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ZEALER(ID:zealertech),作者:ZEALER,头图来自:unsplash
iPhone 的刘海屏设计自 2017 年面世以来,便一直饱受吐槽。今年,苹果针对刘海屏做出了两个重大设计变化,一是把 iPhone 13 系列的刘海面积减小了 20%,二嘛,就是让 MacBook Pro 也用上了刘海屏设计。

Mac 产品线经理 Haldea 认为,MacBook Pro 的刘海屏设计是“一个聪明的决定”,显示器的高度因此而增加,原先是边框的位置变成了菜单栏,用户可以在全屏模式下得到 16:10 的窗口。
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谷歌高管在介绍大刘海 Pixel 3 XL 时的解释:“我们的设计让 Pixel 3 XL 的屏幕一直延伸至上角,在屏幕顶端留下额外的有用空间,为用户带来了边到边的全面屏(edge-to-edge)浏览体验。”

可见,尽管数码爱好者们还在不依不饶地抱怨,苹果对刘海屏设计却是无比固执。再看看 iPhone 13,四年努力才终于把刘海面积缩小 20%,苹果真的还想改掉 iPhone 上的刘海屏吗?
一、iPhone 14:无刘海,双挖孔
根据多方线索可见,苹果确实有在做无刘海 iPhone 的设计。如果快的话,明年 iPhone 14,就是苹果旗舰 iPhone 放弃刘海屏的开始。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预测,2022 年的 iPhone 14 至少两款高端型号(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会弃用刘海屏,转向挖孔屏。
无独有偶,知名数码博主不止一次透露,苹果正在测试挖孔屏 iPhone。爆料人士 Jon Prosser 也表示,iPhone 14 将采用中置单挖孔设计,还放出了渲染图:中置单打孔前摄,后置三摄像头几乎无凸起。

不过仔细琢磨,这一套渲染图有两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一是摄像头无凸起,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可能,你有多久没见过摄像头无凸起的手机了?
二嘛,就是这个前置单打孔摄像头,真的足够容纳 iPhone 的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吗?
且不说孔径大小,至少来说,一个开孔是不太可能的。如果采用前置单打孔摄像头,就意味着苹果要放弃 Face ID,回归 Touch ID。


当然,打孔屏的 iPhone 还不会是大家愿景里的真全面屏 iPhone。我们距离真全面屏的 iPhone,还差了什么呢?
二、真全面屏 iPhone,只差这项技术?
iPhone 采用无刘海、无打孔真全面屏这么大的事情,首先会反映在部件供应上。熟悉供应链的郭明錤在报告中指出,苹果如果开发顺利,最快会在 2023 年下半年的新款高阶 iPhone 中采用屏下指纹、无打孔无刘海的真全面屏设计。

屏幕指纹倒不是什么新鲜技术。vivo 早在 2018 年就发布了全球首款屏幕指纹智能手机 vivo X20Plus UD 版,采用 Synaptics 的光学屏幕指纹技术。此后,三星 Galaxy S10 系列首发了超声波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来自于高通。
这或许意味着,始于 iPhone X 的 Face ID 技术将会迎来一个终点,习惯了 Face ID 的用户和开发者又要改变习惯,重新“适应” Touch ID。
有没有别的选择呢?有还是有的,那就是屏下 Face ID。

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曾表示,他坚信苹果已经为高端 iPhone 押宝 Face ID,其长期目标是实现屏下 Face ID。
iPhone Face ID 采用的技术被称为3D 结构光。简单地说,iPhone 的原深感摄像头系统传感器会投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读取用户脸部的 3D 几何结构图,与系统芯片存储的人脸数据匹配无误时,就可解锁 iPhone。

如果要实现屏下 Face ID,就要把这套系统至于屏下。在当前阶段,这项技术已经有了雏形——来自两家中国厂商。
2021 年 2 月的 MWC 上海展上,中兴与光鉴科技合作,首发了屏下 3D 结构光技术,支持 3D 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功能,可用于 3D 建模、AR 应用,安全方面也达到了支付级别。同时,该技术可以支持 120Hz 显示屏,像素密度可以达到 400PPI,都是主流智能手机级别。

然而,屏下摄像头手机都有了,屏下结构光技术至今没有出现在量产手机上,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技术的量产实现,需要手机厂商的具体机型进行合作,进一步开发和优化。其次和屏下摄像头技术一样,屏下结构光量产应用还要克服一个重要难关,那就是透光率。
为了让屏幕获得足够的透光度,现阶段的解法有三种:定制化屏幕、强化光源、算法优化。
量产上市的屏下摄像头手机,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屏幕上做文章,比如小米 MIX4、中兴 Axon 30 屏下摄像版、三星 Galaxy Z Fold 3。以小米 MIX 4 为例,通过重新排布像素和优化基板材料,屏幕面板的透光率得以提升;同时,屏幕面板中的 TFT 电路移出摄像头区域,像素引线电路改用透明的氧化铟锡(ITO)引线,进一步增加屏幕透明度;最后通过算法来优化,补偿进光量的损失。

我们在体验中发现,小米 MIX 4 已经可以实现一些非常必要的识别功能,自拍效果也还不错,但对于喜欢自拍的朋友来说,它可能还不够理想。

那我们可不可以增加光源强度呢?不太现实。手机上的 OLED 显示屏本身就是耗电大户,因为频繁的面容解锁、人脸验证、自拍而徒增功耗,体验不见得会很好。
除了面板的透光率,我们还要考虑相机区域能否完全隐形。小米 MIX 4、中兴 Axon 30 屏下摄像版的隐形效果相对较好,相比初代屏下摄像头手机中兴 Axon 20 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如果我们以一个相对刁钻的角度去看,摄像头的开孔依然有迹可循。
目前的屏下摄像头手机还有另一个问题,分辨率只有 1080P+ 级别,做不到太高。小米 MIX 4 的 PPI 为 400,距离 iPhone 13 的 460 PPI 还有差距。你愿意为了消灭屏幕的一个小孔放弃更清晰细腻的屏幕吗?
三、一切都是为了“打磨”
总的来说,无论是屏下摄像头,还是屏下 Face ID,突破的难点都在于屏幕技术。首先元器件厂商需要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然后元器件的厂商需要和手机厂商合作设计、定制,最终应用于量产上市的手机上。这期间需要多长时间,还没有个确切的说法。
哪有什么黑科技,不过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里,厂商与科研人员努力推动了材料与技术的进步,如此而已。

如果郭明錤、古尔曼的预测成真,那么明年,我们就会见到 iPhone X 之后的首款无刘海旗舰 iPhone ,或许还会有屏幕指纹功能。然后,iPhone 会走上与安卓手机相似的道路,从刘海屏、打孔屏转移到屏下摄像头。
不一样的是,这是 iPhone 的第一步,而安卓手机已经用量产的产品,在探索中走出了很长的距离。第一台屏幕指纹手机、第一台打孔屏手机发布于 2018 年,第一台屏下摄像头手机发布于 2020 年。作为最先吃螃蟹的产品,首发产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体验上的瑕疵,受到质疑。
苹果不喜欢将就,不希望 iPhone 用户尝到打折扣的体验。iPhone 用户需要付出的体验成本只有两个,一是金钱,二是等待的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ZEALER(ID:zealertech),作者:ZE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