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领导层承诺到 2060 年使中国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在此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的情况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如此之多,但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如此依赖煤炭。

在上海、北京、杭州或深圳等中国大城市,人们有时会认为这个国家已几乎实现零排放。

街道上,无数电动滑板车几乎悄无声息穿梭而过,绿色车牌显示,越来越多的汽车是电动的,很多大城市的公交车队已完全电动化。

事实上,中国是电动汽车的全球先驱。然而,对于气候保护,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该国大约 60% 的能源仍来自燃煤电厂。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经由可再生能源以及基本不含二氧化碳的核能生产更多电:就在格拉斯哥世界气候峰会开幕前夕,中国政府在一份关于气候保护的新文件中重申了这一气候保护政策。

取名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该文件中无多少新内容。不过,至少,中国现在首次向国际社会正式并具有约束力地确认:到 206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碳中和。最迟到 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反过来看,这同时意味着,直至本十年结束,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继续逐年上升。

多年来,为降低碳排放,中国大规模扩建风电、太阳能电及核电。由此,至少煤炭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有所减少。问题在于,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需求快速上升。最近,中国大约 20 个地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拉闸断电--因为电力短缺。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办公室的李硕(音译)就此指出,只有比此前所宣布的更快、更大幅度减排,至2060 年实现气候中性才是现实的。他说,到 2030 年到 2060 年实现零排放,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很多观察家认为,这个想法犹如天方夜谭,但如果中国能提前5年开始减排,那么,气候中性的目标就就会现实些。

有一点很清楚: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供应安全重于气候保护。奥斯陆金融分析公司Refinitiv的能源专家严庆(音译)认为,在短期内,中国仍将依赖煤炭。她指出,过去几个月,中国国家计委明令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增产煤炭。

气候专家们强调,中国实现气候中和的道路绝不仅与煤炭有关。在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其它行业能像建筑业一样确保经济增长。然而,生产钢铁和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破坏气候的二氧化碳。对于绿色和平气候专家李硕来说,这就是问题。他问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从国家钢铁和混凝土行业获得有关气候保护的答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到这个行业的任何相关信息,例如,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何时会达到峰值,是在 2023 年还是 2025 年?"

迄今为止,在气候保护问题上,中国当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口惠而实不至。几天前发布的新气候保护政策文件使这一点再度清晰。中国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周三在北京表示,这一文件的发表非常重要,该文件基于习近平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这个时刻,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增进国内外对中国气候行动的了解,分享中国智慧与方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