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陈志文观察(ID:chenzw_edu),作者: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原文标题:《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成为资本的新赛道?》,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自“双减”以来走势低迷的股市,因为近期的一条教育政策而集体大涨,甚至部分股票已经涨停。



近日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有一条: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同时还有一条: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这让资本兴奋了起来,似乎发现了新赛道。


鼓励上市企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无疑是正确的,核心是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不接地气,离行业太远,隔靴搔痒的毛病。这在去年“职教20条”中也有清晰的表述。


但是我不得不给资本浇几瓢冷水:


第一,从政策讲,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但不是鼓励资本借此牟利。对于以教育牟利的,尤其是大规模资本的介入,终归还是死路。


2018年,我们对学前教育下了狠手,禁止上市,原因是过度牟利。今年7月,又对校外培训机构下了狠手。本来是完全市场化的校外辅导机构,要求其必须转设为非营利机构。已经上市的教培企业也不得不退市,因为业务失去了正当性,而没有上市的,则直接禁止上市。


同样,对于一些地区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庞大的民办学校则直接喊停。比如河南郸城,105所民办学校,停办了101所。


从这个角度,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但不是鼓励牟利,鼓励职业教育上市。如果错误地理解为鼓励牟利、上市,所办的职业教育院校终归将遭遇与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一样的命运。这,只是迟早的问题。


第二,从市场现实讲,未来并没有太大想象空间。没有生源了,挣谁的钱?


已经10月,开学一个月了,各高职院校还在努力完成今年高职扩招的任务。2021年高考期间,广东高职招生搞了两次征集志愿,即补录两次。最后一次录取分数线无论文理(选物理或历史)只有100分。考虑到广东是新高考,后两门起评分就是30分,如果剔除60分,就只有40分。在如此低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第二次理科征集志愿13039人,结果只投出720个志愿,占比5%。


广东是高考报名人数第二多的省份,也就是说,广东已经是考大学最难的地区之一。如此可见高职招生之难。


有人说升本,就可以解决了。其实也一样,很多省市,职业本科都是垫底的,也不得不多次征集志愿完成招生计划,而报到率也很低。


从长远看,如果把学生看成客户数,那么这个市场无疑是萎缩的。2017年开始,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2020年新生儿仅有1200万,而今年可能低于1000万。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几乎不会再回头,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放开三孩。



1200万,一个不分流,都健康活到18岁参加高考才有多少人?去年全国本专科招生共967.45万人。


第三,能否让职业教育成为香饽饽?吸引更多的人报考职业高校?


理论上是可以的,这也是此次改革的目的,但现实比较困难,还有很长的路。


职业教育不受待见,核心不是家长观念,也不简单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产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如果一个蓝领工人月薪3万,你还操心没有人愿意上职业高校吗?


但问题是,凭什么给3万?高薪是需要职业门槛的。目前我们的制造业还大量是低层次的,门槛很低,待遇自然上不去。比如一个服务员,一个厨子,一个快递员,怎么可能有高门槛?


如果我们高端制造业发展起来了,那么门槛自然就高了,门槛高了,薪资水平必然就高了,社会地位自然也上去了,也就必然吸引大量优秀学生报考了。



很多人喜欢谈德国的职业教育,我们也在学习,但不要忘记了,在世界靠前列的高端制造业,德国几乎占到一半。正因为这种高门槛,才有德国受人尊敬的职业教育。


这个也类似。中国互联网应用行业发达,大家趋之若鹜。大家想过为什么把开发人员叫码农吗?在某种程度上,写程序就是一种职业教育,只是要求门槛比较高,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在这方面就备受学生追捧,原因也在于此。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多数产业水平还比较低。比如快递公司上市的不少,但快递需要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吗?有高门槛吗?


目前我们已经涌现了一些优秀的职业高校,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比如精密机床专业,就说明了门槛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举办职业高校,核心还在于这个行业所在产业发展水平,如果足够高,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就变成了其产业链条中的一环,相辅相成,而企业举办的目的,绝不是通过职业教育牟利了,因为用不着,也是舍本逐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陈志文观察(ID:chenzw_edu),作者: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