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黄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久前,顺丰被浙江消保委问责,涉嫌巧立名目,收取1块钱的“签收费”。这个一块钱由寄件人出,顺丰的快递员在派件的时候,会确保是本人签收。
乍一看,这个签收费收得非常不合理,快递本来就是要本人签收的。但是随着快件越来越多,很多快递公司包括顺丰,很难做到把东西送到收件人手中,有时候会放在驿站或者丰巢这样的网点。
不好好履行服务,还设置项目来增收,这引来了众怒:“顺丰现在连1块钱都要这么赚吗?”
虽然后来顺丰也出来解释,这个名目主要是提供给寄方的增值服务,用于解决本人签收、授权签收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以前,主要用在珠宝等贵重物品的运输中。
但是这个解释,网友们并不买账。最终,顺丰在官网发布公告,以“取消确认签收费”收场。
这不是顺丰第一次涉嫌乱收费。
2019年,顺丰的丰巢快递柜就涉嫌“诱导消费”。有网友在取快递的时候发现,输入取件码之后,界面上会弹出打赏二维码,打赏键很醒目,跳过键却是灰色的,让不少网友以为必须打赏才能取件。
现在提起顺丰,不再是以前那个一提就人人竖起大拇指的顺丰了,很多消费者是一肚子不满意。
不仅仅是消费者这么认为,明星投资人也纷纷撤离顺丰。当前顺丰的股价,已从高位跌去了差不多一半。
这家最能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为何被市场冷落?
一、顺丰出了什么问题?
顺丰在消费端所遭遇的舆论风波,其实已经更早地在业绩中有所体现。这大概能说明顺丰在过去的时间里,出了一些问题。
根据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顺丰营收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但是,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9.8%。
这7.6亿净利润中,还包含了接近11亿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置物流地产)。如果不算处置物流地产的收入,上半年顺丰净亏损3.4亿元。
这是顺丰上市以来主业第一次出现亏损。在盈利上栽跟头,对于这个曾经最能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可以说是难以想象。
半年报出后,市场反应强烈,顺丰控股断断续续跌到九月初。
顺丰这次栽的跟头,有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是2019年开始快递行业掀起的价格战。
中国的快递行业,一直和电商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2018年之后,随着拼多多、抖音、快手、微店等电商新势力在淘宝、京东的包围下迅速崛起,电商市场激烈的竞争倒逼快递降价,这直接影响了快递企业的利润。
恶性竞争在2020年开始加剧。2020年3月,来自东南亚的极兔速递入局。极兔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一度在义乌8毛钱就能发全国。其他快递公司为了不丢掉快递市场,必须硬着头皮跟进。
快递行业的持续内卷,使得2019年以后快递行业里的企业都不太好过,陷入了增收但不增利的困境。
第二因素,是顺丰下沉去做经济快递。
在快递行业里,快递有“时效件”和“经济件”之分。“时效件”价格比较贵,主要是速度导向的,顺丰在“时效件”领域绝对称霸;“经济件”价格低,只要送到了就行,这是“通达系”快递的主战场。
凭借着在2020年疫情中的先发优势,顺丰从“通达系”手中抢占了不少经济件的份额,带来了业务量的猛增。
按照产品优化升级后新口径统计,并同步追溯去年同期数据,2021 年上半年,顺丰经济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48.90 亿元,同比增长了69.16%。
但不得不提的是,“经济件”相比“时效件”利润更薄,顺丰的经济快递拖累顺丰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6%,跌到今年的10.1%。
第三个因素,是顺丰从去年开始的过度投入。
今年上半年,顺丰的运营成本同比增长37.26%,达到794亿元,达到顺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中报解释,主要是因为业务增长引起成本增加,以及加大产能建设和新业务拓展等投入综合影响所致。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顺丰在基础物流体系建设层面加大了投入,包括丰网、同城急送以及斥巨资建设的鄂州机场。加之过年期间高昂的人力成本支出,导致顺丰入不敷出。
糟糕的业绩,让顺丰的股价持续下滑,从年初最高达到116.5元,到现在的69元左右,已经接近腰斩。
同时,顺丰遭到了基金经理的抛弃。
Wind数据显示,去年年末,有196个基金产品持有顺丰,持仓市值301.78亿元,按照持仓市值来计算,在A股基金重仓股排名中排在15位;然而到了今年6月30日,持有的基金数量减少到了80家,持仓市值减少到111.97亿元,排名也下降到了64位。
资金管理规模巨大的基金,基本都是价值投资者。其减持上市公司股份,除开赎回压力之下的被动操作之外,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个是估值远远偏离历史均值,市场价格过高;另一个就是,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公司内在价值下降。
从这一点来看,顺丰显然被不少基金划入了“减持”名单。
二、不得不做的尝试
不管是进军电商快递,还是加强布局其他方面,都是顺丰不得不做的尝试。
其实这波快递内卷的主要战场,是电商件市场,和顺丰原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过去十年,由“通达系”掀起的价格战风生水起,顺丰曾两度入局低价电商件,但都因为不堪压力而退出。
当时,顺丰对于电商件的判断是:快递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目前国内人工成本5%以上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一味靠着降低收单价格来带动发展,并不是一个长远的决策。
但也因此,顺丰错过了整个电商爆发期,其在电商件方面的占比,要远远低于通达系快递。
此次顺丰不得不下场开卷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顺丰的主力产品“时效件”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再不出手,顺丰的营收可能就保不住了。
其实早在2019年,顺丰国内时效产品的营收增速,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下滑,只有5.93%。
2020年是顺丰的业绩爆发年,时效产品增长近17.41%,但这包含疫情的特殊因素。疫情爆发后,其他快递公司因为禁运、人员返岗等问题导致站点倒闭,但顺丰一直在运营。
