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梵高在创作上的敏锐度,就像他看到了空气的原子结构一般,才能描绘那种类似灵魂出窍的体验。「在现实中,这种体验就像粒子和电流在移动」。于是 Abramović 把这种体验也变成了互动作品,人们只用按住画面不动,屏幕上的《星夜》就会无限放大成各种细微的粒子扑面而来。你将会感到自己的身体里的神经末梢也变成了「碎片」,然后凭感官去想象——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时而活力、时而躁动、时而平静。耶利哥玫瑰一进入这个房间,你就会看到一朵耶利哥玫瑰正含苞待放。耶利哥玫瑰又称为「复活草」,它就像一个「游牧民族」,能在极端恶劣的沙漠生长,漂移生活数百年,所以它也代表着生命永恒的美好寓意。1978 年,Abramović 也和他的恋人 Ulay 在加利福尼亚的死亡谷遇到过这种植物。这朵耶利哥玫瑰将在屏幕中将永远绽放,但当你点击它时,它就会加速生长,仿佛你在控制着这份饱满的生命力。当你把它的花蕊移动到正对你,它就宛如在你面前疯狂盛放。当你把花蕊倒过来,它就会快速收起花蕊,仿佛一切正回归最初。这个房间的声音也是最具 ASMR 魅力的。你甚至能听到花开的沙沙沙声、咕噜咕噜声,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感觉。Abramović 希望耶利哥玫瑰可以让人们思考自己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他人的痛苦最后一个房间,是各类历史事件下人们所遭受痛苦的照片。她提到自己认识作家苏珊·桑塔格的故事,桑塔格曾写过一本《关于他人的痛苦》,聚焦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他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在观看惨无人道的战争中「痛苦」的照片时,「照片创造了多少同情,也就使多少同情萎缩」,桑塔格提到,「同情是一种不稳定的情感,它必须转化为行动,否则就会枯竭」。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告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
这个房间没有太多互动的感官体验,仅仅只是让人在沉重的画面中,思考我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的联系。Abramović 希望大家可以观看痛苦,随后思考痛苦。这次展览的五个「线上胶囊房间」,其实 9 月 9 日在伦敦老杜鲁门啤酒厂也有线下展,但只展出了短暂三天,然后就开始在 WeTransfer 的线上平台展出。图片来自:The Blair Partnership进入互联网领域后,通过集合视频、音乐、光线处理等数字内容,Abramović 能让全球更多人都能了解更多她的艺术理念,以及更亲密和私人的作品故事分享。而观众也能从自身感受、人性明暗、生命自然、脚下地球、外星宇宙五个房间的五个维度,进行一次沉浸互动式的体验、感受、思考。互联网艺术越来越多,成为流动的「新遗产」比起 Abramović 过去的行为艺术,这次的互联网艺术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激进和大胆。但其实 Abramović 能够做出数字化的艺术尝试,已经是脱离之前所有作品基础的新探索。因为 Abramović 过去的行为艺术,都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大部分作品的主要元素,然后通过「物质」的方式来表现「非物质」的力量。《及时关系》(Relation in Time)对于行为艺术来说,从物理过渡到数字的转化要更加困难。而现有的大部分数字艺术展览,包括摄影、绘画、视频作品等,都可以直接变成数字化的形式,在互联网进行线上展出。当然,线上展出的效果和线下观看的效果还是有一些区别,毕竟数字艺术革命也才兴起 40 多年。1985 年,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Jean Francois Lyotard 策划了一场开创性的新媒体艺术展览「非物质」,包含了大量交互装置、声音作品、电子通信早期形态实验,打开了新媒体艺术展览的大门。《非物质》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Art Agenda36 年后,数字技术已经迅速升级,AI、AR、VR、XR 各种技术形式纷至沓来,科技和艺术正不断融合并行。2013 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展,成了现在流行的沉浸式展览的启蒙,各类炫目场景和互动装置的形式,也让 Teamlab 展览在全球大热。草间弥生《无限镜屋》后来,基于莫奈、梵·高、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家作品的沉浸式展览此起彼伏,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景式、 VR 观展的风潮。当一幅由 AI 创作的艺术作品《埃德蒙· 贝拉米肖像》,能够卖出 43.2 万美元(约人民币 300 万)时,数字艺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Abramović 也在 2019 年推出了首个 MR(混合现实)表演作品《生命》,尽管不是真人表演,但她表示「增强现实也能让人们捕捉到表演者的能量。但前提是观众忘记它的存在」。数字艺术在线下和线上都在尝试各种新的可能,同时也留下了各类具有历史性节点的艺术作品。而完全「互联网化」的数字艺术,可以说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才真正流行起来。疫情最凶猛的时候,世界各国所有线下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大多数艺术家也被迫让自己的作品「数字化」,全都变成图片、视频、虚拟现实的形式在网上呈现,现在, NFT 作品都成了最新的艺术浪潮。NFT 作品《十字路口》(Crossroad)当然最开始这些艺术形式突然转变,让很多艺术家都措手不及。因为技术局限,呈现效果其实并不尽人意,但这样被迫的改变,也算是维持住了艺术作品的传播,避免造成发展断层。各类艺术家不同阶段的作品,能在全球各地人们在居家的状态下,都能看到和欣赏作品,这些作品也以各种数字形式保存了下来。Abramović 也是其中的一员。很早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过去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封信、每一张纸、每一次展览都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她认为这是让行为表演能够推进到主流艺术中,并再次重演的方式。疫情期间,她在网上开展的首次数字活动,就是将她练习的过程归纳成「阿布拉莫维奇方法」,然后和 WePresent 艺术平台签订一年的合作,让这些方法在这个平台分享给 7000 多万人。这些方法包括喝水、数米、慢走、相互凝视等四类行为,它们看似简单,但能助人身心轻盈、专注、深入创作。Abramović 表示自己在准备行为艺术表演时,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也会开发不同练习来帮自己集中注意力、提高意志力,去跨越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希望将这种「本质」的方法,来通过互联网传递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我自己,也可以帮助到世界上任何职业」。在 Abramović 看来,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优秀的作品会建立非常强烈的情感联结,可以切实地改变人们的看法和感知。
图片来自:Artnet News这次的 Abramović 的线上新展「Traces」,也像是「阿布拉莫维奇方法」的拓展,将此延伸到了更深、更广的心灵领域。她让自己的作品内容和精神理念,通过互联网和更多人产生联结、传递启发。与此同时,这个数字时代也留下了新的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