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财政部连番出场,政客媒体疯狂造势,不惜撕破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要将IMF现任总裁、毕业于保加利亚卡尔·马克思学院的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逼下台。
此事性质之恶劣,影响之大,被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形容为“IMF政变”。
这背后,是人民币国际化才刚刚起步,美国阻击的火力就已经拉到满格。
1
9月16日,世界银行旗下道德委员会公布了一份由美国第二大顶级律所出具的“独立调查”,指控前世界银行高管、如今的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向属下施加“不当压力”,以提高中国在《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
这份调查报告说,当时世界银行正有求于中国进行大幅增资,时任世行高管的格奥尔基耶娃向员工施压,要求他们“对中国的数据点进行具体调整”来提升其排名。
同时被卷入的还有当时的世界银行行长,韩裔美国人金墉。
调查报告认为,与初稿相比,中国在2017年10月发布的《2018 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在数据方法变更后,在190个国家中,居然整整升了 7 位至第 78 位。
划重点,78位......
乍一听,似乎是格奥尔基耶娃拿了中国的好处,中国也得到了珍贵的回报,俨然一次典型的“权力寻租腐败”。
随即,世界银行宣布开启调查,要严查违规行为。作为IMF和世界银行的主要股东,美国财政部马上表示正在考虑罢免格奥尔基耶娃,财政部长耶伦也干脆拒绝了与格奥尔基耶娃的会面。
一时间,美国上下统一口径,政客、媒体声讨格奥尔基耶娃,要求她下台的声浪不断高涨。
这位曾经接受系统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教育、竞选过联合国秘书长的保加利亚人陷入了足以毁掉她一辈子的危机。
然而,从报告本身到舆论发酵,一系列事变本身就疑点重重。
首先,这份报告里说的是,与初稿相比,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了7位,实际上与2017年的排名相比,中国名次并没有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是先有人想降低中国的排名,格奥尔基耶娃最多只是让中国排名保持原位。
仔细看看这个表,连打内战的乌克兰,营商环境都比中国高两位,就算中国位置下滑七位,让巴拿马、肯尼亚、博兹瓦纳、南非、卡塔尔、马耳他、赞比亚排到前头去,又能如何呢?
就这,还敢拿来与中国做利益交换?!谁稀罕啊??
一句话,排名本身就很扯淡,而污蔑中国在排名上做手脚更是扯淡上的扯淡。
美国用这种明目张胆扯淡的分析,给一个国际组织最高领导人泼污水,还形成了一边倒的批判局面,自然有人看不惯。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一向对美元体系不满的斯蒂格利茨就公开发文为格奥尔基耶娃站台。
在文中,斯蒂格利茨一边嘲讽所谓的营商环境排名,一边现身说法解释真相:
“这件事情唯一一个积极影响估计就是这个排名的终结。25年前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很扯淡,几个模糊的数字就能大幅改变排名......数据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格奥尔基耶娃必须敦促手下人确保数据尽可能准确,我当年偶尔也必须这么做。”
斯蒂格利茨还直接揭露了“独立调查报告”最双标的地方——在没有证据的地方捕风捉影,面对实锤却装聋作哑。
中国在2018年的排名仅仅是保持不下滑7位,就说IMF总裁与中国搞秘密交易,然而2019年沙特排名提高30位,却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谁参与了这个变化。
实际上,前特朗普大选经济顾问、现任世界银行行长大卫·马尔帕斯才是始作俑者。
60多岁的马尔帕斯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在美国各个政府、公司、社会机构折腾大半生连个议员也没混上,一路高喊“为什么我们的经济需要特朗普”加入懂王的竞选团队,拍上正确的马屁,进而一路高升到财政部副部长,再进一步加入经济学大牛云集的世界银行。
此后,他不但在2018年的排名初稿中毫不掩饰地修改原有计算方法降低中国排名,结果被格奥尔基耶娃发现修正,还在当上行长后,跑到沙特营销自己改革后的《营商环境报告》,才有了后来沙特在《2020 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攀升 30 位至第 62 位。
而就在马尔帕斯访问沙特的时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特王储下令谋杀肢解卡舒吉一案,如此恶劣,却没见半点对营商环境排名的影响。
2019年初,屡次得罪特朗普的韩裔前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突然提前卸任,马尔帕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全票通过,成为新任行长。
