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文:小风,编辑:朴芳,头图来自:《八角亭迷雾》


迷雾剧场仿佛成为了国内悬疑剧的标杆,去年接连打造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神级般的网剧。


相对于前面两部豆瓣9分左右的神剧,《八角亭谜雾》目前评分已经来到了5.8分,它的主创可谓是豪华,段奕宏、郝蕾、祖峰领衔主演,在网剧中也算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在各个层面来看,《八角亭谜雾》理应都可以延续迷雾剧场的火热,在高期待值之下,却远未达到观众的预期。



王小帅真的不适合商业项目?


要知道迷雾剧场已经打出了口碑,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品质担当,但这一次,无疑将之前积累的硕果透支了一些。为何未能延续爆款,达到观众预期呢,仔细看来,在创作端便发现了端倪,项目由王小帅担任编剧和导演,这证明了一位文艺片导演来创作商业项目,大多数时间是行不通的。


《八角亭谜雾》的不如预期,恐怕导演和编剧等创作者是难辞其咎的。按说王小帅也算是顶级大导,为何却未能有品质的保障呢?



目前《八角亭谜雾》最大的槽点,不出意外来自于节奏,按说这该是一部强情节网剧,节奏理应是它的优势所在,但在文艺片导演的掌控下,却沦落到“三倍速嫌慢”。尤其是横向对比前面成功的爆款,差距一目了然。


按道理说,能够进入迷雾剧场的范畴理应拥有一定的水准,而所谓的王小帅作为编剧打磨了4年剧本,也难免让人质疑,如此顶级的电影导演,为何降维到剧的层面反倒是不行了呢,与其说这是王小帅为数不多的网剧项目,倒不如说这是他难得的一次商业转型。让文艺片导演来驾驭商业项目,总会出现拧巴,或许这才是《八角亭谜雾》扑街的最大原因所在。


说到导演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还是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要知道王小帅的影片《地久天长》刚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斩获大奖,不仅入围了最佳影片,而且拿到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两项分量极大的奖项,也让王小帅重回巅峰。


(近年王小帅作品市场表现)<br>
(近年王小帅作品市场表现)


可即便《地久天长》如此耀眼,即便有着当今顶级流量王源的加盟,但依然无法阻挡影片的票房失利,最终仅斩获4500多万票房,顶级文艺片的市场崩盘情况再一次出现。文艺片导演对于商业逻辑的理解,对于观众和市场的理解,是很难去改变的,或许他们也不屑于去改变。



翻开王小帅导演的作品履历,不难发现《地久天长》已经是他票房最高的一部,之前的《闯入者》仅有1000万的体量,更早的《我11》、《日照重庆》等影片仅有区区几百万的级别,显然这些商业成绩跟王小帅的名气和地位是完全不匹配的。


或许有人说文艺片有它另一套衡量标准,不能用单一的票房结果来评价。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任何一种(电影)艺术存在的第一属性终究还是“商品”,至少实现回本、不让投资人亏钱才是它的一个根基,在实现盈亏之后,才能有资格去谈论它的艺术性。


可能王小帅在多年的文艺片尝试中,也在伺机寻求转型,不求直接转型为商业导演,但还是能够看出想增加更多的商业元素。比如这一次的《八角亭谜雾》,如此标准的商业选题,但最终因为王小帅的个人风格,导致了它在文艺跟商业之间徘徊,口碑也在一路下跌。


因此,文艺片导演能否驾驭一部商业片,答案可能真的是否定的,至少转型绝非易事。用文艺片的细腻来填补商业片的空缺,始终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一个导演的思想能够在作品里贯穿始终,很难单纯的将一个导演的优势放在项目里,却又巧妙地避开他的劣势,想实现真正的转型是非常困难的。


再看国内文艺片导演转型


显然《八角亭谜雾》并不是个例,对于一个文艺片导演来说,确实面临两难的境地,坚守文艺阵地、彻底转型商业片,一半商业一半文艺都是选择的方向,但从结果来看,或许坚守文艺才是最佳选择,虽然依然无法取得好的市场回报,但至少能够持续提供影响力,通过艺术性和奖项来保持导演的价值。


大部分想寻求转型的文艺片导演,往往都弄得“不伦不类”,反倒迷失了自己。商业片导演更多是用商业思维来思考问题,当然也会有个人表达,但更多的遵循市场跟观众的看法,愿意融入到群众当中去。可文艺片导演往往却放不下架子,没法倾听观众的声音,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说的文艺片导演,第六代是个“重灾区”,除了王小帅,还有贾樟柯、娄烨、张元、王全安等等,几乎清一色文艺片导演。这些导演曾经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从90年代,到新千年初,拿出了大量优质的作品,也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伴随着电影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已经早早坐上了全球第二大市场,全年票房在正常情况下已经稳稳突破600亿+,如今内地票房榜单中,霸占榜单的是吴京、贾玲、饺子等这些新人导演。如此迅猛的市场发展红利,几乎所有从业者都享受到了市场带来的红利,但却跟这些文艺片导演没有丝毫的关系。


或许有些导演依然镇定自若,视票房和观众为无物,继续坚守自己的阵地,但也有些导演眼看着自己未能尝到市场发展红利,内心开始动摇,开始有所转型。其中从这些导演近年的发展来看,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和变化。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王小帅打造商业项目《八角亭谜雾》,也有娄烨正在热映的《兰心大剧院》,该片阵容极为强大,处处展现出商业的气息,但终究还是无法取得票房,最终将无缘3000万大关。包括贾樟柯,在《江湖儿女》已经加入了不少的商业元素,但依然仅取得6000多万的成绩。



正如前面提到的,文艺片导演最大的忌讳就是“既要又要”。不能既放不下姿态去做商业片,又想尽可能取得更多的票房,那么这样只能两者都得不到。他们既眼馋那些动辄50亿+的票房,内心又不屑于与之为伍,这种内心的分裂是非常微妙的。


当然,电影需要百花齐放,也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只要有才华都能够在行业立足。商业片就负责搞定观众,文艺片就负责搞定评委,这种分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一旦彼此跨界,想要的更多,往往就出问题了。作为文艺片导演来说,哪怕不为观众负责,只要能够为投资人负责,也就足够了。


或许终极的答案便是,文艺片导演不该转型,因为真相并不是他们不屑于去做,而是他们是真的不会,看似最简单的商业片,却又是最难的,它需要的是通俗,对观众的理解。但文艺片导演自己理解的那种商业片是有误解的,他们认为观众需要的东西是存在偏差的。


因此,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吧,尽管它没票房,但至少不会把自己的信誉搭进去。其实真正能够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切换自如的导演,本身就是寥寥无几的,像姜文、张艺谋这种顶级的电影人都是非常稀缺的。


更本质的是,往往真正优秀的作品,是很难用文艺片和商业片去区分的,优秀的作品既有商业性又有文艺性。其实做到均衡才是最难的,能够兼顾到一面已经不容易。或许未来还会有大批的文艺片导演尝试转型,如果有唯一的捷径的话,那就是先把自己变成一个俗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