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我们看到,继中国大陆之后,台湾也以“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也就是俗称的CPTPP。你如何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两岸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先后提出加入CPTPP的申请,这不是一种巧合。外界有舆论认为,这反映了两岸在政治与战略层面的暗中角力与较量。
当然,在我看来,大陆申请加入CPTPP,是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和全局利益,有着更为宏大的战略考量的。我们知道,当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牵头发起、后来美国退出后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接过盘子的CPTPP,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所谓高标准区域经济协议,来在经济上对中国大陆进行切割与封锁。
同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在内的CPTPP现有的几个主要成员国,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傲慢与偏见,也是不会轻易同意中国加入的。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却采取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出乎外界的意料,提出了加入申请。
我认为,中国大陆这样做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美日等国家正鼓动所谓的跟中国“经济脱钩”、号召相关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大陆的情况下,通过申请加入CPTPP,不仅稳定境内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且向外界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即中国不仅会继续改革开放,而且会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另外一个目的,则是要在美国尚未决定是否要重返CPTPP的时候,中国大陆通过率先加入的方式,打入美国封锁中国经济的包围圈内部,把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化解于无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中国大陆不是CPTPP成员,那台湾加入CPTPP就要容易得多,反过来,假如中国大陆抢在台湾前面加入了CPTPP,那就意味着,台湾要想成为CPTPP成员,不仅要取得另外11个成员国的同意,而且必须要跟中国大陆来谈判,取得中国大陆的首肯。
这对于蔡英文当局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中国大陆提出了加入申请,蔡英文当局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提出了自己的加入申请。其目的,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中国大陆先行加入的情况发生。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岸同时提出加入CPTPP的背后,将不仅会涉及到中国大陆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是跟非成员国美国的博弈,而且将会涉及到复杂的两岸政治博弈。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在加入CPTPP上,两岸将会各自面临着什么样的优势与挑战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由于CPTPP在入会资格审查上,采取的是“全员共识制”,也就是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要想加入CPTPP,都必须要分别跟现有的11个成员国分别谈判,并且取得这11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面临的入会最大障碍,我认为并不是最近跟我们关系闹得非常僵的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相反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想澳大利亚放行,中国必须取消对澳大利亚部分进口产品加征的关税,而加拿大则无疑会提出要中国修复因为孟晚舟事件而受损的中加经贸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澳与中加就中国加入CPTPP展开谈判,反而有可能成为修复中澳与中加关系的一个契机。
我认为,未来中国加入CPTPP面临的最大障碍,有可能是来自日本。因为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诉求相对明确而且比较好解决,而日本的诉求则不同,他们跟美国一样,想通过CPTPP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阻止中国崛起。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不会轻易做出让步。
当然,除了警惕日本之外,我们还得警惕不是CPTPP成员但可以在中国加入CPTPP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美国,尤其是要提防美国不仅暗中给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施压,而且要提防美国把这几个国家一起组织起来,共同反对中国入会。那么对中国加入CPTPP比较有利的因素是,这11个CPTPP成员中有7个都是RCEP的成员国,再加上中国的经济体量、市场规模是所有成员国中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成员国会乐于见到中国大陆的加入,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
我们再来看台湾申请加入CPTPP的情况。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已经明确表态,对民进党当局以经贸为由拓展所谓国际空间、进行谋独活动,坚决反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大陆已经将台湾申请加入CPTPP的行为,定位为“经济台独”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势必会利用自己的政治、外交与经济影响力,想方设法阻止台湾加入CPTPP。而在这11个成员国中,只要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在内的某一个成员国响应大陆的号召,蔡英文加入CPTPP的计划,就将会变成黄粱美梦。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我想,正是因为认清了这样一个现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正在想方设法运作让“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的蔡英文当局,这次在申请加入CPTPP的时候,并没有公然以“台湾”的名义,而仅仅是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的名义,其目的,显然是要避免刺激中国大陆,以及避免给11个CPTPP成员国增加政治麻烦。
作者: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