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原文标题:《为什么异乡人融入广州深圳更容易?因为南粤文化的包容性》,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广东人有趣吗?我最早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大学时代。


我的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山东人,我在青岛长大,初中时回广东生活。这种背景和经历使我对文化碰撞更为敏感,也有了更多比较的空间。


初入大学时,难免被社团的招聘广告所包围。在那个电脑仍未普及、网络还很新鲜的时代,社团招聘广告的水准有着极强的地域性。有些招聘广告四平八稳,看着就像官员开会打官腔,有些招聘广告走煽情路线,慷慨激昂却嫌假大空。一打听,经手者和社团主脑多半来自其他省份。也有些招聘广告极具创意,鬼马好玩,甚至让不打算参加这些社团的我专门跑去结识设计者,而这些设计者清一色来自珠三角地区。


这并非偶然。后来发现,但凡需要创意的场合,最出彩的同学多半来自珠三角。直至网络普及,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奥妙在哪里?在香港电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观众就能收到香港电视台信号,从日本卡通到香港剧集,从美剧到日剧,从新闻节目到创意广告,全部“与国际接轨”。香港电视广告和那些脱口秀式的新闻节目,正是许多珠三角广告从业者的启蒙。


别小看这电视信号,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它意味着认知和思维的巨大差异。


如今开车时偶尔听电台,也能听出差别。普通话主持的字正腔圆,让你可以想到电波那一头的正襟危坐,而粤语主持人往往更放得开,笑话多、俚语多,还有许多广东人才能懂的梗。就像港剧一样,内地港剧迷挂在嘴边的无非那几十套引进版经典剧集,还是普通话配音。而大多数港剧,他们甚至从未听说过,其中又有大量剧集或台词根本无法直译成普通话,否则就会味道全失。


这种隔膜并非只因语言,也因为文化差异。说白了,有些趣味只有广东人自己才知道。


所以,有人认为广东人无趣,其实只是因为低调而导致的误解。我有一个供职于南粤媒体的朋友,曾做过一个类似精英生活的系列,以富人为采访对象,谈其生活方式。结果邀约的本土富人没有一个愿意出镜,肯出镜的全部来自外省。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这种广东式低调显然让人无可奈何,但如果就此认为广东富人乃至广东人无趣,多少有些苛责。


就像有钱不是为了显摆给别人看一样,一个人有趣与否,关键看能否取悦自己


前两年有个帖子,主题是“跟广东人出去旅行,你安心做个废人就好”。虽然仅谈旅行领域,但却可见广东人的有趣。


不完全数据显示,广东驴友最不爱穷游,乍看起来不如那些“说走就走”“一路搭车去西藏洗涤心灵”的人那般有趣。可是,将“安全”“舒服”置于金钱之上,以求更好的旅行体验,本身就是“会玩”的表现。


据说什么都吃的广东人,在旅行时也是最敢于尝试当地特色菜品的群体。相比那些背着方便面甚至电饭煲出国旅行,动不动就在国外找中餐厅的人,谁又更有趣呢?


新广东人总在老广的包容中被同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感召之下,无数人涌入广东,成为“新广东人”。时至今日,珠三角大多数城市的人口结构都出现了巨大变化,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毫不稀奇,而在户籍人口中,“新广东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走在小区里,普通话甚至成为主流。


原本就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广东,在这个人口迁移大潮之下自然也有改变,变得更为包容和多元。但反过来,南粤文化的独特气质,还有多年来的先进性,都具有强大的魅力,使得新广东人被同化。相比其他新移民众多的区域,广州深圳乃至珠三角,是相对更容易让人不会有“异乡感”的地方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饮食。许多无辣不欢的重口味爱好者,在广东呆了几年后,口味日渐清淡。有人说这是气候原因,其实绝非关键因素。粤菜强调原汁原味的烹调方法,看似寡淡,实则趣味无穷,绝非一堆调料可及。另外,在健康风潮引领之下,粤菜的魅力指数也大增。


比饮食更为深入人心的是广东的“规范”与“自由”。这两个词乍看有点矛盾,但却相辅相成,恰是南粤魅力所在。


规范是指相对高效的政府效率,相对普遍的契约精神。有朋友曾回家乡做生意,没两年就重返广东。一来是因为无法适应家乡政府的低效率和官僚意识,相比之下,广东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识更强。二来则是因为家乡人看似淳朴,也爱拍胸脯称兄道弟,可做起生意来,又往往缺乏契约意识。即使在生活中,规则也无处不在,比如排队意识,即使比不上日本和香港,广东起码也是国内最好的。


自由则来自于人际关系的恰到好处。中国的人际关系,最大问题在于界限不清。北方人聊天,常常会问“你一个月挣多少”“你住哪儿”,在广东可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种动不动就查户口一般的交往方式,在广东相对少见。有人曾说广东人和上海人冷漠,其实这只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修养,对个体隐私的尊重,恰恰是文明社会的表现。至于是否冷漠,看看每年广东人在慈善领域掏了多少钱,每逢大灾大难时有多热心,自然会明白。


就像前两天在《广东没文化?广东人很迷信?你都错了》一文中所写的那样:自由还来自于广东人特有的务实以及不爱攀比的心态。有朋友毕业后来到广东工作,收入不低,可第一年回家过年,光发压岁钱就花光了年终奖。如此往复三年,他终于决定不再回老家过年,并对广东人的红包文化推崇备至。一个小小的利是封,往里装多少都看自己意愿,喜气却可均沾,开心而无压力。


小小利是封,其实就是广东精神的最好呈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