这份所谓独立调查报告里,特地强调沙特排名没发现干涉证据,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暴露了隐藏在背后的马尔帕斯。
更可笑的是,沙特排名上升的可疑情况在维基百科中一起被扣在了格奥尔基耶娃头上,明明时间都对不上,完全误导了没有细看完整报道的吃瓜群众。
在报告出来后,一个关键证人,格奥尔基耶娃的下属德瓦拉扬就表示“我花了几个小时向世界银行的律师讲述我的故事,结果他们采纳了我告诉他们的一半”。
一个本身就扯淡的排名,一份满是影射与偏见的14页调查报告,通过颠倒黑白、浑水摸鱼、举起大喇叭造谣,居然就能被白宫装模作样地接受,进而逼一个国际组织现任领导人下台。
现实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中透着一丝黑色幽默。
这背后,是看似依旧稳固的美元霸权体系,实则已经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歇斯底里的境地。
2
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又是世界银行,很多人想必都糊涂了。
这不奇怪,因为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本来就是连体婴儿,职能作用类似,连创立两者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都说,自己被两个机构的名字搞糊涂了。
IMF与世界银行都是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为的是欧美国家重新建构二战后的世界经济金融秩序。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
IMF通过特别提款权(SDR)帮助各国处理债务问题,维持货币与美元黄金汇率稳定,世界银行则向各个国家筹钱,然后对一些国家进行贷款援助。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负责帮助欧洲国家维持美元中心货币体系,一个负责协助美国支援各国重建(如马歇尔计划),各取所需、各有侧重。
所以,IMF的总裁由欧洲人担任,世行行长则必须是美国人,总部地址都设在华盛顿,就在同一条街上。
因此,两大机构人员相互任职就司空见惯了。
这次被美国“狙击”的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从1993年开始就长期在世界银行任职,主要负责俄罗斯业务,还担任过一阵世行临时行长,最后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支持下,以66岁的年龄突破了IMF总裁年龄65岁的限制,出任IMF总裁。
总之,IMF与世界银行就是以美元为中心,供欧美国家进行利益交换的两支工具。
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不再维持稳定汇率,全球经济周期性动荡,IMF的职能就演化为收拾危机烂摊子,世界银行则从援助欧洲国家重建,逐渐变成向发展中国家贷款扶贫。
从一开始,两大机构就陷入了学者与政客、经济与政治、美国与欧洲的多重博弈。
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美国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下愈演愈烈,全球发展中国家扶贫成绩去掉中国后基本就是零蛋,两大机构备受争议和批评。
与此同时,中国对这两大美元体系支柱机构的影响与日俱增。
2008年2月,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第一人。这背后是中国手握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从受世行援助的国家,翻身成为了世行的援助国。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对两大机构拨款越来越吝啬,而中国资金实力雄厚,在世界银行的权重也不断增加,中国经济与人民币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要。
2018年4月,在时任行长金墉以及格奥尔基耶娃主导下,世界银行通过了一项130亿美元的增资计划,中国在世行主要基金的投票权上升5.7%,逼近日本的6.8%,排在第三位。
美国则是15.9%。
由于世行规定,决议要85%的投票权同意才能通过,等于说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未来如果中国份额再往上提升,而美国国会还是不愿意拨款,很可能就要威胁美国的一票否决权了。
不久之后,担任了七年世行行长的金墉就被美国提前三年逼下台了,这件事也成为了今天格奥尔基耶娃被逼宫、算旧账的前站。
有意思的是,金墉在卸任讲话里,还感谢特朗普政府配合,才完成了130亿美元的增资,幽了懂王一大默。
为什么三年前世界银行会增加中国的股权呢?实际上,比起那份扯淡的排名,亚投行才是关键。
如果世界银行一直拒绝中国增资,自己的对外援助会受到影响,而中国的资金仍会通过亚投行对更多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援助,等于抢了世行饭碗,其国际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
这就叫经济规律!
