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回顾了太阳系和宇宙深空中勇敢而孤独的探测器家族 (Probe),介绍了兢兢业业的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并得以了解近地轨道曾经唯一的人类驻地国际空间站(ISS)。时机恰好,也许读完这些,大家对“天宫”空间站也就不觉得那么陌生了。今天我们将开启“马斯克的任务”,篇幅长、科普性和趣味性强。一起来看看,作为一个物种,人类为何需要星际移民?又为何一定是火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ait But Why(ID:wbwtimurban),作者:Tim Urban,编译:老屋厨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埃隆·马斯克也有几个人生目标。但与我们其他人不同的是,其中一个人生目标是把100万人送上火星。


最近几个月,在我向朋友们解释我在这篇系列文章中要写些啥的过程中,总会有这么一个特别的时刻:


当我口沫横飞地blablabla那些有关火星的事情时,他们的反应从“什么,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到“我去!我本来一直以为埃隆马斯克很了不起,没想到他是这么个又蠢又怪的金主”,还有“哥们,我可以笑吗?Tim你是当真的?”


总之什么反应都有。


但我就是没见过这样的反应,“这太酷了!很有意义。”


接着我明白了为啥大多人会有那些反应——直到最近我也有类似的感觉。


通常,带有“火星”这个词的句子都是一些有关深奥的天文学内容或一些极客科幻小说里的东西。而“殖民化”这个词则通常出现在有关历史的段落中。


在现实世界里,这两个词根本毫不搭界。


为了解释为什么马斯克想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我将向你们介绍生活在银河系另一边类地行星上的两位外星人——老王和翠花:



自然发生的灭绝事件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


宇宙是一个充满暴力和敌意的地方;我们是一群脆弱的有机体,生活在精确环境的微妙平衡中。


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宇宙目前允许我们存在。而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可能会导致我们灭绝的事件:


附近的超新星:超新星是宇宙中最大的爆炸,当巨大的恒星死亡时就会发生。


如果有一个爆炸发生在距离我们30光年内,大约每2.5亿年内发生一次,我们可能会被炸死。


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亮度最高的事件。


当大质量恒星的内核融合成越来越重的元素,直至最终不能再继续融合,恒星就会塌缩成黑洞,进而产生极暴烈的双向爆发。


它释放的能量如此巨大,相当于几秒钟之内释放出太阳在其100亿年的生命周期中释放能量的总和。


“伽马射线暴”比超新星罕见得多,每个星系一百万年只发生几次;但不像超新星(在我们这样的星系大约一个世纪发生两次),如果恰好伽马暴发生时正对着地球,那它可以从距离我们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严重破坏我们的星球。


据推测,上图五次大灭绝中的第一次可能是由伽马射线暴引起的。


太阳超级耀斑:太阳耀斑一直都在发生,而地球的磁场通常会保护我们不受它们的影响(北极光就是由此产生的)


但我们观察到在其他类太阳恒星中,偶尔会出现比普通太阳耀斑强数百万倍的超级耀斑。这样的超级耀斑就很恐怖。


既然说到地球磁场,让我们继续。


地球磁场逆转:只要地球磁场想得到关注,逆转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平均每50万年一次。


逆转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但问题是转移过程非常危险。


当磁场处于逆转过程中,有一段100年到10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磁场减弱到其正常强度的5%左右。


由于我们依靠磁场来保护,因此这对我们的生命是毁灭性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磁场逆转和物种大灭绝之间的关联。


流氓黑洞:偶尔,它们会不请自来地进入太阳系,造成严重破坏。


即使它们不经过地球附近,只要它出现在距离我们10亿英里的地方,就会把地球拽入一个极为椭圆的轨道,导致将我们的夏季气温升至150 华氏度(65摄氏度),冬季气温降至零下50华氏度(零下45摄氏度)


这可不妙!


