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给郑爽天价片酬的公司,要凉了!
8月27日证监会发文,对该企业予以处罚,副董事长被判终身市场禁入,内部17人牵连其中。
这家公司,就是曾出品了《战狼2》的北京文化。
最火爆的时候,北京文化几乎每年都有爆款电影,实力直追巅峰时期的华谊兄弟。至今,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里,前三名中,有两部都是北京文化出品。
实力一流,因为人才一流。北京文化内部,牛人云集。
例如董事长宋歌,清华大学毕业,曾任万达影视总经理,操盘过电影《失恋33天》,以1400万的成本拿下3亿的票房,直接捧红了白百何。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虽然北京文化的爆款电影不断,却多次爆雷,最近2年更是巨亏30亿!
拿了一手好牌的北京文化,为什么打得这么烂?
1
没人看好的冷门题材,都被它做爆了
接连出品了《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你好,李焕英》这样的电影,北京文化可以说是过去几年最火的影视公司,一手好牌傲视群雄。
但这副好牌,是怎么来的呢?
北京文化有两个绝招,一是赌爆款,二是做冷门。
1、想更快成功,就要敢“赌”
很多人想不明白,北京文化为什么成功得这么快,爆款电影一年一个?
第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敢赌。
作为北京文化的董事长,宋歌就很有“赌”性。
北京文化选片中有一个重要环节:保底票房。
保底票房其实就是一种赌,对赌。
以《战狼2》为例,在开拍前,宋歌只看了看剧本,就联合聚合影联喊出8亿的票房保底。如果没达到,北京文化花钱给吴京补上窟窿,如果超了,超出的部分北京文化按比例抽成。
左吴京,右宋歌
对赌协议后,北京文化为《战狼2》投入了1.4亿,其中6000万用来做宣发,剩下的8000万,其实就是给吴京的一份保险。
当时的保底发行,有很多失败案例,风险很大。所以有业内人士评价:“北京文化太激进了!”
但是结果众所周知,北京文化赌赢了。《战狼2》拿下57亿票房,北京文化赚了一大笔!
2017年财报显示,《战狼2》为北京文化带来收入为3亿元,项目盈利1.6亿,占公司2017年净利润的一半。
2、从冷门题材里挖宝
北京文化的另一个绝招,是擅长把冷门题材做成“热门趋势”。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有个大热门:喜剧。
曾经徐峥的《泰囧》、《唐探》都是典型代表。
但北京文化不走寻常路,他们找项目的标准是:强刺激、强共鸣、强共情。
这套标准,让他们挖到了不少冷门宝藏题材。
比如曾经一拍就翻车的科幻类,豆瓣上大多都是评分都是5分以下,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冷门。
但北京文化的硬科幻《流浪地球》,不仅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把2019年还定义成了中国科幻元年。
《战狼2》同样如此。在它之前,中国几乎没有过这类的爆款电影。
但是,北京文化为了这部电影,“贴身”支持吴京。为了让场景更加真实,北京文化甚至帮剧组联系上了非洲的军队和国外反派。
到了《我不是药神》,一个沉重的现实主义题材,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很不讨喜。然而北京文化前后投入了7500万元,一点不怕亏本。
最后《我不是药神》票房大爆,北京文化不仅收获了1.8亿利润,还连续迎来三个涨停板,市值涨了约40亿!
一次又一次地押中爆款,让北京文化风头一时无俩。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突袭的黑马,在闪耀背后,竟藏着惊天黑幕。
2
接连暴雷,郑爽只是咖位最小的一个
每年押中一个爆款,这样的成绩堪称亮眼。
但让人意外地是,北京文化的经营状况并不怎么好看:2019年亏23.06亿,2020年亏7.67亿。
随着“郑爽天价片酬案”被曝光,一个不为人知的北京文化彻底浮出水面。
真实的北京文化,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1、赚的不如赔的多
北京文化虽能押中爆款,但翻车的时候更多。
比如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莲》4.83亿,未能完成保底票房;《勇敢的心2》根本就没有上映。
图片来源:《我不是潘金莲》
保底票房5亿的《二代妖精》,最终止步于2.92亿,剩下的3亿多都要由北京文化来出。
另一方面,因为很多电影是多个公司共同出品,北京文化最终获得的收益并不多,比如票房47亿的《流浪地球》,中影是主出品方,北京文化只拿到9800万左右,当年还亏损24亿。
每年有多个电影翻车,赚的都不够赔的。
也因此,北京文化的市值,从2015年的310亿,跌到2017年的106亿后,到2019年就只剩62.3亿,如今只有32.4亿,刺激超过过山车。
2、伪造业绩,被郑爽拖下水
为了稳定业绩,北京文化开始了暗箱操作,加杠杆对赌,用多种手段造假。
为什么要造业绩?
