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然而,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冲击以及繁重的学业让小李和海明威笔下的“阳春白雪”暂时没有太多共鸣。无课半日闲的时候,小李喜欢沿着塞纳河从奥赛博物馆走到荣军院,看着沿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们,反倒是和西班牙小说家卡洛斯·鲁依斯·萨丰所说的“巴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饿死都仍然被视为一种艺术的城市”有了共情。小李目不转睛地盯着沿河素描的画师们,流连忘返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可不想饿塌了肚子而成为“艺术品”,于是匆匆迈开脚步,打算去超市买点食材回家做饭。

做饭是所有像小李一样漂泊在外的留学生都无法回避的重大主题,外面吃饭动辄几十欧元的均消,够买菜在家吃好一阵子。法国也有很多农贸市场,但是去那儿买菜对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难度系数着实过高,因此超市就成了他们解决“衣食住行”中“食”的最佳选项。



巴黎不是法国的全部,但是法国不能没有巴黎。那么我们就以巴黎为蓝本,跟着小李一起“打怪升级”,看看法国的超市有哪些新奇有趣的地方。

初来乍到——Carrefour(家乐福)居然有这么多版本!

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全球第一家超市——金库仑联合商店。法国的第一家超市则是1949年由爱德华·勒克莱尔在菲尼斯泰尔省的小城兰代尔诺创立的。

饥肠辘辘的小李也没太多脑力去思考超市的“前世今生”,只想赶紧钻进一间“铺子”迅速完成今日采购任务。而当小李打开电子地图时,发现仅仅以“超市”为关键词,就搜索出了760个结果!哪一家会是他的“幸福终点站”呢?

突然,一个熟悉的单词映入眼帘——Carrefour(家乐福)。

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也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1963年家乐福在法国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大型超市,1999年8月30日通过并购普美德斯,家乐福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零售集团。1995年家乐福就进军了中国大陆市场,所以,身在异乡的小李面对满街陌生的店铺,对家乐福倒是有了些许熟悉的感觉。

通过手机定位,小李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住处旁巷子里就藏着一家家乐福。他暗暗纳闷,回想起刚来巴黎时,热心的邻居可是带自己坐了40分钟地铁去郊区的家乐福大采购呢。等小李到了家附近的这家店才发现,它的面积类似于中国国内最小的便利店,只售卖一些面包和饮料,基本没有蔬菜供应,价格也远比郊区那家贵很多。小李回想起刚下地铁时也有一家家乐福,规模大概是这家的两三倍,里面倒是有蔬果贩卖,但当时想着可以在家楼下买,就没有在那里驻足停留。这一下子冒出了3个版本的家乐福,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勒克莱尔超市。


在法国,家乐福是一家老牌的超市,它的经营业态早就实现了多元化,特别是在巴黎这样的旅游城市,市区里的铺面都是寸土寸金,面对游客、留学生和居民等不同的消费群体,也呈现出差异化的经营模式。

经过一番调查,小李发现法国大概有4种模式的家乐福,即Carrefour Hypermarché、Carrefour Market、Carrefour Cité和Carrefour Express。它们分属3种营业形态。

Carrefour Hypermarché即大卖场、量贩店,和中国市场上的家乐福规模基本一致,占地在2400—23000平方米之间,提供20000—80000种商品品类。邻居带小李去采购的那家就属于这类,主打种类齐全、物美价廉,唯一的缺点就是一般都在郊区,交通不便。

Carrefour Market则类似于中国市场上中等规模的超市,占地在1000—3500平方米左右,此类型店铺的品牌识别包括Market和Bairro,由于市中心地段租金高昂,这类店铺的数量并不算多,一般会选址在地铁站和居民区附近,瓜果蔬菜和冻品都有售卖,但是品类有限,价格也会比郊区大卖场上浮不少。

Carrefour Cité、Carrefour Express约等于国内的便利店,占地在200—900平方米之间,此类店铺品牌识别不限于Cité和Express,还有Contact、Montagne、Bio、Proxi、8 à Huit等。它们散落于大街小巷,以景点和学校附近居多,小李家楼下的家乐福就属此类。这类便利店胜在数量多、分布广,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基本上不会有生鲜供应,另一方面价格也属这3种业态里最贵。

风云争霸——Auchan(欧尚)才是真正的王者?