试问,中国有必要为一个本来就扯淡的排名卷入增资内幕交易么?降就降了,就算格奥尔基耶娃不为中国说句公道话,就算世界银行把中国排名垫底,中国经济该怎样还是怎样,信用崩溃的反倒是世行自己。
中国当然不怕一个小小的排名变化,倒是美国越来越在意中国在一切指标上的排名。
GDP排名如此,奥运会金牌排名如此,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也是如此,而最重要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
在格奥尔基耶娃被美国围攻的前一个月,其领导的IMF刚刚通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规模为6500亿美元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SDR)普遍分配方案,为疫情之下的世界各国提供外汇储备支持。
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方便各国在外汇储备不足的时候兑换所需外汇。简单理解,就是几个有钱的大佬出份子钱给小弟们过难关用,防止小弟们被美元一家独大抽血太惨,算是一种对美元中心货币体系的补充。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随后比例不断增加,如今位列美元、欧元之后。
本次具体规模之大,相当于前五次历史总和的三倍,划时代了。
由于人民币在一份特别中占了10.92%的份额,所以此次方案等于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一次性增加了价值650亿美元——约4000多亿的人民币,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存在感。
XDR:特别提款权的计量单位
要知道中国花了这么多年和39个国家签到货币互换也才3.47万亿人民币,还是一对一的,而这这一次就4000亿亿基本可以供任何国家使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可见一斑。
同样,美国如果要维持41.73%的特别提款权比例,则要掏出2600亿美元,对如今债台高筑,两党为预算打得头破血流的美国而言,无疑是忍着痛割肉送人。
更难受的是,如果美国不愿意出钱,就得把比例让出去,让给谁呢?谁有钱就必须让给谁。中国有钱,即便几千亿人民币投放国际储备,人民币汇率依旧坚挺,在SDR比例自然提升。
这对美国才是要命的事情。
而且随着资金盘子规模越来越大,原本只是为弥补美元不足的SDR的地位则会越来越重要,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货币,比如叙利亚里拉,维持币值稳定的压舱石,而不再过度依赖美元外汇储备。
在人民币加入后,长远来看,SDR将会从补充角色,变成人民币国际化的间接跳板,进而直接威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所以,不管SDR对于发展中国家走出疫情危机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债台高筑的美国也已经无法忍受SDR规模的扩张了,主导这一史上最大分配方案的格奥尔基耶娃自然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连续在世界银行、IMF这两个美国眼皮子底下的机构让美国尴尬,给中国创造机会,这样的人物自然让美国欲除之而后快。
但也足见这位格奥尔基耶娃的确行得正坐得端,不然在华盛顿工作三十年,天天被CIA、FBI以及无数狗仔记者盯着,居然一点私人丑闻都没弄出来,要不连家人都要搭进去。
别以为美国干不出来这事。用这种近乎赤裸的脏手段要挟这个级别的人物,使其不敢忤逆美国利益,格奥尔基耶娃的遭遇其实并不新奇,别说你个小小的IMF总裁,联合国秘书长照样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3
2001年6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成功获得连任,成为第一个连任两届的联合国秘书长。
冷战时期,美苏不停地往联合国机构塞入自己人,导致人事臃肿、运行迟缓,贪污浪费严重。苏联解体后,美国在联合国一家独大,动辄拖欠过半的会费,本就混乱的联合国运作彻底被架空。
1996年,声望跌到谷底的联合国迎来了安南。
在第一个任期,安南主要对联合国的人事机构安排进行改革,削减经费、精简机构。虽然安南也受到美国处处掣肘,好歹没有动摇美国核心利益,反而帮其清除了在联合国的苏联残留,所以安南与美国关系还不错,声望也不断提高,才有了靠安南个人声望不断周旋各方达成的“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