所以,回归正常之后,顺丰的问题也回来了。2021年上半年,顺丰营收中,时效快递增速又回到了6.5%。
顺丰时效件增长乏力,其实很好理解。在以前,只有顺丰快递和其他快递之分,顺丰是最快和最安全的。
但就目前来说,一方面,同样定位高端的京东快递快速崛起;另外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的马太效应形成,头部快递公司送件的速度越来越快,与顺丰的差距在变小。
打个比方,一样物品从上海寄到北京,在以前,寄快件的人可能没那么多,顺丰的时效件思路就是,不管卡车能不能装满,都必须发车,以保证时效。但是,“通达系”的快递并非如此,它们可能需要等个几天,等卡车装满再发车,以保证成本优势。
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业务量大增,加上大数据带来的效率优化,“通达系”的卡车可能一天就能装满很多辆,时效问题也就解决了。
所以,顺丰的时效优势在逐渐淡去。
另外,今年上半年,电子发票的推行,也给时效快递补上了一刀。
在顺丰的营收构成中,时效件占比重极大,而时效件中发票类、合同类、档案类快递占比不少。随着发票电子化、档案电子化的逐渐普及,传统需要邮寄的纸质时效件数量锐减,这也使得时效快递的一块重要蛋糕大幅缩水。
可能在更早的时候,顺丰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迟早会来到。
从2011年开始,顺丰就开始寻找新的成长模式,进行商业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顺丰尝试过做电商。2012年5月,“顺丰优选”正式上线,依托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社区门店,为用户提供日常所需的全球美食。
经历了3年的探索,2015年5月,顺丰嘿客商城正式推出。后来,二者的线上业务进行了合并,嘿店的所有商品都将在顺丰优选上销售,顺丰优选也凭借嘿客的资源向生鲜之外的众多品类进行拓展,例如3C、百货。
但对于跨界经营,顺丰在很多方面都缺乏专业度和经验。嘿店产品品类比较少,多为价格比较高昂的进口产品,不接地气,选址地点也有问题。
2016年,顺丰线下店嘿客业绩惨淡,以巨亏16亿的结局退出市场。
折戟电商之后,顺丰才算是真正走上了现在正道,更多地在自己熟悉领域的上下游开疆辟壤。先是在自己的原有时效产品、冷运业务上继续发力;而后,在2015年正式推出重货运输产品;2017年,开拓经济快递以及同城配等业务。
除自有业务之外,顺丰还把目光瞄准供应链。从2018年开始,先与美国夏晖联合成立新夏晖,后来又与德国邮政敦豪达成战略协议,收购敦豪供应链。
到目前为止,顺丰已经不再单纯是一家快递公司,而是一家可以提供各种多元化服务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其非快递业务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到近31%。
但不得不说,这种多元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更不是一两年就可以看到结果的。无奈之下,在新业务发力之前,顺丰不得不下场“开卷”,牺牲一定的利润,来换取市场和营收。
三、顺丰还有多少时间?
和顺丰2018年因为战略调整导致净利润下滑一样,此次顺丰的亏损,同样可以理解为战略调整和远景布局带来的结果。
在老业务方面,鄂州机场投产后,将有助于扩大时效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目前因航线不足被迫走陆运的存量快件的时效。
在新业务方面,大家则更关心,新投入能不能给顺丰带来新的增长?
目前的顺丰,除了时效件之外,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块是经济件、快运(重货运输)业务,分别占比17%和13%。但这两块业务目前都还是亏损状态,它们在未来盈利与否,将决定着顺丰接下来的日子好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顺丰的经济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48.90亿元,同比增长69%,订单量增长107%。
根据中报显示,顺丰在经济快递领域实行双品牌策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其中,电商标快/特惠专配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采用直营模式。此外,顺丰在2020年成立的丰网,为独立品牌,采取的是加盟模式,面对下沉市场。
从战略上来说,顺丰的思路没毛病,通过对产品进行分层,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要想活得更好,不仅仅要巩固自身原有产品,还要从“通达系”快递手中抢订单。
目前,丰网仍然亏损。顺丰控股在回答机构调研问题时表示,丰网下半年经营策略的第一优先级是严控亏损幅度,加大加盟商自派比例,降低派件成本。
8月末,“通达系”快递宣布,自9月1日起上调派费0.1元/票,这标志着快递行业的回暖,顺丰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
除快递业务之外,目前顺丰最大的业务板块是快运。顺丰的快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115亿元;同时,亏损总额为5.08亿元。
但是,中国零担物流市场市场规模很大。零担快运主要是指货主需要运送的货不足一车时,产生的零星货物交运。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2020年中国公路运输的整体市场规模从3.81万亿增长到4.75万亿,其中零担物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14万亿增长到2020年的1.6万亿,预计到2025年会达到两万亿。
顺丰目前在零担快运板块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连续两年零担收入排名第一,2020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零担货量在网络型快运企业中排名第一,零担货量增速在日均货量万吨以上的头部玩家中排名第一。
顺丰在快运板块还处于投资期。目前,顺丰的快运已经有13个自动化中转场地,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操作设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顺丰在回答投资机构问题时还表示,公司仍然在不断夯实在这方面的能力,包括保证大件时效绝对领先,延伸送装方面的服务,拓展业务新场景等。
对于亏损,王卫曾经表示,公司在数据化管理上还是不够,在整个规划上还有提升空间。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顺丰的战略问题不大,新业务探索也是必要的。但是,新业务释放盈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虎视眈眈,正在试图抢夺顺丰嘴里的肥肉。
留给顺丰的时间,还有多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