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福建福州,孩子他爸山东泰安,我俩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相识相恋。我硕士,他博士,毕业后我们在上海落户了。

婚后有了购房资格的我们,同时也有了另一个烦恼,上海的房子,实在是太贵了。

去年,在我们计划要孩子之前,就盘算过购买学区房的事情,因为过去就感受过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所以我们对房子的要求希望是能同步解决孩子以后的读书问题。

当时研究下来,第一梯队学区房的入读要求是三户五年——家长和孩子都在同一个学区房里,并满5年的年限。

也因为有“5年”的要求,在怀上孩子之后,买学区房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大石,一是怕房价飞涨,二是怕万一买晚了或政策再变耽误孩子入学。

所以去年一整年,我真的都在焦虑房子这个事情。我们首选的学区是普陀区的华师大附属小学。老牌学区感觉很可靠,并且离我们目前租住的地方近,环境熟悉。

其实我们买房也不算太刚需,因为先生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可以入住政府的保障性住房,租金比市场低很多,60平的公寓租金只要3000多元,也算是给我们这样的“无房家庭”的“福利”。

考虑到有孩子以后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区域,所以我们当时看房的目标是80平左右的两房或小三房。

很快,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太过天真。上海的学区房真不是一般的贵,溢价的相当厉害。

去年,我们看了师大一村和师大三村,师大一村差不多已经有40年的房龄了,年龄比我们俩都大,师大三村稍新一些,但也有20多年的房龄。

当时它俩的单价就已经近9w(后来应该又涨上去了吧),加上七七八八的税,我发觉我们可能只买得起50平的房子(还只够首付)。

来感受一下我们当时看的“老破小”学区房 ↓



我们的预算是500万,因为是首套,90㎡内的房子首付比例可以是20%(当时中介说的,具体现在政策如何了我也不太清楚),我们目前算是可以买得起。

真!贵!啊!

其实,如果房子符合心理预期,那以后还贷辛苦一点,我也心甘情愿。

但现在看下来,这房子不仅面积可能不够住,居住条件也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倾尽全家之力,背上高额房贷,却要降低生活水平,就为了孩子读一个小学……我实在下不去手,所以当时也就没有买。



幸运的是,房产新政竟然来了,房子和优质学区的捆绑解开了。多校划片,将辖区内的生源分配打通,同时中考实行“名额分配”到校,也意味着即便以后孩子进了比较菜的中学,只要能在学校保持靠前的名次,也有可能进入重点高中(在过去,重点高中的机会基本都被好的初中垄断,进了菜中,基本就看不到希望了)。

这是真的解决了我们对学区房那想买又下不去手的焦虑,虽然我们至今也还没有买房,但最近我已经不焦虑了,房价稳定了,我们可以等机会摇新盘,反正孩子在哪上学都一样。

再者,今年1月上海又推出了“教师轮岗制度”,目前在奉贤、松江和浦东已经开始试行:

交流轮岗可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村学校支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3-5年内,确保每所小学至少有1-2名高级教师、每所初中高级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每所高中都有1名正高级教师。

接着就是这次的“双减”落地,彻底打消了我们对普通学校师资的担忧。

加上轮岗制度,教师资源也会逐渐趋于公平化,甚至租房也可以享受同等的教育。



不知道80、90后的家长,以前读书的时候是否都参加过校外培训班?

我们几个上海本地同事,说她们小时候也参加过一些培训班,当然,没有现在那些家长那么鸡血。

我和老公,一个是80后,一个是90后,我们都毕业于985学校,但是我们俩从小真没参加过任何的校外培训班。

然而在“双减”到来之前,我却清楚知道,作为上海新移民的我们,如果不给孩子报补习班,现在这样的环境,他最终基本不可能踏进985学校,毕竟进入985学校的机会只有2%。

如果是过去内卷的环境,让孩子在教育体系里裸奔,靠自身的能力去赢得这2%的机会,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并不是否定孩子,只是我们深知在上海,优秀的孩子太多了,除非天才,否则不可能突围)。



我身边有同事每周在孩子补习班上的花费大致在1500元左右,一年52周,去掉节假日,培训费差不多一年就要花费6w。

新上海人的我们,算上平时家庭正常支出和房贷,这6W确实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最难解决的还是精力。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那周一到周五培训班的接送只能交给福奶奶来,但毕竟年龄摆在那,每天奔波,长此以往身体未必受得住。

其实,很多家庭也跟我们一样,他们也都明白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不仅孩子累,大人也累,但只要内卷的大环境在,大家都别无选择。 

因为在内卷的大环境下,我们只能被迫给孩子报培训班,为的只是让孩子不掉队,才有机会和资格去争夺那2%进985的概率。



但“双减”落地之后,这一切可能会慢慢好转。

我们不用纠结要给孩子报什么培训班,报多少个培训班,怎么接送,会不会没有优秀师资等,不仅释放了我们未来的经济压力,也解决了未来我们分身乏术的困境。



假设房地产没有改革,“双减”政策没有落地,我可能真的会去买蜗居的“老破小”学区房,孩子也可以如愿进了华师大附属小学读书……然后开始每天马不停蹄地赶赴补习班。



根据18-19学年上海市小升初的升学率88.46%,小学阶段的升学压力还不算大,他还能稍微喘口气。

而到了中学,升学率就降到了64.36%,但这些只是保证他有中学和高中读,并不能保证他能进入重点中学和重点高中。

进入高中之后,要想考入985学校,就要成为学生中的2%。

但是在所有人都内卷的前提下,985学校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它并不会从2%变到10%。

即便成功进入了985学校,其中又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爱学习的,又有多少一路过关斩将,结果选择的却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后从事的也是自己没有热情的行业的?

可以说,校外培训并没有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优势,反而让我们家长因为卷而卷,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刷题机器和考试机器。



我跟孩子他爸,或许可以算是“教育受益”的两个人,我们都是因为读书才得以落户大城市,也算完成了一次“阶层跨越”。

但我们的孩子这一代,若想再实现阶层跨越,依靠补习班应该起不到什么作用,“教育受益”的这个边际效益将是明显递减的。

对于孩子而言,人生难道只有985一条路吗?



在教育学中,有“第十名效应”,经过长期的跟踪观察发现,成年后在社会上获得更高成就的那些人,追溯到小学阶段,他们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成绩处于第10名左右的学生。

这或许与第10名的孩子的家长不是只关注孩子成绩有关,他们可能给予了孩子更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也让孩子有了更多发展兴趣和热爱的时间和空间。

而双减的意义就在于此。给学生、家庭、社会减负的同时,给了孩子们一个做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