我引用已故物理学家杰拉德·奥尼尔(Gerard O 'Neill)的话总结一下:


“先进的西方文明对它所接触到的所有原始文明都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即使在那些竭尽全力保护和捍卫原始文明的情况下。”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说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人类身上。


全球性流行病:如果全球性流行病爆发,可能不会出现好莱坞大片式的圆满结局。


小行星:呃,这块有点复杂,一个小要点说不完,所以“蓝盒子”又来啦:


蓝盒子1:小行星撞击有多糟糕


这些小行星和彗星漫游在太阳系的各个角落,从卵石般大到矮行星规模,大小不一,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位于三个地方:


1)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它们本可能自己聚合成星球,但因为附近木星引力的能量,这种可能性永远不会出现)


2)       围绕海王星轨道外的大得多的柯伊伯带


3)       规模巨大的奥尔特云,它是围绕太阳系的一个巨大球状云团


快速了解一下天体规模:


如果太阳系是一枚一分钱硬币(直径=2厘米)


海王星就是绕着这枚硬币边缘运行的一个小针尖(地球整个轨道太小,它看起来就像中心的一个小点)


小行星带就是用铅笔尖在这枚硬币中心画一个细细的圆,直径约2毫米。


柯伊伯带则是围绕硬币外围的一个扁平的圆圈(像土星光环一样),类似你用指尖画出的厚度。


奥尔特云不像另外两种云,它不是圆盘状,而是球状。从距离硬币30厘米(1英尺)开始,往各个方向持续向外,直至30米(100英尺)的地方。所以它比我们所在的“地球飞船”略大一些。


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这枚硬币都有90米(295英尺)——略低于这枚硬币到奥尔特云球外侧距离的三倍。


因此,如果太阳系这枚硬币在足球场一端的球门区,那最近的恒星也只是球场另一端球门区的一个针尖。


作为运行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旅行者1号”已离开地球连续飞行38年,但也仅从这枚硬币飞出了4厘米。可即使这样,它也是有史以来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


我得就此打住回到文章,但这很难,因为我还挺喜欢唠扯这些内容。


不管怎样,还是回到小行星。


我们可能会被一颗小行星或彗星(下文均用“小行星”来指代)撞到,这颗小行星或彗星由于碰撞或引力扰动而偏离正常轨道(可能是由木星或一颗经过的恒星引起)



小行星规模不需要太大就能毁灭一切。


1908年,一颗直径60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亚上空3-6英里(5-10公里)处爆炸。即使从那么高的地方,也夷平了八千万棵树。


如果它坠落到地球上,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


一颗直径只有半英里(0.8公里)的小行星,能在空中扬起大量灰尘,使地球的温度在数年里下降几度,这将造成各种严重影响。


1989年,一颗大约上述规模的小行星穿过地球轨道,正好经过6小时前地球所在的位置。


那么更大的小行星撞击的影响呢?请注意,每一个小行星撞击木星留下的疤痕可都相当于地球大小:



导致恐龙灭绝的著名小行星直径约为6英里(10公里)


如果我们被一个这样的小行星击中,首先会有一波灼热的热浪来袭,它在撞击点附近的温度比太阳的表面温度还要高十倍。


它以百倍于子弹的速度从天而降,剧烈压缩下面的空气。然后几乎是瞬间,冲击波会向外扩散,将方圆数百英里内的一切夷为平地。


此时,爆炸超过过十亿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将一千立方公里的岩石从小行星和撞击点抛入空中,在撞击区域的每个人面前竖起一堵黑色云墙。


当这些岩石雨点般地落回大气层时,又会变成成千上万个巨大的火球,让地球上的城市和森林陷入火海。


很快,整个地球将变得炙热,一连串的地震将被触发,火山到处喷发,无法想象的巨大海啸将冲击每一个海岸。


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团遍布全球的尘埃云。它会升起,阻挡太阳数月甚至数年,使地球温度显著下降,而气候在未来1000年里都不会回到现在的状态。


所有这些都源于一次撞击——一粒豌豆小的小行星撞击了三层楼大的地球。



地球本身不会受到撞击太大的影响,但地球表面的状况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为它们非常脆弱。


更可怕的是,小行星在太空中几乎是看不见的,它们很难被探测到。


太空机构和业余天文学家正在追踪一些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但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当一颗小行星从空中滚滚坠落时,我们才知道它要来了。


