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已经有连篇累牍的报道,但西方主流媒体还是用重要版面记录了这一刻。仔细端详,也能发现一些趣味。
福克斯之外的美国媒体:基本保持通稿队形
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大都强调阿富汗战争的终结,并用大量的文字直播进行实时跟进,而且内容高度雷同,如同通稿。
比如媒体反复引用了这样的细节:“在最后一架美国飞机离开喀布尔机场后,喀布尔响起了枪声,塔利班战士用枪向空中齐射,以庆祝最后一名外国士兵离开阿富汗领土的那一刻。”
▎塔利班士兵向空中放枪庆祝
还有对战争损失的盘点,以及军方发言人对表态等等。
形同通稿,可能与西方媒体大部分记者已经撤出阿富汗有关。目前西方报道依靠少数线人和留守记者,报道质量不断下降。
总体来看,美国对阿富汗战争的结束持相对积极态度。和喀布尔城区庆祝的烟花相似,美国媒体的文字也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20年的战争结束了,这似乎是一个和平故事的开端。
▎喀布尔市内为庆祝美军离开燃放的烟花
《纽约时报》的头条大标题平铺直叙,《美国最长的战争结束了,最后的军人离开阿富汗》,但左侧的小标题《在20年的战斗之后,这个国家落入塔利班之手》,似乎又透露出不一样的况味。
内文恰如其分的提到一句“阿富汗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华盛顿邮报》也使用了相似的标题。
CNN的大标题也差不多《最后的美军军机离开阿富汗》,但小标题直接说《这标志着从美国历史上最长战争中,一场令人忧虑的、混乱的、血腥退出的结束》。
《华尔街日报》的标题也基本相同。
插入一家影响力很大的英国媒体,《金融时报》也发了通稿。
美国主打外交的《外交政策》杂志也一样。
《新闻周刊》的文章虽然标了独家,但其实这篇《随着最后一架飞机离开,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结束了”》也是大段通稿组成。
《政客》杂志,通稿。
《赫芬顿邮报》的内容也相差无几,但标题更加简洁 《漫长、血腥、终于消停》 ,使用英文韵脚,概括了 对阿富汗战争的复杂感受。
福克斯新闻:一定要把帐算在拜登头上
但偏保守派福克斯新闻就非常不一样,直接在头条怒斥拜登背信弃义——《拜登违背誓言,把陷入困境的美国人留给了嗜血的塔利班》。
过了一个小时,福克斯换了更有冲击力的标题和配图——《重返恐怖:拜登把陷入困境的美国人留在杀人犯的手里,有人听到了挨家挨户处刑的声音》,就差把拜登视作恐怖分子了。
但是查看内文,只提到目前在阿富汗可能仍有百余美国人滞留。关于“挨家挨户处刑”的说法,来自一个调查记者的推特账户,但网友指出,所谓视频的“处刑”声音是塔利班向空中放枪庆祝。
为什么福克斯这么一定要找拜登的麻烦呢?
原因并不难找:
毕竟,福克斯是特朗普最爱的电视台,最近正在包装小特朗普呢。
加德法俄英等国报道微观:严谨怎么从一个词中体现?
关于美国撤军结束,其他国家也有各自角度的报道:
加拿大《环球邮报》,和美国媒体标题基本一样,果然是美洲兄弟一家亲。
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的标题也是《美国军队完全撤出阿富汗》,不过标题中也有一个词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肩题的“fast”,它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将近”。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并不是整整二十年,从2001年10月7日开始,到2021年8月结束,当然只是“将近二十年。”
法国《费加罗报》的标题略微有些新意——《2021年8月31日,美国正在逐渐摆脱塔利班》,文章主要强调西方正在与塔利班的对话。也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扮演更积极协调角色的期望相关。
英国《独立报》归纳了重要信息,标题是《我是怎样目击阿富汗战争的苦涩结局的》,比较文艺。也契合了这次撤军中拜登不打招呼,单边行动,造成英国不满的情绪。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就没有英国人那么客气了,大图是拜登的愁容,右边的新闻稿件直接写着《战争结束,塔利班赢了,终于终于,美国飞机离开了喀布尔机场,结束了这场撤离》
是的,塔利班赢了。
但任由地区安全形势恶化、恐袭风险继续上升的话,恐怕美国没办法置身事外,911的是否会重演?我们是不是要继续吸取其中的教训?
《把情绪带回911?》——《大西洋月刊》的封面给出了深入的联想。
或许类似的反思,才是更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