因为北京文化上市时就签了一堆复杂的对赌协议,董事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与投资方承诺了极高的回报。
拿其中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来说:“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为正。”
不能亏损,北京文化开始疯狂造假。就从伪造影视收入开始。
电视剧项目《横店故事》虚造收入2400万,其他虚增投资、票房造假、与艺人签订“阴阳合同”等手段,共完成了5.2亿元的净利润。
但这还只是开始。账面造假这事,要么不做,做了就停不下来。
然而问题是,业绩是做出来了,痕迹却太明显,一查一个准。
比如净利润这一项,2016年比上年同期增长2300%,翻了整整23倍,假得太显眼。
更惊人的是,2018年《倩女幽魂》和《大宋宫词》还没上映,出品方就斩获了诡异的4.6亿元营收。
图片来源:《倩女幽魂》(未上映)
《倩女幽魂》主角郑爽,引发天价片酬案,被罚了2.99亿,直接把北京文化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到这时,郑爽还只能算一个前菜。
3、财务暴雷,高管相互捅刀
因为分钱闹别扭,北京文化的两位董事,演绎了狗血的一幕。
2020年4月30日,北京文化副董事长娄晓曦通过官方认证微博账号,实名举报宋歌与公司副总裁张云龙,涉嫌多项业绩造假和虚假披露,甚至还附上了证监会的回函图。
北京文化随即发布声明否认财务造假,称娄晓曦涉嫌挪用资金,已出逃海外。
而到2020年9月,北京文化的账面资金只有6400万元,短期借债已经高达8.96亿元。
就算后来《你好,李焕英》拿下54亿票房,收入总计超过4亿元,依然拯救不了北京文化的亏损败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至此,北京文化彻底跌落神坛。
3
忘了初心的北京文化,正在被自己人抛弃
北京文化是怎么一步步把手里的好牌打烂的?
归根结底,北京文化失去了做电影的初心。
什么是做电影的初心?
把做好电影放在第一位。
北京文化的宋歌,曾经野心勃勃,给自己立下一个小目标:不出10年,就要做到中国前三!
2011年,他通过好友章子怡找到王健林,进入万达影视,担任总经理,推出《北京爱情故事》、《警察故事2013》、《寻龙诀》一炮而红,姿势迅猛被业内称为“中国电影之狼”。
选中《流浪地球》后,宋歌为《流浪地球》的保驾护航几乎到了“没底线”的地步。
在一次采访中,宋歌说,自己当年做《流浪地球》痴迷得就像“一见钟情”。
当时演员上阵需要穿一种从美国来的机甲,光修理费就让剧组超支了4次。
《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高达47亿。
然而到了今天,北京文化除了高管内斗,就是不停地通过造假来填补业绩漏洞。
为了业绩,北京文化疲于奔命,哪里还有精力醉心电影,制造爆款?
8月27日的处罚决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北京文化不断作死、自掘坟墓的后果。
最终,失去初心的北京文化,渐渐地被各方抛弃。
前几天,北京文化发布公告,出售“大碗文化”20%的股份。
大碗文化,就是贾玲持股65%的娱乐公司,这代表着北京文化于贾玲也“分手”了。
更早之前,据内部消息透露,《流浪地球2》也找到了新的出品方,或不再与北京文化合作。
不仅如此,北京文化旗下的艺人大量流失,陈道明、陆毅、关之琳、刘嘉玲、周冬雨等,能走的都走了。
墙倒众人推,曾经风光无限的北京文化,到如今仿佛只是做了一场梦。
结语:
今年,官方大力整顿娱乐圈,明确指出坚决抵制违法失德、唯流量论、高价片酬等娱乐圈乱象。
但政策打击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明星回归专业,让影视、娱乐相关企业回到主营业务上来。
北京文化曾因为爆款电影走入大众视野,如今想要回归,还要拿出让大众认可的作品,让观众有好电影可看。
曾经的爆款,会逐渐淡出电影历史。
但“内容为王”,永远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