两岸军事差距已至无可逆转境地,倘若解放军有意夺下东沙等外岛,台湾守军既难抵抗,也无力反攻,若无美军驰援,根本无计可施,然而华盛顿也有自己的打算,故无法全面配合台湾行动。

至于台国防部长邱国正所谓“我死则国生”、东沙驻岛台军应“矢志与岛共存亡”等喊话,虽反映了台军高层的“斗争意志”,却也引发不小社会反弹,诸如“民进党高层吃香喝辣,倒楣老百姓却要被派去守东沙”、“年轻人房子都买不起,又何须替豪门权贵看家护院”等,皆为台湾内部厌战情绪的体现。“毒蛙”之名听来耸动,何以实践却是一大问号。



台国防部长邱国正。(多维新闻)

其二,在CNAS提出的“毒蛙战略”构想内,“日本参与”乃恫吓生效的关键之一,如此论述亦是东北亚政治现势的产物。自首相换届起,日本对台海议题的发言日渐“踊跃”,2021年4月时任首相菅义伟访美,便于美日联合声明中罕见提及“台海和平与稳定”等用语,引发了政治风波。此后防卫相岸信夫、副首相麻生太郎等更是“奇言”频出,渲染“台海有事,日本协防”的玩火氛围,中日关系由此骤降。

回顾安倍晋三7余年任期,中日关系虽有震荡,却大抵和稳递进。所谓日本干涉台海的言论,往往是极度边缘的冷门话题,如今竟一跃而成新闻热词,甚至进入美国智库报告,可谓与东亚地缘震荡息息相关。



2021年8月13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参拜靖国神社。(Reuters)

弦外之音值得关注

然而国际局势风云流转,变的又岂止日本?美国亦受此浪潮波及。

CNAS此份报告看似彰显“美台友好”,实则暴露美国内部目睹中国崛起后,渐失“战略模糊”分寸的撕裂伤:部分鹰派主张强化美台交流,打破部分战略“模糊”禁忌,大玩“切香肠”战术,其目的并非保台,而是要借此激怒、牵制北京,从而将中国锁在台湾议题上,倘若武统发生,其认为美国应设法发动对华舆论攻势,抑或串联经济制裁,甚至军事围堵;部分温和派则主张“体面弃台”,即掌握把玩“台湾牌”的节奏,但要避免与中国爆发武装冲突,一旦武统进程启动,应竭力避免战火波及自身,尤其不能过分重创中美关系。



台外交部长吴钊燮10月18日亲赴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进行业务报告,国民党立委江启臣问到中美近期互动以及年底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可能会晤,是否可能出现中美第四公报?吴钊燮说,不会出现第四公报,台美关系只会越来越好。 (截自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直播)

在此脉络下,CNAS的“毒蛙战略”底色可谓相对接近温和派论述,却又在担忧“投降主义”骂名下,染上了鹰派的保护色。

首先,其虽在结论强调美台事前协调的重要,却难掩兵棋推演的惊人结果:一旦北京对东沙动武,美台将无法在当前可用的选项中,成功迫使解放军撤退,不论是加派美军驻台、寻求北约与亚洲盟友协助,抑或对中国发动经济制裁等,皆无济于事。报告尤其强调,美台皆会避免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可谓在兵推之初,便限制了局势的发展,比起糢糊不清的“加强美台战略协调”建议,前提假设的弦外之音,更为耐人寻味。

其二,报告虽表示要让台湾将东沙等岛屿塑造为“毒蛙”,包括强化岛上驻军、要求日本参与抗中战线、一旦失守便炸毁岛上所有可用设施等,看似思路新颖,却只是重炒“刺猬岛”论述的冷饭,要将美国“协防台湾”的道德责任外包给台海行为者。



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之末,传出美国欲将台湾打造成“刺猬岛”的风声。(AP)

在“刺猬岛”一例上,其强调以重重军火武装台湾,让解放军在动武后蒙受巨大民生与军备损失,在此脉络下,台湾政府负有采购与部署“可用军火”的责任;“毒蛙战略”则将对象换成台湾外岛,武装责任落到了台湾当局与日本头上。两大主张看似对象与手法不同,其实暗含一共同信息:台湾应积极自助战备,美国虽会事前协助,却未必在事发后“军事协防”。

CNAS虽示意台湾学习毒蛙,以危险的特征警告捕食者,却也在字里行间意外泄露真正警讯:美国确实关注台海议题,但这般关注不会是无底线的空白支票。通篇报告看似关注台湾地位与存续,其实更像阿富汗变天后,全球媒体盛传的“美助自助者”嘲讽:一旦覆水难收,美国也不必过于自责,毕竟是盟友不够争气,美国既已尽到事前警告与武装责任,自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