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永不落伍的黑白,还是各种新鲜独特的新配色?

这几年由于全面屏盛行等因素,大家都在吐槽现在手机外观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So,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厂商们就把提升辨识度的一部分重心,转移到了机身的配色设计上。
这不,根据外媒爆料,将于下个月发布的iPhone13系列,就会新增日落金、玫瑰金等多款配色,总配色数量可能将达到8款。




跟这几年不断争奇斗艳的国产手机比起来,苹果可能还得往后稍稍。
举个栗子,自从当年华为P20整了一个渐变色之后,后来几乎所有厂商都开始做起渐变色的手机。
那几年的手机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各种五颜六色的骚家伙。


去年初,一加和vivo接连秀了一波电致变色的技术。

结果没过多久,OPPO Reno5 Pro+艺术家版就直接把电致变色技术,带到了量产的手机上。

虽然出厂的颜色是银色,但通过敲击它的机身后盖,机身就能实现在银色与蓝色之间的切换。

此外华为、传音等厂商也都有陆陆续续,推出了搭载电致变色后盖的机型。


无论是vivo S10Pro还是最近发布的iQOO8,都各有一个光致变色的版本。

搭载光致变色的S10 Pro/iQOO8经过阳光的照射后,也可实现两种颜色的变换。

虽然说吧,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手机厂商在「乱点科技树」。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手机的配色设计,确实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购买意愿。



也许在不久之后,你能买到的手机,可以实现的是无数种颜色的变换。
可一周一变色的新型材料

前几天,就在机哥上网冲浪的时候,无意中就看到了中国科学网发布的一篇报道。
呐,就是下面这个:


作为六号线的搞机一哥,看到这几个关键词机哥可就不困了,迅速就去扒了扒具体的细节。

原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和捷克 Jan Evangelista Purkyne 大学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下。

此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在一种「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铈基非晶合金中,掺杂了一系列的稀土元素。
结果发现,这种融合之后形成的体系,在室温和空气条件下,居然具有自发氧化和自发变色的性质。

而且嚯,相比起前面提到的那些电致变色、光致变色。

除此之外,能变换的颜色也不仅仅局限于两种。

(左:电致变色前;右:变色后)

原本的它外表其实是棕黄色,同样是在经过氧化反应之后,现在变成了大家看到的浅绿色。
而据研发人员介绍,新研制出来的这种变色金属,它的变色机制也与自由女神像类似。


但其实,这种材料的氧化除了是不间断且持续的之外,氧化层的生长也是均匀的。
也就说是,其实并不会因为局部快速氧化,而出现像锈蚀的情况。


根据他们的测试,这种材料变换的频率,最开始可以做到一周变换一种颜色。
机哥寻思着,这要是用到手机上,不就等于一周可以更换一种手机配色?

这不比一款新配色,也要搞个发布会的阿果燃多了?


从研发人员的介绍中,机哥也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材料最终变成一种固定的颜色。
而且,它最终会变成什么颜色,也是目前还不能确定的事...


好家伙,现在买手机,屏幕可能要抽奖。
以后买手机,颜色都纯靠抽奖。




有网友提议可以让主题的颜色,随着手机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研发人员也表示,最终呈现的颜色,应该会跟选择的材料成分有关。
只是目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进行验证。


实际上,由于这种新合金可以形成各种形状,这就让它可以实现于多种产品的应用。

虽然研发出来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其实已经可以应用到商标等之类的需求之中。
而且,别看它用到的铈元素属于稀有金属,但其实它的价格并不贵,这也为量产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一是常常纠结于到底选那种配色,二是本来最心仪的配色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失去了新鲜感。
不知道机友们有没有,反正机哥是真的有。


虽然说新研制的这种合金,最终能不能用到手机上,还尚未有定论。
但至少手机变色这个方向,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玩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