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艺术家黄几与女友定居在杭州,平时,他在中国美院书法系攻读博士,每逢假期,他会独自来到浙北腹地,住进一片废墟下的农舍里,进行封闭性创作。





山中房子的装修近乎毛坯,裸露的垒石墙和电线,原始的灶台、横七竖八的楼梯。

二楼的卫生间缺少一个门,村里的大爷来帮忙,用小榔头砸出一个洞。

空间里的一切仿佛都没有完工,但却又非常完美。



这个看起来普通的小山村位于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祖居地。

在山里,黄几拥有充分的自由,生活回归朴素,灵感却日常喷涌,想做什么创作,都能“任性”一把。



黄几作品


女友并不介意与他定期分居,这对情侣异地沟通的方式浪漫得令人意想不到:她发来读诗的录音,他写下书法,逐渐累积到200首诗词。



9月初秋,一条来到陈溪乡,探访这位书法博士的山中日常。





每天清晨5点左右,黄几都会准时醒来。隔壁的公鸡打鸣,对门的羊群合唱,或是起早的邻居聊天,这些都是标准的“山居闹铃”。

打开音响,泡一壶茶,用邻居打的新鲜栗子熬粥,炖个鸡蛋羹,黄几习惯了就地取材,简单快速地喂饱自己。



山顶的竹林、河滩边的沙地,整片山野都是黄几的工作台。黄几相当勤奋,他觉得,住到山里不是为了隐居、逃避世俗的烦恼,而是要更高效地创作。



拍摄时,黄几调侃起90后的身体状况,长期高强度的创作和读博的压力,让刚过30的他也不得不“服老”。

来到山间居住,可以早起早睡,对在城市常常熬夜的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疗愈。



2012年,黄几的本科毕业作品《蜉蝣》,展出第一天就被买家收藏,售价2万。虽然舍不得,但为了还清助学贷款欠的2万4千元,他还是卖了。

买家把钱打到了黄几的银行卡,因为从没见过2万元,黄几还特地去银行把钱取了出来,拍了一张照片。



蜉蝣之一,纸本水墨 ,2012


在广州美院念完国画本科和研究生后,经历了短暂的北漂,黄几最终离开生活了30年的珠三角,来到一心向往的学府,攻读中国美院书法系博士,师从王冬龄教授。

很多人不以为然,问他,艺术家读博有什么用?在黄几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研究性的工作能够让自己保持清醒,也能从事自己喜爱的教育工作。

黄几最知名的作品是《格竹》系列,当时他想要颠覆传统的竹谱,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审视竹子。在市场上看到富贵竹和转运竹后,开始追问弯弯绕绕的竹子是怎么形成的。



翻阅了一些农业养殖的书,又跑去了广东一个工厂,才终于揭秘:原来转运竹(弯)和富贵竹(直)是同一个品类,在养植过程中,人们用2种方式去改变竹子本来的生长形态。



拾竹图-共生,绢本水墨,2021


一种是光照法,植物都是向阳的特性,定期改变光线方向,它们就绕着生长;另一种比较残忍,直接用钢丝捆绑嫩竹,勒紧竹身,固定方向。

转运竹的制作方法让黄几觉得荒诞,强迫竹子变弯就能带来好运吗?



竹记005,绢本水墨,2021


黄几想通过画面去消解人们对竹子的既定印象,进一步引人深思:每个人对他者的干预,应该在什么尺度内?当下社会里各个阶段的教育,应该怎么引导?



格竹,绢本水墨,2021


“竹子一旦长弯了,长大后想掰都掰不直,用蛮力的话,它就直接断了。”



控制论,绢本水墨,2019


《格竹》系列中有4幅黄几最心爱的作品,画面上的台灯紧紧“逼视”着竹子,寓意深刻,看过的人都过目难忘,有一种紧张感,名为《控制论》。

“或许是太残忍了,这4幅作品的结局和画面一样,被烧掉了。”准备展览期间,美术馆隔壁的物流公司仓库失火,连累到馆内80多件作品全部被烧毁。



控制论的遗照


火灾让黄几受到极大的打击,与之相关的思考、构想、心血都付之一炬。直到他住到陈溪乡,在这里逛了王阳明的祖居,并在山中茂盛的竹林里散步时,想要重新创作的激情又被点燃了。



以下为黄几口述。

偶遇房东,免费住进山间的“毛坯房”

2018年,我在杭州水墨双年展偶遇上海室内设计师蒋小姐,她很喜欢我的《格竹》系列,邀请我去绍兴上虞的竹隐小镇做驻地,我很感兴趣,之前也曾在山西、丽江驻地创作过,就答应了。



