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信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影片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让人影响深刻:清早,租客们正在排队取水洗漱,突然水龙头停了。正当大家都在疑惑为何停水的时候,包租婆飞速冲下来,说出了那句名台词:“从明天开始,逢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

其实电影里的这个细节是非常符合史实的,事实上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完工,才基本上解决了香港的缺水困局。那么什么是东深供水工程?为何要修建该工程呢?香港的水资源都来自于哪里呢?



电影《功夫》片段

为何要修建东深供水工程?

香港虽然是个沿海城市,但是香港周边没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地下水资源也很稀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虽然年平均降水量为2398.5毫米,但是降水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雨量分配不均,且香港缺乏大库容水库,大量降水只能直接排入大海,这些是香港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



香港主要水库示意图/香港供水里程碑


其实在东深供水工程修建之前,1960年深圳水库工程完工后,香港就已经就供水问题同深圳水库展开了多轮协商并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在1961年深圳水库正式向香港供应原水。

而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则是修建东深供水工程的直接原因。

1962年秋至1963年夏,香港遭遇了一场近乎百年难遇的大旱,人工降雨、就地凿井甚至是各种祈雨法事都试了一遍,但天公还是不作美,香港市民殷切期盼的降雨还是迟迟没有到来。香港的全部水库的存水量只够香港市民43天的用水量,港英政府因此颁布了极为严格的限水令,每四天供水一次,一次供水4小时,不仅市民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发展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香港居民排队打水情景/《东江之水越山来》

从1963年6月到1960年年底,广东省省委同港英政府就供水问题展开了多轮协商沟通,在此期间中央和周恩来总理也对东深供水工程做出了重要批示,决定将东江水引至香港,帮助香港同胞度过缺水的困局。

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历程


东深供水工程设计的初步方案为从东江开始修建引水水道,采用分级引水方案将距离香港最近的珠江支流之一的东江水引入深圳水库,通过在东江拦河筑坝和建立大型抽水基站,将水逐步抬升至石马河后倒流入雁田水库,后通过人工水渠将水引入深圳水库,最后使用输水管将水供给给香港,相当于将东江水抬升40多米并翻越6座高山,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图源:南方日报


东深供水工程线路总长为83公里,流经司马、旗岭、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和深圳等地。工程主要由6座拦河坝体、8级抽水机站、2座调节水库和线路长度为16公里的人工河道组成,工程总装机容量为6975千瓦,对港供水量为每年6820万立方米。除对港供水外,还灌溉工程沿线农田16.85万亩,排涝6000余亩,同时向深圳附近沿线城乡每年提供超过3000万立方米饮用水。



东深供水工程线路图/香港水务署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在当时那个我国工程技术不甚先进和建设物资极度短缺的时期,为了早日让香港同胞喝上东江水,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最具有优势的资源和工程技术应用于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铁道部优先调用东深工程的相关建设物资,广东省在工程初期抽调了1万余名民工来进行主坝体的土木施工工作,后为保证在雨季前完成坝体工程,又临时抽调3万民工进场至深圳水库施工。在11个月的连续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同时历经了6次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东深工程于1965年3月1日开始正式向香港供水,这才可以说彻底解决了香港的水荒。

东深供水工程的历次改扩建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超过了400万,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对淡水资源需求量的持续扩大,为了满足香港的用水需求,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改扩建。



图源:香港水务署


在1976年—1978年,东深供水工程扩建一期工程完成,主要工程为深圳水库供水钢管扩建和多级抽水站和新开河工程,一期扩建工程增加装机容量8805千瓦,将对港供水能力提高至每年1.68亿立方米。

1981年—1987年,为满足香港增建供水的要求,东深供水二期扩建工程采取了边供水、边施工、边扩大供水的施工策略。主要工程为深圳水库的扩建、多级抽水站增建厂房、东江抽水站枢纽工程、供水人工渠道的扩宽工程和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对香港的供水能力提高到了每年4.32亿立方米。



东江大桥/搜狐网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了同时满足香港和深圳两地的发展需求,由广东省相关单位进行了东深供水工程的第三次扩建工程。主要工程包括扩建河渠60多公里、隧洞6公里多、增加5万千瓦左右装机容量的抽水机,对香港的供水能力增加至11亿立方米,同时向深圳年供水4.93亿立方米。

为了解决供水工程沿线的水质污染问题,在2000年—2003年,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供水改造工程,建设了专用的输水系统,实现了清污水的分流,改善了供水水质,同时也解决了沿线城镇的供水需求。

香港的供水从哪来?


目前香港的水资源主要分为三部分,即香港本地主要水库收集的淡水、东深供水工程输入香港的东江水和冲厕专用海水,分别提供总用水量(包括冲厕用水需求)的21%、55%和24%,其中东深供水工程提供了总用水量的八成以上。同时香港也将海水淡化和循环再用水这两种供水手段作为水资源储备,有设计淡化量27万立方米每天的将军澳海水淡化厂在建中,同时也在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项目中建设了水循环系统以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典型大厦海水供水系统/香港水务署


结语:

东深供水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地区长期缺乏淡水的发展困局,为香港提供了总用水量的80%以上,从1965年至今东深供水工程已经向香港供水56年,工程历经四次改扩建,不仅为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也对深圳以及工程沿线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将来,东深供水工程也必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两地共饮一江水,这更体现了香港和内地密不可分的血脉联系,愿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孙翠萍.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的历程与意义[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1:64-71.

[2] 朱劲木等.东深供水工程梯级泵站的优化调度[J].水力发电学报,2006,3:123-127.

[3] 孙力.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J].中国工程师,1997,3:40.

[4] 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务署.香港供水里程碑[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