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忆菁的岛(ID:woshi——teresa),作者:倪忆菁(有瞰学社联合创始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今天泛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焦虑。


从年初到现在,每当和朋友、前同事聊起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的问题时,我都在心里由衷感叹 —— 身边工作5年以上,即将或正处于30——35岁阶段的大厂职场人,几乎都在考虑重新选择职业的问题。且,这个问题让他们异常焦虑。


在所有的对话中,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描述了几种典型状态,


1. 在大厂待了一段时间,工作上已经处于“如鱼得水”的状态,但其实多数干着重复性的内容,无法真正得到能力的提升。


比起小公司,大厂拥有最系统的方法论和最全的知识库,这往往让新人刚开始进入工作时,可以在短时内迅速上手一件新任务。但这背后,也有另外一个显著弊端。


在追求极度效率的互联网时代,大厂对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可被规模化放大。可规模化才能迅速占领市场,而这也要求公司内大部分的岗位需要标准化。


标准化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在做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工作,当你已经被培训成为一个成熟的员工时,也就注定了将成为庞大系统里的一颗螺丝钉。


这种情况下潜在的巨大危机就是:标准化的工作可替换性极高。如果在公司内并非身居高位,任何一个成本比你低的人都能轻易的取代你的位置 .


2. 在大厂动不动就是流水上亿、用户上千万的业绩。但是,如果离开这个平台,这种成绩都不属于你。


某大厂做运营经理的朋友小B想去创业公司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面试中,有个面试官的问题让TA无比扎心 —— 那些简历上写的操盘了几千万用户、几亿流水的运营策略,离开了公司资源,在我们这里能行得通吗?


是啊,在大厂做运营策略,你背后有强大的产品和技术团队,有领导给到你的各种资源,有完善的数据系统随时调整和验证结果。而你,只需要聚焦在你做的这一件事就好。


但如果离开了这些精英团队、强大的系统支持和资源资金时,那些你做过的“成绩”,依靠自己的能力还能复刻吗?


3. 我在大厂可以待多久?如果不能,还可以去哪里,能做什么呢?


一方面,在大厂工作,有还算不错的薪资水平和社会光环。但另一方面,重复性劳动带来的自我能力怀疑,又时刻被提醒:这样的状态,在大厂还可以待多久?如果离开,还能做什么?


即使有些人已经是团队里的小leader了,但对他们的困境是 —— 也许始终就只能做个团队的小leader。虽然每一年的绩效评定都不差,但工作上可发挥的空间很小,短期内往上一层的通路基本很难看见。


在某大厂工作了3年的朋友小A,3年里换了3条业务线,工作内容相似,顶头上司却换了3任。眼看升迁无望,今年年初跳槽去了另一家头部大厂,但面临的问题相似。


过去很多年,大厂都非常善用资本来迅速开拓和占领业务市场。在这样高举高打的环境下加入大厂,你都有机会参与和见证一个业务的迅速崛起,并且总能获得飞速的成长机会。


而随着互联网红利期的结束,如今的大厂都普遍进入了稳定期,能看到的业务增量空间已经不比从前。中层不可避免地冗余,个人成长的发展诉求远远超过公司发展速度。但要离开,似乎又是个比原地待着更难的选择.


工作多年突然发现,当红利褪去,互联网和大厂并没有给予个人赖以生存的铁饭碗和到哪儿都可以用得上的一技之长。


随之而来的是,或早或晚,大厂职场人一定会面临一次主动或是被动的再择业。只是这一次,他们不知道做什么才可以让自己在未来选择的时候拥有主动权.


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


当一个红利渐渐消失的时候,往往也暗示着另一些机会的来临。



彼得·德鲁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曾经说过:


在未来的几年内,为组织工作的人中,不隶属于组织的员工数量会远远超过隶属于组织的员工人数。


这些人可以是个体老板、是自由职业、是斜杠青年......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注于个人IP的建立。不依靠一家公司或组织,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创造个人商业价值,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从踏入职场的第一天,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行业或职业,都必须具备这样一种思维:持续打造你在一个行业、或者几个行业里面的影响力。与专业领域的圈子建立联系,参加各种线下活动、社群、演讲、讲课、出书,向公众输出自己的专业内容……


职场的真相是,你在组织内,永远都会有组织的光环。而唯一不属于组织的、能带走的是什么呢?是你自己的品牌。


建立自己稳定的个人IP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当别人并非因为你的公司抬头,而是因为你的专业而买单的时候,你的核心壁垒就建立起来了.


