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订单大量回流中国,但全球运力供需失衡、港口拥堵、集装箱分布不均等问题却令海运价格一涨再涨。


宁波舟山港是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最大的货柜航运公司赫伯罗特股份公司(Hapag-Lloyd)日前表示,航运业瓶颈问题今年第三季度有所恶化。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森(Rolf Habben Jansen)9月30日在有关行业状况的新闻会上预测,"市场恢复并达到正常条件仍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他说,8月的货柜使用比去年同期增加20%,瓶颈问题已经延续到9月,下半年可能仍面临运输延迟、港口拥堵以及高额的航运费用等问题:"预计到2022年中国春节前,不会恢复正常。"

港口停摆及拥堵

数月来,由于北美等市场购买力急剧提升,货运轮船运能吃紧以及因疫情造成卸货放缓等原因,全球轮船运输延时严重。

今年五、六月,中国因防疫关闭深圳盐田港。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盐田港处于半停摆状态,港口一度发生严重拥堵,直到6月24日才全面恢复整体操作。来自德国经济界的消息称,盐田港当时关闭对全球供应链和物流造成的影响甚至大于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事件。

8月,中国第二大港口宁波也因防疫一度停摆,不仅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也令全球投资者担忧航运业噩梦重现,对本已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贸易造成更大的破坏。

在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拥堵现象也十分严重。8月中旬,有37艘大型集装箱船停泊在美国西海岸的两个主要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8月26日,两个港口均创下最高拥堵纪录。



洛杉矶港

据德迅集团海运平台seaexplorer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27日,全球有超过355艘船舶停泊在港口外。

集装箱滞留,流动速度减慢

全球有超过80%的贸易产品通过海洋运输。新冠大流行在世界各地爆发后,首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国率先恢复生产,巩固了作为全球商品供应基地的世界工厂地位,并扩大出口。全球制造业订单大量回流中国,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3.7%,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然而,中美、中欧等航线货运量加大却遭遇因劳动力短缺及疫情防控,各大港口装卸效率大幅下降,集装箱货柜周转放慢的瓶颈。

此外,集装箱货柜瓶颈还要归因于贸易不平衡。纽约时报3月曾报道,"在疫情暴发初期将数百万口罩运往非洲和南美国家的集装箱,现在仍空在那里,无人将其收回,因为海运公司已把它们的货船集中到将北美和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的最紧俏的航线上"。该报还写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港口堆满了空集装箱;印度加尔各答港的集装箱稀缺......由于找不到集装箱,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大米出口商正在放弃一部分向北美的大米出口。"

界面新闻今年6月也报道,"相关数据显示,在英国菲利克斯托港,集装箱已经从港口蔓延至周边的郊区;美国加州有1万到1.5万个集装箱被滞留;澳大利亚各港口的空集装箱数量则超过5万个;新西兰港口也堆积了6000个集装箱。国际上重要港口空箱的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全球的集装箱产能几乎都聚集在中国,英国国际航运咨询机构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前三大集装箱制造商的产量占全球集装箱总产量的82%。德鲁里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原则上,我们现在的集装箱足够多,全球贸易需求完全可以满足。问题出在集装箱的位置不对,以及港口拥堵导致的集装箱流动速度减慢这两件事上。"

运费大涨

由于集装箱在许多地方一箱难求,那里的出口商往往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运费。德鲁里(Drewry)评估的"世界集装箱指数"显示,每40英尺集装箱在2020年1月初的租用价格接近2000美元,而到今年9月9日,这一价格已超过1万美元,涨幅近5倍。

德国货柜航运巨头赫伯罗特公司称,为解决供不应求问题,该公司上个月再度订购7.5万个20尺标准货柜,预计在第四季度交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森预测,在中国的春节过后,海运瓶颈有可能出现好转,因为有迹象显示,目前强劲的需求,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需求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