转眼过去了3个月,坚持每周去一次家乐福大卖场(Hypermarché)采购的小李感觉已深谙法超购物之道,好不得意。一天课后和同学们聊天,大家计划周末一起野餐,约好集体采购,小李本来胸有成竹地以为直奔家乐福大卖场就解决了。然而,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去Auchan(欧尚)完成这次采购。

小李对欧尚这个名字的印象比较模糊,在国内时似乎见过。问问同学和邻居,小李才知道欧尚是法国第二大综合超市集团,创始于1961年,总部设在克鲁瓦。欧尚1999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上海开了首店,又陆续落户于苏州、无锡、杭州、北京等城市,已有70多家规模不等的卖场。

法国的大卖场行业,并不是家乐福一家独大,而是家乐福与欧尚风云争霸的格局。在和同学逛过欧尚后,小李竟颇有倒戈的架势,打算将每周采购转投欧尚怀抱。



利多超市。


通过仔细观察,小李发现在法国欧尚吸引消费者纷至沓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自有品牌带来的致命诱惑。欧尚有着大量的自有品牌,性价比极高,只要找到“Auchan”标志上那只红绿相间的知更鸟,就能找到这类商品。同样的纸巾、果汁、麦片,自有品牌可能会比别的品牌便宜2—5欧元甚至更多,虽然家乐福也有自有品牌,但是在数量和价格上还是稍显逊色。

第二,促销方案层出不穷。在欧尚里溜达,经常能看到“买二送一”“第二件半价”等醒目标语,免费办个会员每周还有折上折日,有时候买完东西看下单据,发现莫名又便宜了几欧元。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次去欧尚都是人山人海。

当然,所有的大卖场都面临身处郊区、交通不便的劣势,不过在法国,欧尚一般和宜家开在同一栋购物中心,初来乍到、需要“衣食住行”一站式购物的朋友们可以重点考虑。

尽管在法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与家乐福分庭抗礼,但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欧尚则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2020年10月19日,欧尚将中国大陆业务的股份全部转让给阿里巴巴集团,彻底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货比三家——廉价超市大起底

大卖场虽然物美价廉,但是很多商品都是大件售卖,独居的留学生们很少能在保质期内将商品全部消费掉,尤其是那些生鲜产品。所以,小李每周都会约住在大学城的朋友小吴一起去采购,正好能分担一下大件售卖的商品。

这天又到了周五,小李准时来到小吴宿舍门口,准备和他一起坐地铁去郊区的欧尚“大杀四方”。小吴却神秘地对小李说:今天不去欧尚,带你去个神奇的地方,门口坐有轨电车几站便可直达。小吴是有名的“超市小达人”,同样的商品他能迅速报出不同超市的价格,各种会员折扣张口就来。小李心中暗喜:看来小吴这次是发现超市界的“新大陆”了。

在有轨电车上,小吴告诉小李,在法国,除了欧尚、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Carrefour Market这种中等规模的超市和Carrefour Cité、Carrefour Express这样性价比极低的便利店之外,还有一种以Lidl和E.Leclerc等为代表的特殊超市形态——廉价超市。

今天他们要去的就是Lidl(利多超市),它实际上是一家德国连锁超市,在全球拥有超过8000家分店。利多超市于1930年创立,大小介于便利店和中等规模超市之间,它摒弃了花里胡哨的装修和纷繁复杂的品类,主打简单朴素。商品以自有品牌为主,很多东西甚至比欧尚大卖场的自有品牌还便宜,是“学生党”市内省钱购物的不二选择。

当然,也有一些在价格面前可以忽略不计的缺点: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利多的工作人员很少,一些被顾客翻动或者拿到别处的商品归架效率较低,很难找到;另一方面,一些比较实惠的蔬菜水果肉类很容易被哄抢一空。

随着在巴黎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小李也发现了更多隐藏的廉价超市。E.Leclerc(勒克莱尔)超市也是廉价超市中的巨头,和利多不同的是,它的自有品牌并不占多数,主打的是同样的商品,价格大部分明显低于别的卖场。

反转巴黎——华人超市奇遇

然而,法国超市性价比再高,售卖的食材也大体趋同,你永远不能指望在里面买到火锅底料或者“老干妈”,当真正胃里泛起“乡愁”的时候,还需要靠华人超市雪中送炭。

在巴黎,华人超市的分布区域是比较集中的。巴黎一共有20个区,华人超市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这里面小李去得最多的,当属13区的陈氏兄弟超市。13区是华人聚集的区域,这里不仅有最大的几家华人超市,还有各种特色小吃铺,每次去小李都是满载而归。



陈氏商场。


陈氏兄弟集团(Tang Frères)也是当今西欧最大的华商企业。陈氏兄弟祖籍广东揭阳普宁,从父辈起先后在泰国和老挝谋生,上世纪70年代移居法国。集团在法兰西岛大区拥有多家连锁超市,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巴黎13区伊夫里大街的陈氏第一超市,专营亚洲食品。

在小李眼中,陈氏基本上可以作为华人超市的代名词,超市的商品种类比起中国国内超市,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米面油盐酱醋只能说是基本配置,各种八角、茴香、大料一应俱全,小白菜、大白菜、竹叶菜、花菜样样都有。更神奇的是,这里居然还卖馄饨皮、饺子皮、热干面、油豆腐皮这些在中国国内超市里都并不算常见的食材。

小李的“超市奇遇记”告诉我们,同样是超市,区位、品牌、规模不同,会导致同样或类似的商品差价高达2—3倍。而像欧尚、利多这种主打自有品牌的经营模式,也非常值得中国国内超市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