陈溪乡距离杭州2小时车程,村里很安静。建筑外观就是普通的农家房子,一走进去就有“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感觉。





墙上的腻子被全部剥了下来,露出石块的结构。厨房里保留着原始的大灶台,旁边的台面摆着电磁炉,有一种过去与现代碰撞的趣味。平时做饭在电磁炉上,很方便舒适。一些节日,也可以用老灶台蒸面点,特别香。



屋顶是老房原来的横梁结构,通往二楼的楼梯分为两段,下面是新砌的水泥台阶,上面连接着老木梯。





整个屋子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二楼的门洞,原本从客厅绕到卧室才能进卫生间,动线很不方便。这个门洞是请村里的老爷爷过来,拿着榔头一点点敲出来的。

好像敲到一半,还没有完工,但看起来又特别完美,刚好可以让一个人从容地经过。自然而又有艺术感。



黄几与家居设计师蒋小姐探讨艺术衍生品创作


蒋小姐告诉我,她平时住在上海市中心,偶然一次来到这里,特别喜欢这个小山村,碰巧看到一栋空置的私宅,当场就租了下来,想作为和朋友们的度假屋。

无奈租下来之后,因为在上海的工作太忙,所以一年也住不了几天,就免费把房子给我这样的青年艺术家居住,作为对年轻人的支持。



杭州的房价很高,我租的公寓面积也不大,住到这样的宽敞的房子特别适合创作,可以画大尺寸的作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空间是一种“对抗矫饰”的状态,硬装特别原生态,没有任何刻意的装饰。

水泥地、石头墙,在这样的环境里,艺术家会感觉很自由,不用担心颜料和工具会碰坏什么。



住进来之后,我带来的唯一装饰品就是自己的作品,绘画、手稿、瓷器,和原生态的氛围特别搭,一下子给我很放松的感觉。





我和女友都是学艺术的,凡事都一起商量、一起承担。能有这样的一个房子创作很幸运,所以她很支持我。

我们之间有一个保持了数年的约定:她朗读一篇诗词,从手机上发送过来,我边听录音边以书法写下来。



黄几与女友的日课《他写她诵》


她是中国美院国画系硕士,我们在5年前相识于景德镇,此后因为各自工作、进修,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处理分居问题,我们已经轻车熟路。

这些诗词书法累积起来已有200多首,这种稳定的交流形式,让我们之间产生很强的信任、依恋与默契。



考入广州美院的那一年,家乡挂满了我的横幅

我出生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家门一打开就是海。十二岁的时候,有天晚上和小伙伴在海里玩,突然被一个大浪卷走了,幸运的是我被另一个交叉的海浪又推了回来,但好友却永远地离开了。



黄几在家乡海陵岛的海边


从那以后,内心对海会有一点恐惧。但沙滩可以满足我的一切幻想,喜欢发呆,拿着树枝乱划。父母是当地旅行公司的职工,平时也很少有时间陪我。爸爸年轻时在部队里喜欢写书法,他就经常跟我说,你去沙滩上练字啊,又不用花钱买纸买笔。

相当于我从小就一直在体会古代书法说的“锥画沙”,对于书法的线条和形态,有一种天然的感受。从那时开始,书法就一直是我整个创作生涯的内核。



2005年,黄几在家乡的沙滩上写字


小学到高中我都在阳江念书,90年代的海陵岛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在整个广东省倒数,而我读的又是本地普通学校。

高二的时候,我突然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东西叫“美术学院”,因为从小喜欢书法的缘故,就立志要考国画系,能够去广州看一看。



2008年,黄几如愿考入广州美院


回想起来,当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内驱力就特别强。从一个迷茫的小镇青年,突然就变得很勤奋,每天只睡5小时,凌晨起床,文化课上完就呆在画室练习到半夜,再翻墙回宿舍,裤子都翻烂了好几条。

2008年,我终于如愿考上广州美院国画系,整个海陵岛都挂了我的横幅,回想起来真的很夸张,也算是曾为家乡争得过荣誉。

刚到广州既兴奋又新鲜,大一花了很多时间去感受这座城市。同时,我也第一次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在家乡我是“状元”,但到了这里,又受到了新的激励,因为每个同学都非常优秀。



DAODEJING,纸本拓印、声音装置,2015


读书期间,一下子视野打开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也经常去旁听其它的专业课,结识了出版、录像、动画、当代艺术等各个专业的好朋友,无形中启发了很多我对书法、当代艺术的解读。