安南,几乎成了当时联合国的代名词。
到了第二个任期最后三年,安南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除了对内整顿联合国机构,还要改革秘书长权力和安理会职权,重点是响应世界各国呼声,扭转美国单边主义对联合国基础的恶劣影响。
对此,美国小布什政府一边继续用拖欠联合国会费要挟安南,另一手却是直接将安南拖入了涉及亲信甚至家人丑闻中。
2004年6月,安南下属被英国媒体爆料指控性骚扰,经过调查,安南宣布没有实质性证据,但下属还是选择辞职,以缓解安南的压力。
到了同年11月,英国《泰晤士报》又发文,说安南的儿子科乔在受雇于一家瑞士公司时曾帮助该公司获得“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的合同,并在离开该公司后的四年间仍然按月从该公司领取高额薪水。
这个薪水有多高呢?高达每个月2300美元!几乎是美国清洁工的收入,竟然赶上瑞士低保水平了,果然高薪了。
即便是这所谓的高额薪水,实际上也是瑞士这家公司给安南儿子的竞业协议补偿,跟安南更是一分钱关系也没有。这点收入比起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大量中饱私囊的西方和阿拉伯公司可谓“十万牛之一毛”。
针对安南儿子的调查搞了近一年之后,《泰晤士报》对科乔·安南道歉赔钱了之,可是同时期安南任期最后几年的声誉彻底被抹黑。
期间,美国任命了那个疯子一般的鹰派好战狂、反华分子博尔顿出任驻联合国代表,意在挟持联合国改革,安南的放手改革计划也遭遇更大阻力,改革措施大打折扣。
博尔顿、小布什、赖斯
比如,安南搞“千年发展计划”,划定发达国家对外援助金额要占其GDP的0.7%的目标,美国则要求统统删除,最后只保留了“千年发展计划”的口号,却不提援助指标。
安南提出:a、一个国家可以针对迫在眉睫的威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不用联合国批准,b、对潜在的威胁的“先发制人”决定权在安理会。美国强烈反对任何不利于单边主义的决定,所以只通过了a,把经彻底唱歪。
在人权问题上,安南希望把人权事务列为联合国主要工作,但认为主导权要在联合国,美国则要求委员会设立门槛,将部分国家排除在外,区别对待。争论的结果,联合国没能建立实质性有效的人权机构,也无法限制美国操控人权话题。
总之,对霸权而言,有利于我独断专行的就通过,否则就横加阻挡。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通过抹黑攻击安南个人,美国达成了阻碍联合国改革的实际效果,安南卸任后,联合国深化改革无疾而终。
为什么美国能够屡屡拿国际组织领导人开刀,这是因为联合国、IMF与世界银行等等国际机构总部都在美国,在美国《海外反腐败法》中都算政府机构,而且人员物资主要结算资金都是美元,甚至大部分员工都是美国人,都逃不过“长臂管辖”。
所以即便地位之高如安南、格奥尔基耶娃,不想被美国挟持,也只能靠专业水平以及“身正不怕影子斜”个人道德来硬抗,不下台也要脱层皮。
在扳倒安南十五年之后,眼见自己一手扶持的世界银行、IMF反可能成为压垮美元的最后几根稻草,美国自然更加豁出去了,哪怕没有实锤,只要搅乱浑水,脸皮够厚手够黑,也足以挟持当事人不再敢忤逆美国的意愿。
上一个不听话的世行行长金墉已经辞职还要抹黑踩上一脚,还在任上的IMF总裁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作为第一个来自新兴国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女性总裁,格奥尔基耶娃遭遇美国围攻,表面上看孤立无援,保加利亚无能为力,连支持她的法国马克龙也自身难保。
但中国与人民币的崛起已成为定局,任何人,只要具备专业素养,即便不在情感上倾向于中国,也不可不正视这一无法阻挡的现实。
类似的道理,无论美国如何阻挠联合国改革,放纵单边主义,也无法改变日渐被孤立的现实,甚至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问题上出现184:2的空前局面。
所以哪怕格奥尔基耶娃重蹈安南的命运,只要IMF和世界银行还想要遵循经济规律,还想继续发挥经济作用,而不是完全屈服于美国政治淫威,就必然与美国这帮贪得无厌的利益集团相冲突。
这一个个国际机构,本就是美国亲自建立的霸权根基,无论美国在如何上演一幕幕抹黑、逼宫、斩首的戏码,最终不过是自毁长城,一次次践行“不破不立”的至理名言。
亚投行、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上合组织……不怕你乱来,中国已经表明态度愿意成为现有全球国际合作框架的支持者,但对面如果执意要砸碎,我们也不拦着,推到重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