所以看起来我们是在平静宇宙中这颗安全的小星球上,其实更像是处于当下宁静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森林里。


每隔一段时间,一个可怕的嗜血食肉的猛兽会从森里林冒出来,肆意践踏生命、将其消灭殆尽。


上面的大灭绝事件图讲述了过去的五个恐怖故事,那时我们原本平静的地球成为了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一切生命所难以形容的噩梦。


而这还会发生——就在这里,在你坐的地方。


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


让我们看一看6亿年的动物历史和大规模灭绝事件:



从这个时间轴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未来肯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这个问题涉及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所以在不远的将来发生灾难性的、危及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有多低呢?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推断。


假如在未来5000万年的某个时间里,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可能性很大,这意味着在未来1000年里,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可能性只有五万分之一。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有人在地上画了一个X,然后告诉你在下个月的某个时候,闪电很可能会击中那个特定的点。


一个月的五万分之一相当于一分钟,所以下一分钟闪电击中这个地方的概率相当于下一个千年地球上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几率。


换句话说,在未来的1000年里,生活在地球上的安全感应该就像知道这个月某个时候闪电会击中这个X点,而你下一分钟敢站在这个点上一样。


如果在闪电的例子中,一千年是一分钟,那么人的一生大约是五秒。问题是,如果你踩到X点上5秒钟,你会有什么感觉?


事实上在这个X点上呆多长时间我都不会特别紧张,当然那5秒钟可能会有点压力——但我也知道我几乎肯定没事。


这就是我们有生之年在地球上生活的感觉——至少就危及人类生存的自然灾难而言是这样的。


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你之后十代子孙的生活,那一直呆在地球上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如果你把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来关注,你就必须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永远被限于地球上,这就像一个人计划在X点站上好几个月一样。考虑到上面的灭绝图告诉我们闪电大约每两个月会击中X点,由此看来这可不是一个太好的长期计划,是吧?


也许我们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几次闪电袭击中幸存下来,但这种经历肯定很不愉快,何况任何一次闪电袭击都有可能将我们消灭。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把地球想象成一个硬盘驱动器,地球上的每个物种,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硬盘上的一个Excel文档,里面充满了数万亿条数据。


利用我们缩短的时间尺度,即5000万年=1个月,我们得到的信息如下:


  • 现在是2015年8月

  • 硬盘驱动器(即地球)诞生于7.5年前,即2008年初。

  • 一年前,2014年8月,硬盘上加载了Excel文件(即动物起源)。从那以后,新的Excel文档不断被创建,其他一些文档也出现了错误信息并且无法打开(比如灭绝)

  • 自2014年8月以来,硬盘已经崩溃了5次(即灭绝事件)——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7月。


每次硬盘崩溃后,都会在几小时后重启,但重启后,约70%的Excel文档不复存在。


除了2015年3月的那次崩溃,因为那次崩溃抹去了95%的文件。现在是2015年8月中旬,“智人Excel文档”是在大约两小时前创建的。


现在,如果你有一个硬盘,上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Excel文档,并且你知道硬盘几乎每一两个月就会崩溃,最后一次崩溃发生在五周前。那很显然你会做些什么?


你会把文档复制到第二个硬盘上。


这就是埃隆·马斯克想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的原因。


为什么是100万人?因为这是马斯克对建立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人口规模所需最少人数的粗略估计。


在这种情况下,自给自足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它意味着,如果地球消失,火星上的人类仍然能够生存、繁荣和发展。


他们不会对地球有任何依赖。


要采矿吗?火星居民有了解矿井建造的专业人员和采矿工来做这项工作;要建新医院?要发射火箭来修理坏掉的互联网卫星?要扩大农业以应对粮食短缺?要有紧急措施应对战争爆发?…….


