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是一名职业画家,2012年从中国移民来到加拿大。回想当时的初衷,他说:“当时在国内,我好像能看到自己30年之后的生活。我可能会一直在高校摸爬滚打,然后去评个职称。这不是我想要的。”

Peng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叔叔和姑姑都是美院老师。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痴迷。


画家Peng,受访者提供

后来,在父母的鼓励和培养下,他考入中央美院学习油画,毕业后留在高校当老师。

“刚开始我很兴奋,我觉得我可以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有自己的独立画室,也做了一些比较大的项目,但是后来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说。于是,他选择换一种生活。

逃离内卷,拒绝内耗,寻找舒适的生活方式

让Peng心灰意冷的不仅有青年教职工之间的内卷,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活动带来的内耗。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不能自由地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

他说,在中国绘画其实是个极其严肃的事情:“比如每年举办的全国画展中,很多画要附上一定的意义。不能去自由表达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是比较压抑的。”

相比之下,他感觉国外画家的状态更放松:“我发现很多外国画家画得比我们好,在于他们不需要背负太多东西,太多责任感。他们的思维很开放,认为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绘画是很好玩的东西,绘画其实是没有标准的。”


受访者提供

对Peng来说,在这种没有标准的状态中作画是件简单又享受的事情。受到同事的启发,他也移民加拿大。

他说:“当时一些亲戚朋友很不解,他们觉得我的工作很好,收入也不错,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到新的国家重新开始。而我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去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Peng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们很开明,在我小时候就鼓励我独立思考。其实他们到现在都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舒适状态。”

临时起意定居小镇,两小时买到湖边木屋

来到加拿大以后的Peng,几周内把在多伦多的生活安顿下来。抱着寻找一种舒适生活状态的想法,他开始慢慢思考,自己到底要想做什么。

Peng说:“其实,第一年并没有干什么事,我去了很多城市旅行,想慢慢地走上正轨,开始新的生活。”


受访者提供

一次偶然出行,驻足安大略湖边喂鸭子时,Peng被金斯顿秀色可餐的风景所吸引,突然之间他萌生了定居于此的想法。于是,他迅速查询了金斯顿的人口、教育水平、生活成本等各个方面,最终决定付诸实践。

巧合的是,金斯顿当地的一名建筑设计师,当时正在出售一座临湖木屋,但挂牌很久都未能售出。一眼就看中的Peng,在两个小时之内就联系房产经纪,买下了这座漂亮的木屋。

Peng回忆说:“所以说我觉得好多事情都是靠运气的。碰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情,好像冥冥之中都是定好的”。

在定居金斯顿后的一段时间里,对Peng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把之前自己熟悉的绘画类型完全放弃也并非易事。

除此之外,语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说:“日常生活中语言并不是什么困难,但如果要深入解释这个作品的含义,就有问题了。”



画家Peng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但很快他就想通了,走以前的老路子,和以前画一样的东西,和以前一样的纠结,就违背了自己出国的本心,“凡事不破不立,必须要有一定的破坏性,才会有创新。”而语言的障碍,也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中慢慢消逝了。

在多元的加拿大,Peng也结交到不少不同文化背景的画家朋友。他们有时会相聚在Peng的画室,开瓶红酒,聊聊天,互相欣赏彼此的画作。

他说:“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家其实很好交流,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反而不好交流,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艺术教育就是要有批判性。而其他艺术家对于作品常常是另一种思考,不是以批判或竞争的眼光去看”。

用油画的方式绘出中国山水

脱胎换骨的Peng放弃了以前的社会题材画,转而开始用油画的方式画自己喜欢的花鸟山水。



画家Peng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Peng说,最近他在金斯顿开办的画展《和光同尘》中,也主要是一些山水和花鸟作品,“实际上我本人特别喜欢中国的人文山水画,花鸟作品也有很深寓意。而此次画展名为《和光同尘》的寓意也在于,要把人看得很卑微,然后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

在Peng的画中,没有人物,但处处是关于人的思考。他说:“鸟的状态就是一种人生状态,比如说我画了一些鸟非常孤独,孔雀站在一个树梢上,其实是保持着人间清醒。一些鹦鹉的头是相对的和背离的,反映的是伴侣状态或竞争关系。”

他补充道,“因此,我的两幅画展海报,一张描述的是世界的未知,另一张是指登临山顶之后才能知晓一切,而人生就像爬山一样在不断探索。”



画家Peng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山水花鸟用水墨画的方式才是正统,画成油画反而不伦不类。但Peng说,他这么做正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认同。

他说:“水墨和油画是两个风格,很多外国人能理解我的中国文化背景,但他们理解不了水墨,所以我就换种语言方式,用油画跟他们沟通。我希望通过一些改变能让彼此找到一些共鸣。”

找到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平衡

在Peng来看,在加拿大的生活并不是精神世界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自己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出售绘画作品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并不够稳定,于是他还通过提供培训和个人投资获取收入。

但对他来说,精神世界的放松要比物质生活来得更加真实,享受生活的恬静也远比追求名利的生活更加宝贵。



画家Peng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他说:“如同绘画,你可以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描述内心的世界,一个是商业目的。很少有人可以同时达到这两种目的。要么生活的世俗会吞噬理想的光芒,要么生活的窘迫不足以支撑理想的根基。但当一端的纷扰变少时,另一端就会丰满很多。比如降低物质上的需求,生活上的琐事会少很多。”

Peng说,自己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足,赚多少钱,有什么样的成就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而加拿大包容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也不会造成太多的内心焦虑。

如今,Peng依旧保持着上午养花、照顾猫猫狗狗和坚持听音乐的习惯。中午之后,他会去湖边的画室工作,也辅导小朋友画画。此外,他也有了更多时间去做有趣的事情,比如饲养动物、打猎、玩船、徒步、钓鱼、滑雪等,每年也会定期出去旅行。

他说:“基本物质满足,点着篝火发发呆,闲云野鹤也挺好。重要的是,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幸福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以一种开放的人生态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