而好消息是,在如今的时代下,渠道流量、内容、变现路径,正变得对个人前所未有的极度友好。


第一,在渠道流量上,已经从过去的单一集中过渡到以大量koc或小IP为主流代表的营销模式。


20年前,占据主流营销渠道的还是以央视和一批地方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台,通过反复洗脑的电视广告让一批像脑白金、背背佳为代表的产品风靡全国。


15年前,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百度搜索渠道逐渐成为主要线上营销渠道的开始取代电视广告,成为众多企业主的选择。


5——10年前,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让一批意见领袖涌现出来,成为拥有千万、百万粉丝的KOL,人们会因为信任KOL去买TA推荐的产品。由此,KOL营销开始逐步成为主流流量渠道之一。


而如今,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小IP开始在平台上活跃,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说的KOC。从现在来看,以大量KOC成为主流营销手段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从人群来说,和80后一代不同,现在95、00后的心中普遍不认绝对权威,不再盲目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成功。以95后为代表的未来主要消费群体来说,从小他们接触的信息非常多元,选择也相对丰富,“生存”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更多的是追求个人价值层面的实现。想要吸引年轻一代目标的关注,有多少钱并不代表绝对成功,反而,能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


从平台侧来说,大部分渠道都不再押宝在1——2个少数大IP上,而是把重心放在扶持腰部的中小IP。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都不再给大主播有特别曝光的流量倾斜,反而推出一系列中小IP的流量扶持计划,对于从0——1的个体变现创作者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红利期。


第二,从内容媒介角度,形态丰富多元,更支持个人创作者的表达。


过去,创作者要做公众表达往往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图文、视频,还是直播、音频等渠道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只要你有强烈的表达欲,无论什么样的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媒介渠道。


第三,变现路径和变现产品高效且简单。


而今,每一个新媒体渠道都支持平台内部的变现路径,无论你是想通过流量广告变现,还是自带产品供应链,无论你是卖商家的货,还是自己做产品,各种变现路径都能打通。


当变现路径变得高效,对于想通过IP来变现的个体来说,要做的事情就相对简单多了:聚焦在如何通过优质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主张持续服务好自己的粉丝,就能持续为自己带来变现。


未来5年,是一个即使拥有小几万粉丝,就可以让自己活得很舒服的时代。



而对于个人IP变现,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他们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内容——流量广告变现,比如这个行业里有很多内容创作者或者自媒体大V,典型比如天才小熊猫、顾爷、很多B站上的UP主等。


另一类的商业模式,是内容——流量——相关知识产品/服务变现,典型比如scalers、成甲、战隼老师等,我们也把他们叫做知识IP。


而对于工作5年以上,在领域内积累一定的专业经验的人来说,作一个中小知识IP是未来5——10年最适合个体长期生存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黄有璨的文章《关于个人做知识IP的一些重要建议》里,他提到一个重要原因:


“仅通过内容 —— 流量广告变现的IP们,本质上还是依赖广告主在变现,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除了少数头部大V可以有议价权以外,多数都要看甲方爸爸的脸色。而做一个知识IP,你的用户和客户完全是一群人,你的内容好质量高能获得信任,用户就愿意付费。这也是一种能不断倒逼自己成长和学习的生存方式——你想要提供给用户更多价值,你就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而且你还能帮助其他人成长和变好,从中获得很强的价值感和正反馈。”


而在我看来,身处大厂的职场人做知识IP的ROI( 投资回报率)极高,一般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前期主要依靠时间和精力成本,而在过程中又能收获极大的正反馈。这么一个风险低,一旦成功收益又很大的机会为什么不是最值得投入的呢?


做知识IP是个好机会,但同时,一个能成功变现的知识IP还是有很多硬核问题需要解,其中包括:


1.如何从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符合定位的人设,并且通过差异化标签和最后的变现路径相结合


2. 如何更好形成稳定的内容输入输出循环和习惯,并且让你的用户喜欢你的内容


3.如何能尽快实现一个内容变现的小闭环,并在其中知道内容、流量、变现之间的关系


4.如何通过冷启动,让自己能获得初始的第一批粉丝和用户


5.如何从0——1完成一个变现产品的设计,又如何在跑完0——1过程后,可以持续把规模放大到10或者100倍……


我们经常会说:努力就会有回报,坚持坚持坚持。但在知识IP里有可能是错的。比如,你一开始没想清楚如何变现,那么做着做着,就算你空有一堆粉丝,也无法变现。


未来的时代里,将会要求每个人多少都能懂一点依靠自己能挣钱的能力 —— 流量、内容、变现不再只是公司的商业逻辑,而是个人的事。



要做好知识IP,成为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知识IP,其实不太容易。


这既需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和至少某方面的领域知识( 跑步、健身、营养健康、商业、理财、红酒、旅游、美食……),有需要能够理解内容的流量背后的一些规律(比如针对目标用户什么样的内容会吸引他们,以及各个渠道的内容偏好算法)和各类变现产品形态背后的差异(比如做咨询、做课程、做社群好?C端用户和B端用户的变现是什么 ),同时作为自己的老板,还需要具备决策能力,对数据负责。


从目前来看,多数想做知识IP的人,或多或少都没有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


也因此,当我发现身边的人有这样的困惑,以及我也能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出一些方法论,也能帮助更多的人一起来做好这件事。


无论如何,有件事情,我是特别确信的——


1. 个人变现的巨大价值还未远远被挖掘出来,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于个体变现这件事的认知仍旧是模糊的。我相信,这个状态在未来几年内会得到改变


2.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找到自己独有的价值主张挣到钱,也一定有机会找到一个不怎么内卷的方式把钱给挣了,这既是职场人当前所渴望的,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最后,引用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工作的本质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实现,也是个体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的过程。借由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清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忆菁的岛(ID:woshi——teresa,分享28-35岁泛互联网人群的职业转型和个人成长,作者:倪忆菁(有瞰学社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