火星人类需要自己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马斯克认为1万或10万人不够,但100万人应该足够了


这一概念,以自给自足的方式使人类能进行多行星生活——通常被称为“行星冗余”。马斯克称其为物种的人寿保险。


我称之为硬盘备份。


当然,火星硬盘并不比地球硬盘更可靠。它会像地球一样容易受到很多类似灾难的影响,就像每一两个月的硬盘崩溃。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硬盘不会同时崩溃。如果其中一个真的严重崩溃,我们的Excel文档丢失了,另一个仍然存在——而且很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一个新的备份。


所以现在你已经把宝贵的Excel文档放在两个硬盘上了。你感觉会好很多。


但如果文档对你来说足够重要,你可能不会满足于只把它放在两个硬盘上。你会想把它复制到更多硬盘上。


但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可是插入“蓝盒子”的好机会:


蓝盒子2: 哪些行星适合人类居住?


让我们逐一来看:


 水星 


水星不幸成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这就像坐在一个重达450磅、野蛮又好斗的莽汉边上。



如果你在水星,你的一天将在800华氏度(430摄氏度)的天气中度过,热到如果你把一大块铅放在地上,它会熔化成一个液态坑。


在水星上几乎没有大气,所以当你被烧死的时候,你也处于一个近乎真空的环境中,这将立即吸走你肺里的空气,并蒸发你皮肤中的水分。


缺少大气也意味着你会被来自太阳的辐射严重伤害(太阳在天空中看起来比在地球上大2.5倍)。


从好的方面来说,水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8%,所以你可以在迅速死去的同时还能傻乎乎地跳来跳去。


基于此,你会非常渴望夜晚的到来,但你也会很懊恼地得知水星的昼夜周期竟然长达58个地球日。


一个月后,夜幕终于降临,你会有一分钟的好心情,但紧接着你意识到现在的温度是零下280华氏度(零下170摄氏度),这个温度比地球历史上有记录的最低温(南极沃斯托克站Vostok)还要低152华氏度。


这是因为水星没有大气来吸收太阳的热量,或把太阳的热量分散到整个星球。你仍然会很难受地处于真空中。


你得冻死整整一个月才能等到太阳升起时再被烧死。


你最好的选择是待在水星的极点附近,那里虽然极寒而且常年黑暗,但至少有冰,所以你可以保持水分。


理论上,人类基地可以建在那附近,但其实也不怎么靠谱。


当我向马斯克问起水星时,他说那是一个“地狱”,对话戛然而止。


 金星 


金星可没水星那么惬意,与金星相比,水星上的生活听起来像坐在夏威夷的毛伊岛海滩上吃烤虾。


事实证明,水星的真空环境还是挺可爱的,因为金星的情况正好相反——它有极其致密的大气层。



现在我们开始金星之旅:


首先,空气中96%是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


第二,当你瞬间被大气压扁的时候,谁还会在乎是否有可呼吸的空气呢?因为大气压在你身上的力是地球表面气压的90多倍。


这种压力就像你在海洋下1千米时所感受到的一样,是水肺潜水深度纪录的三倍。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保持直立,巨大的空气阻力会使你移动手臂就像在水中移动它一样。


第三,当知道金星的温度高达870华氏度(465摄氏度),谁还会在乎前两条。想象一下,把一个烤箱加热到足以熔化铅,然后再继续加热138度——整个星球的温度就是这个水平。


在夜间,金星的温度保持不变,因为厚厚的大气层已将热量锁在里面。(金星夜幕降临同样得等好一段时间——金星一天的时间比它一年的时间还长)


译注:金星的自转速度超慢,导致其自转一天的时间比它绕太阳公转还要长。


白天,你会在橘红色的云罩下,在昏暗的光线中体验这一切。太阳看起来只是天空中一块模糊、更亮、更黄的部分。


到了晚上,你会生活在没有星光的无尽黑暗里——同时在这个咝咝作响的熔炉中不断被压扁。不过至少那里没虫子*。


*译注:专门提到虫子,因为作者写过一篇博文《为什么虫子能毁灭一切》


鉴于我说的这些,我十分佩服1982年苏联“金星13号”(Venera 13)探测器降到金星表面的那个超牛的登陆器,它努力生存了127分钟,足以拍下这两张照片,这也是人类仅有的关于金星表面的图片: 



至于风的问题,这在金星表面是不存在的,在那儿你只会感到很轻的微风——但当你穿过大气层上升时,情况迅速改变。


金星的高层大气是一种新型地狱——强风不断,其速度是我们最强飓风的两倍,伴随到处飞散的硫酸滴(就是用来通下水道的那种强酸)直扑你脸上。


典型的金星!


