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厦门的一家小米之家专卖店,30秒内被洗劫一空。

犯案者是一群14到15岁的辍学少年。

他们在凌晨2点撬门而入,在警报声中逃窜而去。



监控画面里,闯入店铺的少年们肆无忌惮,未有半点遮挡面部和躲避摄像头的意识。

他们分工有序地分散到不同区域,依次拔出桌面上摆放的展示手机,迅速将展台的物品一扫而空。

触发警报撤退的时候,有个孩子还不忘抢下一台平板。



在接到小米工作人员报案后,厦门警方高度重视,十五个小时之内就破了案。

从警方通报的活动轨迹来看,这伙少年显然是“有备而来”。

“27日从外地来厦,30日凌晨窜至瑞景商业广场小米专卖店,撬门进入实施盗窃后连夜逃离厦门。

他们来厦门的目的就是行窃,且目标明确,事先也应该进行了踩点,以致于能在短时间内能如此娴熟快速地掳走店内设备。”

这6个辍学少年,均来自贵州铜仁,提前布控,伺机行窃。

小米之家,是他们预谋已久的猎物。

其中男孩田某、冉某、崔某、秦某以及女孩张某,才15岁,最后一个男孩何某,更是只有14岁。

红星新闻评论员@郁风 质疑,从流动作案、低龄作案,加之行窃手法来看,或许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作案了。



虽然被盗的25部手机、2台平板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等赃物,已全部追回。

但这六个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却笼上了一层乌云。

02

未满16周岁的六名少年,按照法律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最大的可能性,是《刑法》里规定的,责令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法进行矫治教育。

然而新闻里的细枝末节,也能让我们摸索到几个相关信息:

14、5岁的年龄,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一齐早早辍学,说明他们无心学习,不再指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30日凌晨”的作案时间,侧面证明他们处于脱离父母等监护人有效监控的“夜不归宿”状态;

奇装异服和监控中一头明显与年龄不符的金发,是他们“野蛮生长”的标志。

失学加上失教,让这群少年成为了他们“渴望成为的样子”,然而误入迷途的羔羊,必定会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



未满16岁,不会有正规企业敢踩着法律的底线雇你上班。

就算有不道德的工厂要你,没有一技之长,你也只能从事最底端的流水线作业。

人不是人,而是重复劳动的工具。无止境的加班,换来的只是千百块的薪水。

还有糟糕的工作环境,充满噪音和飞絮的车间,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以上,不出多久,肩颈腰腿的疾病随之而来。

如果熬不下去,就会被罚牌出局。

在这个学历亦是门槛的社会,你根本没有资本和别人谈条件。

更现实的,是@湖北日报 在2019年毕业季发布的“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

一份“分学历从业人员”的工资价位表,本意是给毕业生们一点就业指导,却在无意中戳中一个残酷的真相:

95%以上初中学历的打工人,工资要低过60%本科学历的打工人。

当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正相关。

请一定记住,读书不能确保你走上顶峰,却可让你免于跌落谷底。



03

有个孩子在知乎上提问,16岁准备辍学打工,有没有人能给他指条明路。



一个陌生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回了满屏的“不要。”

“你会在无数个深夜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辍学,为什么不读高中,为什么不考大学。”

短短三个“为什么”,背后是一辈子的遗憾和懊恼。

因为不读书,就意味着你亲手抹杀了人生中90%的可能性。



就像网友@喜喜 说的,16岁辍学去打工,就好像凌晨1点去罗马。

“你以为你比别人早出发,可以走在前面。可是那些停在原地没有出发的人,只是在为出发做更充分的准备。

有的在造汽车,有的在造飞机。

你从16岁走到20几岁,你就会发现,你因为早出发,多走的那一点点距离,实在是微不足道。

你靠徒步,人家有交通工具,蹭地一下就追上你,而且还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超你越来越多。”

最先抵达罗马的,并不是最早出发的人,而是拥有最先进交通工具的人。

而知识和学历,就是我们驰往梦想的交通工具。

辍学打工,就是把本该用来打造交通工具的时间,拿去徒步,效率极低,且得不偿失。

聪明的人,会不断锻造,丰富自己的仓库:

长途你有飞机,渡河你有轮船,山路你有越野车。

而如果你只有一双手和一身蛮力,那么总有精疲力尽的那一天。

五米宽的河道就能挡住你,百公里外的地方,你一辈子都走不过去。

人生被狭隘和无知限制,这世上很多人可以随意打开的门,在你面前,都只是一条黑暗的死胡同。

而走上社会,当你被现实的压力和伴侣的期许压得苟延残喘的时候,已经永远失去了抗议的权利。

04

英国创造力研究家肯·罗宾森在TED做过一期演讲,叫做《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

他在阐述了美国部分地区的辍学危机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还有立法提案和教育政策兜底。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身在教室、心里辍学的孩子。

根据早前上海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做的抽样调查结果,46%的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孩子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能够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孩子,只有21%。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教授徐凯文也说,厌学孩子的比例,高达30.4%。

很多孩子享受着优渥的教育资源,却自甘被象牙塔除名。

“读书好不过是为了父母在亲戚面前不丢面子,成绩好为了给老师增加绩效,学习的意义在哪?”



学习的意义在哪?

中科院那位最苦博士黄国平的感谢信,也才过去三个月而已。

出生在小山坳,1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17岁失去父亲和相依为命的婆婆,在这世上唯一陪伴他的一条叫小花的老狗,也不知所终。

他说:“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他带着悲痛过后的平静和坦然,苦难过后的从容和感恩,忍受一切。

“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他走了很远很远,心中坚守一个执念。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致谢》节选

每个人在读这篇致谢时,都会读到热血沸腾,是因为大家都读到了一个词,“公平”,读到了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是可以靠勤奋实现阶级上升的。

而学习的意义就在于,

“对亿万穿不起阿玛尼的孩子来说,影响他们未来的幸亏还有一张考卷。

等这张考卷都没了,中国就都是你们阿玛尼的了。”

05

当故意以犯规的方式考零分的徐孟南,开始背着自制的木箱呼吁:

“要好好参加高考,使劲考出好成绩,不能再做我这种傻事了。”



当故意交白卷的蒋多多,开始反悔:

“这件事情我现在觉得有点可笑。”



如果你还认为读书就是跟别人比成绩,那么,格局可就小了。

读书用功,是要把主动权和选择权握在手里。

是由你去挑选喜欢的、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由你去主动分辨和结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最值得交往的朋友。

是让你有说“不”的资本,有自己的原则,能够大胆拒绝。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你现在努力,未来就会遇见那些和你一样努力的人。

你现在不努力,你未来遇见的人大概也是和你一样的处境。

而一切的坚持,就是为了哪怕有一天我们最终都跌入繁琐,被生活洗尽铅华。

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

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