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刀划破我的胳膊,再一次体验到那种疼痛时,我才感觉到自己活着。”

“我不是想死,我就是很烦,看到血流出来,仿佛心里没有那么烦躁了。”

“我很孤独,没有人可以倾诉,我只能压抑着压抑着,直到爆发,然后就让这种“流血事件”让我好受一点、缓解一点。”

“只有在这样自伤的时候,才能获得一种少有的掌控感。”

……

在精神心理科的诊室,医生见到了越来越多伤害自己身体的孩子。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在没有自杀企图的情况下,直接而刻意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以反复性、蓄意性、间断性为特点,以用利器划伤四肢、用双手砸玻璃等、用火烧伤自己的皮肤、组织、毛发等为主要表现。这种行为高发于青少年人群中,虽然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不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最后很可能发展为自杀行为或者造成意外死亡。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让人触目惊心,有研究报道美国为17. 2%,我国检出率为 11%—23%,也就是说在我国每10个中学生里,就有约2—3人有过自伤行为。

为什么孩子们要伤害自己?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闻芳从个体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原因。

1、个体因素:早期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 NSSI。非自杀性自伤者面临负性事件缺乏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他们的情绪调节特点为高情绪强度、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调节困难。

2、环境因素:童年期性虐待和躯体虐待、童年期忽视和成年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着显着的相关。自伤是家庭或环境功能失调的结果,极端的父母教养方式导致个体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时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如自伤)来回避;不良生活事件越多,非自杀性自伤的严重程度越重;不良同伴的关系,会导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互相影响,相互模仿。

3、神经生物学因素:与自伤有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有内源性阿片肽、多巴胺、5-羟色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

如果遇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

1、对孩子反常的情绪和行为有所觉察:情绪状态会导致孩子自伤行为,父母要关注孩子最近是否有情绪低落,有没有重要的人际关系改变(搬家、转学等)。大部分青少年实施自伤行为后,都会把自伤的痕迹隐藏起来,孩子的一些反常行为,比如:孩子手机里的外卖软件里刀片、消毒液等购买记录;夏天也总是穿着长袖衣服等等,父母要特别注意。

2、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父母和老师可以直接询问:大部分孩子在父母询问后都愿意展示伤口。他们的伤口可能很吓人,但父母不要表现出过度紧张。我们可以帮孩子清理包扎,试探性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多倾听,少评价。如果孩子拒绝呈现伤口,不愿意让人看到,父母则要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即不希望看到孩子再伤害自己的态度,同时,要及时向专业精神心理门诊求助。

3、有效地倾听和理解非自杀性自伤的孩子:不评论、不争执、不给意见、不要催促或打断他们,支持他们表达。孩子的自伤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求助,这时,我们就需要好好想一想: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想用自伤来表达些什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自伤来解决问题?之后,在他们想要交流的时候与他们一起谈论和面对这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让孩子明白,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在。我们对他/她很在乎,也不希望他/她再伤害自己。

4、专业的精神心理门诊就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一系列的精神疾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功能,并显着增加自杀的发生。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后,一定要就诊专业的精神心理门诊,鉴别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的共患病,明确诊断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

对于单纯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来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对于该疾病行之有效,其中适用于青少年的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都是不错的选择。还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的心理治疗是有一定的设置的,一般是每周一次,一次50分钟左右,持续12—15次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