然而,奇怪的是,如果你一直到达金星糟糕的大气层顶部,你会来到令人匪夷所思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


巧的是,金星云层顶部的温度和压力恰与地球相似。因为在金星的高密度大气中氧和氮都会上升(就像地球上的氦一样),这一层的空气实际上可能接近可呼吸的水平。


这导致一些科学家开始讨论人类在金星高空的殖民,建造“漂浮在金星大气层约50公里高的城市”。


当我向马斯克问起金星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他竟然表示,确实可以让这个星球适宜居住,当然这“极其困难”。


他说,在未来的道路上,只要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就可能有办法清除金星的大部分大气层,并有可能使金星成为遥远未来的一个移民选择。


 火星 


如果火星位于地球某处,没人会想去那里。但在关于移民非地行星的讨论中,所有行星对人类生活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唯有火星移民的前景听起来还格外靠谱。



火星基本上是一个更冷的南极洲,看起来像亚利桑那州的沙漠,空气无法呼吸,如果你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辐射足以致命。


火星的每个部分都比地球上最不宜居住的地方更不宜居。但那里的条件又足够合理。


如果有一个“人造舱”可供居住、一个小温室花园和一件足够好的宇航服,你就可以在火星上存活下来。


(火星人造舱、温室、漫游车示意图)<br>
(火星人造舱、温室、漫游车示意图)


火星上甚至有水——大量的水都被冰封在两极。


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某个合适的时间来到合适的地方,你就可以享受70华氏度(21摄氏度)的宜人天气。或者,你至少可以知道,当你从小屋的窗户往外看的时候,外面好像还不错。


火星一天(太阳日sol)大约是24.5小时,很适合人类和植物。有38%的地球引力,你的机体功能可以正常发挥。


此外,你还会有一些有趣的低重力技能,比如能在15英尺高的篮筐上灌篮,或者早晨从公寓二楼窗口直接跳下来去上班(约1/3的重力意味着,从地球上一定高度的窗台上跳下来的感觉相当于在火星上从3倍于此高的窗台上跳下来)


太阳系最酷的旅游景点也是在火星上,它有全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



它可以覆盖亚利桑那州,使珠穆朗玛峰看起来像个小山丘:



更不用说火星峡谷了,它让我们的大峡谷看起来就像个小划痕:



我们之后会更深入地探讨移民火星这个问题。但从理论上讲,只要有充足的努力和充分的技术,人类就能够改造火星。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人类就可以在另一个宜居的星球上生活——有森林和海洋,室外也不需要穿宇航服。


蓝盒子3:行星的相对距离


考虑到我们即将去向离太阳远得多的地方,所以让我们这样来解释距离的概念。


为此,你可以把太阳系分成大致相等的三段,每段长约10亿英里,或1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第1段:太阳到土星


第2段:土星到天王星


第3段:天王星到海王星


所以如果太阳系长1码,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则分别在每英尺的末端。


木星距离太阳6英寸(约5个天文单位),正好平分第一段,而另外四颗行星全都挤在第一英尺的前两英寸:



让我们回到蓝盒子看看其他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我希望你喜欢脚踩大地的感觉,因为接下来的其他星球都没有“地面”。以下将说明这四颗遥远的行星为什么如此怪异:


(从左至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br>
(从左至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6亿年前,太空中存在着一团巨大的气体云,一些扰动触发了它自身的坍缩过程。


宇宙中的物质完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疯狂地争抢尽可能多的物质。


正如每颗恒星和行星都会告诉你,关键是先下手为强。如果你一开始就拥有最大的质量,那你将更容易汇集更多质量并变得更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优势。一旦确立领先地位,就很难被超越。