呸,声音&书法,2017


那时候就在脑海里形成了“新水墨”的概念。后来我做了一些“有声书法”系列,虽然书法是没有声音的,但这种沉默也可以被打破。

我尝试拓下经文的拼音,还找了100个人用不同的情绪念“呸”,做成不同的作品。我一边写、一边朗读,强烈的视觉效果让我更加激动。



蜉蝣系列,纸本水墨,2013


我的本科毕业作品是一幅游泳的画面,一群人在泳池里追逐,形成一个圈。画面里的“我”坐在岸上,有一种在暗中观察的感觉。当时还是蛮叛逆的,感觉生命是这么短暂、珍贵,但是大家却浪费在盲目的你追我赶中。

这幅画获得了一致好评,虽然分数不高,但我后来的研究生导师找到我,说她特别喜欢这幅画。我突然明白,艺术的标准不是单一的,后来就更敢于大胆去表达自己。



失恋后的刺痛,意外成为一举成名的作品

大学毕业后,当时的一段校园恋情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对我打击很大。心痛的感觉是很难描述的,我开始观察带刺的植物:仙人掌、木棉、枸橘树、刺竹……

画了一系列密密麻麻带刺的植物,手捏着仙人掌的,还有一些痛产生的过程。



黄几记录下广州的异木棉




痛,绢本墨彩,2016


刺是植物的自我保护,如果靠得太紧会受伤。人和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亲密关系也是这样。所以这个系列的名字叫《触不可及》,一画完就特别受欢迎,有机构直接来找我签约。



触不可及28,纸本墨彩,2021




有刺的树20,绢本水墨,2021


硕士毕业的创作叫《有刺!》,一共5张,当时我对录像艺术很感兴趣,所以尝试了分镜感设计,一群人围在浴缸边研究水下的植物,有点无厘头。这个系列拿到了全年级最高分,被学院美术馆收藏,让我在广东小范围内红了一把。





有刺!(组图),绢本水墨,2016


《格竹》是我最重要的系列之一,在学校的时候,跟着芥子园画谱练习过很多画竹子的方式,但说真的特别惭愧,我都没有好好观察过竹子。

后来我读到王阳明的故事,就想模仿他格竹的方式,探索竹子的各种可能性。



黄几在上虞陈溪乡的竹林中


我还去市场看别人怎么做“竹筷”,有一种破竹的工具。当竹子被做成筷子、捆成扫把,或变成建筑材料、工具,它成为一种新的状态。我都一一画了下来。



格竹,绢本水墨,202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总是赋予竹子谦逊的文人风骨。当我把两片竹叶交叉,放到极大时,这个“叉”里还有原来的意思吗?

“追问”是我的创作动力,当我对一件事物好奇,就去“穷尽”它。



格竹,绢本水墨,2018


离不开城市,但我们可以找一片山野呼吸

我曾经有过一个月北漂的经历,在北京结识了一群修禅的人。那段时间,我每天吃素、练功,慢慢变得无欲无求。

回到广州后,扑面而来的学业与工作压力,让我无所适从,欲望与责任并不是可以简单逃避的东西。



当时有一位老师点醒了我,他说你修禅修坏了,真正好的状态不是什么都不想做,而是目标清晰之后,就能以一种非常“定”的状态,专注高效地去完成。

我茅塞顿开,其实练习书法的过程,也是这样一种修行,笔尖遇到的摩擦与阻力,能够通过手,一直传到心里,专注在这种感受里。



在城市里,每天都在不停往前赶,整个人绷得很紧。住到陈溪之后,山里的生活一下子慢了下来,逐渐回归到对自身的观察。



法国山居废墟


山野之间藏着很多惊喜,后山上的法国山庄废墟给了我很多灵感。听说它是中国最早的“洋家乐”,比莫干山还要早几年。





西方的居住文化在这样一片山村里发生的碰撞,我想用一种新的方式记录下来,就尝试书法的拓印与白描结合,我把这种方式取名为《自然拓片》。

最近我开始创作新的《拾竹》系列,如果说曾经的格竹是一种严肃的观察,现在变得更加“放松”。这幅画上是竹子的三个状态,也像人人都会经历的三个阶段:1、天生的刚直;2、被控制时的弯曲;3、理想的状态:圆融、自洽。



拾竹图-三体,绢本水墨,2021


毕业后很多同学都转行了,朝九晚五地上班,过稳定的生活。我没想过放弃,可能性格就像名字里那个“几”字,它代表着数字系统里不确定,越有限制,我就越想尝试和突破。



竹记001,绢本水墨,2021


生活仍然是很忙碌的,平时我在杭州读博,作为外聘老师,定期也要回广州给学生上课。周末和节假日能够到陈溪安静地住几天,就像呼吸的调节。



我们大部分人都离不开城市,但可以为自己找到这样一个调整的地方。每当我清醒地看到内心,就能再次出发,开始对世界新的观察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