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力短缺危机可能让夜晚的天空暂时不再明亮,但已逐渐成为该国发展绿色电力的推动力。



中国格尔木市的一处太阳能发电场。


中国的电力短缺危机可能令夜晚的天空暂时变得暗淡,但已逐渐成为该国发展绿色电力的推动力。

中国最近发生严重电力短缺,导致工厂关闭和停工,并波及全球供应链。中国用于发电的主要燃料煤炭价格的飙升是主要原因,僵化的电价机制也难辞其咎。目前中国许多电厂在亏损运营。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急于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限电措施。

为了解决眼下的问题,中国政府正设法增加煤炭供应。中国的许多煤矿在去年的安全整治行动中被关闭。中国国家发改委上周表示,将提高燃煤电价的上限。高能耗企业可能面临更大幅度的电价上涨,因为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将不受上浮比例限制。

增加煤炭供应可能无法一蹴而就,电价上调可能也不足以抵消煤炭价格的飙升,但让市场在定价中发挥更多作用是朝着正确的方面迈出了一步,有利于缓解目前的电力危机,并防范下一场危机。

中国政府还计划逐步将所有燃煤发电企业以及工商业用户纳入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目前,部分电力用户支付的是固定电价,而部分燃煤电厂面临的需求实际上是有保证的。

更加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协调供需,并有望为可再生能源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成本一直在下降,现在可与煤炭相竞争。供应链中断可能会暂时破坏这种成本下降趋势,但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仍有可能越来越便宜。

成本下降也意味着,即使是从纯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也是合情合理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United Nations Biodiversity Conference)上表示,中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他已承诺将中国风电光伏项目装机容量提高到12亿千瓦,相比2020年底时的约5.34亿千瓦大幅提高。中国还将需要加大对电网的投资,特别是在中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情况下。

鉴于中国政府开启绿灯时国内建设新基础设施的速度(有时甚至政府不开绿灯基建速度也很快),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将出现新一轮可再生能源建设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