最终的赢家将成为一颗恒星,其他都将变成围绕这颗恒星旋转的呆子狗仔,绕着它转上100亿年。直到这颗恒星逐渐衰退,新一轮比赛才会开始。


以我们太阳系为例,太阳取得了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大约99.8%的气体云总物质。


那时,对残羹冷炙的争夺就变成了一场血战。那些能汇集到足够物质的,至少会拥有一颗行星的尊严。那些虽尝试过但以失败告终的则蒙受耻辱,因为他们将用100亿年的时间作一个行星的狗仔——一颗卑微的卫星。


那些更不幸的物质,如果没能成为一颗恒星、一颗行星或者一颗卫星,就注定会变成一颗小行星——太阳系里的无家可归者——或者被吸收到一个更大的天体里,完全失去自己的身份。


外面的世界很残酷。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会发生一件很尴尬的事。有时候,有些物质经验不足,不了解太阳系形成的黄金法则——要有自知之明。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倒是很早就看清了这些迹象,明白太阳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于是便转而求其次,继续前进。他们改变方向,开始争当行星。


而另一方面,这四颗气态巨星继续徒劳地汇集着气体,悲哀而绝望地试图扭转局面。一旦这么做,就会陷入一个糟糕的境地——成为一个怪异的“几乎但不完全是恒星的恒星”。


木星的成分是氢和氦,像太阳一样,但与太阳不同的是,木星没有足够的质量来启动聚变,只会让大家永远记得它试图成为恒星的失败尝试。


当然,气体巨星们不会承认这一点。一旦完全清楚它们不会成为恒星,它们四个都迅速改变论调,假装它们一直在试图成为行星。


现在它们被留在了恒星和正常行星之间萧条的无人地带,将作为没有地表的臃肿行星度过100亿年。


没有谁想成为一个没有地表的星球。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像木星这样的气体巨星内部在发生什么。如果你想弄清楚,你会被强大的引力(2.5倍于地球的引力)越来越快地拉进去,然后你会迅速穿过外层云团。随着你的下落,周围变得越来越暗、越来越热,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后,你会身处一片漆黑,而温度将超过太阳表面;由于你上方存在大量大气,你周围的气体会被严重压缩,以致于你不能区别周围到底是气态还是液态(这被称为“超临界”状态)。


氢被极度压缩,电子会开始从一个原子流向另一个原子,形成一个导电金属氢的液态海洋。


而你所在的木星中心是否有固态内核尚有争议。


当然没有争议的是,人类永远不会搬到木星上去。也不会去土星、天王星、或海王星。


人类可能移居的地方反倒有可能是环绕木星和土星的巨大、多岩、冰封的卫星。但它们并不暖和。


我们或许可以搬到月球上去,但这只是另一个“温和版”水星,白天温度可以将水沸腾成气体,夜间温度可以将氧气凝结成液体,而且没有保护层抵御太阳辐射。28天的自转周期意味着植物一次需要在黑暗中生存两周。这可不容易。


当我问马斯克火星之外人类还可能移民哪里,他说只要技术够先进,还有几个地方可行:几颗卫星、一些最大的小行星;如果够拼的话,甚至可以考虑水星和金星。


但他最后说:“我的意思是,火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选择。”


在我们回到小蓝盒外的正文之前,现在我们能承认在地球上生活听起来有多美妙吗??


看看我们生活的理想环境:室温天气、一个大气压、一个g重力、轻柔的微风、丰沛的雨水、丰富的液态海洋、磁场和阻挡太阳伤害的大气保护层、遍地食物、和可以呼吸的空气。


只有当大量不同条件得到精确校正,你才可以这样不穿宇航服在户外闲逛。


所以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七分钟里对得以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一奢侈馈赠予以感激,因为转过身我们就永远不会去在意这回事了。


作者 Tim Urban:Wait But Why的作者Tim专注写专题式深度长文,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和Facebook创始人强烈推荐的科技博主。他写的AI文章是全世界转发量最高的,他也是TED演讲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演讲者之一,代表作《拖延症候群的内心世界》成为他点击率最高的演讲。

本文译者| 老屋厨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ait But Why(ID:wbwtimurban),作者:Tim Urban,编译:老屋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