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在早晨上班时神清气爽,但通勤常常已经消耗了我们所有的元气。在人口密度高的一二线城市,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通勤,漫长的通勤时间,挤到窒息的魔鬼地铁,都让工作日的痛苦被无限放大。
闹钟响得很早,下班回得很晚,漫长的通勤直接吸食掉了我们的幸福感,而这样的日子却根本看不到尽头。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一个人一天的通勤时间在哪个范围内比较合理”,多数人的回答是不超过1个小时。
悲催的是,在2020年,中国42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中,实现这个理想的,只有2个。
北京是所有城市中上下班时间最久的,平均人均通勤时间达到了94分钟。重庆、大连、西宁也是同类人口规模的城市中,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通勤时间分别达到了80分钟、76分钟和70分钟。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通勤族会提前下载好电视剧和综艺,在上下班的路上消磨时间。但毕竟是通勤高峰,在拥挤的人群里用手举一个小时手机,还没到公司人就已经浑身酸痛了。
长时间的通勤,不仅挤占了时间,更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一位每天都要花两小时上下班的网友这么描述自己的日常:没有生活,也没有社交,在饭局上稍微多聊一会就可能错过末班车。而长长的通勤路,也将他的耐心消耗殆尽,不顺心的时候甚至会迁怒于家人。
类似这样被通勤反复折磨的人不在少数。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统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有超过10% 的人正在忍受每日平均超过2小时的极端通勤。城市越大,每日平均通勤时长超过2小时的占比越高。
其中,北京的比例更是达到了27%,在极端通勤上依然是当之无愧的 TOP 1。重庆、天津、武汉、青岛、南京和成都的极端通勤占比甚至超过了广州和深圳。
要知道,极端通勤往往不仅是时间上的漫长,许多人从家到公司,需要陆续乘坐地铁、公交车、自行车等多种通勤工具才能完成通勤,某一段路程慢了点,可能就会赶不上下一个交通工具,难度堪比铁人三项。
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
极端通勤的人这么多,城市太大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住得离公司太远,职住分离太严重。
什么是职住分离?通俗讲,就是你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不在一处。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工作在市中心,生活在别处。2020年,中国超大城市的总体职住分离度达到了4.2千米。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在居住地附近,基本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但是职住分离度高的并不一定都是大都市。
2020年,职住分离度第二、第三高的城市,是银川和西宁,远远超过了上海、广州这些超大城市。
这与新城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以银川为例,规划建设的新城在距老城较远的地方,因为不少高校、公司入驻了新城,很多人的工作地也跟随而至。但由于医疗、教育资源依然集中在老城,导致大量居民工作在新城,生活在老城,出现了严重的职住分离 [1]。
除了新城导致的职住分离,城市分区功能的失衡,是很多城市职住分离度高的原因。
一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上海就存在很明显的功能失衡。
静安区、徐汇区等这些上海中心城南区的职住比为1.7,这表示在这些地方,来这工作的人要远高于在此居住的人。而同样属于中心城的北区,居住比就仅为0.86。
这也是为什么每天早高峰的时候,上海地铁1、7、11号线这些穿过城北的线路会那么挤。
既然漫长的通勤很痛苦,那何不住得离公司近一点?
谁不想呢,奈何钱包不答应。还是以上海为例,对很多人而言,别说买房了,想在静安区、徐汇区这些中心城南区租房都很不便宜。
以本月初的租金情况来看,如果想在静安区或黄浦区租间40 - 60平米的房子,平均每月都要花超过8000元。长宁区和徐汇区的租金稍微便宜些,但平均月租也超过了7000元。
夸张的是,上海的房租还在上涨。根据克而瑞的统计,在2021年上半年,上海租房市场的平均租金又环比上涨了4.4% [2]。
相比之下,上海郊区的房租可谓是十分感人。在金山区,同样40-60平米的房子,平均月租金是1680元,奉贤区、青浦区、松江区这些地方的房租也大多在2000-4000元每月的水平。
如此巨大的租金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宁愿每天花两三小时在路上,也不想搬到离公司更近一点的地方。
公共交通 or 自驾,通勤都不容易
除了住得远,还有一样东西也影响着很多人的通勤时间。
那就是公共交通的覆盖能力。
一般而言, 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是正常通勤的基本保障,也就是说在45分钟内通过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可到达目的地。
但是,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通常,我们会觉得大城市的交通一定很发达,但在现实中,很多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并不理想。
在特大城市中,天津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最弱,能达标的比重仅为40%。反而是Ⅰ型大城市温州在所有城市中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最强,达到了58%。
很多赶公交的人都体会过这样的痛苦:眼睁睁地看着想坐的公交车离开,却不知道下一趟车会什么时候来。如果再遇上堵车,那真是让急着打卡完成考勤的上班族们万分崩溃。
因此在大城市里,准时准点的地铁是更多人通勤时的选择。
虽然中国轨道交通在很多城市已发展了多年,但地铁的覆盖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在38个2020年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车站半径800米范围内覆盖的人群比重,其实仅为15%。
而覆盖密度最高的当属广州,但也只有30%。
地铁覆盖不到的痛苦,大城市的人都懂。先后在杭州城西、市中心、滨江、萧山工作过的一位程序员这么吐槽杭州的地铁:所有就职过的公司离地铁站最近都要1公里,尤其是在汇聚了一众公司的滨江,竟然连地铁都不通。
的确,在中国 GDP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杭州的轨道覆盖800米通勤比重排在了倒数第一,仅为14%。
既然公共交通有这么多不便,那自驾上班行不行?可以,只要你不怕堵车就行。
以武汉为例,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联盟路-武汉大道辅路-二环线-东湖路这段6.1公里长的路,汽车通过平均需要29分钟 [3]。自行车骑快点,都比开车快。
令人心酸的是,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拥堵和通勤时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北京和上海,只用花费一小时就能上下班都需要谢天谢地。一名沪漂男子每天坐绿皮车跨省上班,通勤时间达4小时,都成了励志故事。
都市人的通勤百态中,各有各的惨,有人凌晨三点不回家,有人凌晨五点已上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是常态。长此以往,时间溜走了,耐心磨没了,革命的本钱——身体也熬坏了。
说多了都是泪,不想要漫长通勤,只能好好打工赚钱,搬的离公司近一点,哪怕能每天多睡十分钟也好。
参考文献:
[1] 35城“职住分离”排行:为何银川西宁反超上海广州?-央广网.(2021).Retrieved 31 Augst 2021, from https://china.cnr.cn/yaowen/20201028/t20201028_525312707.shtml.
[2] 克而瑞. (2021). 2021年1-6月上海租赁市场月度报告.
[3] 高德地图. (2021). 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