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冷饮品牌”梦龙最近被锤了。

原因是其配料问题的“双标门”:提供给中国消费者的是“减配特供版”。

 



7月30日,微博博主“游戏打折情报”发文质疑称,梦龙冰淇淋国内版和国外版使用的配料不一样,国内版梦龙冰淇淋巧克力外皮下的冰淇淋是“大比例植物油”(没有经过氢化工序),只有少量的奶粉,因此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而其在欧洲生产的梦龙却是牛奶制作的。

 

该博主还配图国内一款梦龙冰淇淋的配料表,称“配料表第一位是水,植物油排在奶粉前,奶粉不到4%。”



对于梦龙疑似采用不同配料的行为,不少网友也被一语惊醒加入话题,认为这是“双标”行为,#梦龙被质疑中外用料不同#也登上微博热搜。

 

对此,梦龙官方曾发文回应称确实使用了“植物油脂”,是出于环保的考虑,然后被喷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人吃根冰棍也要讲环保?你们老外吃冰棍就不用讲环保?

有网友通过对比梦龙各国官网后发现,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销售的一款梦龙产品的配料表中,“牛奶”被排在第一位,多包含“乳脂”,从配料来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高端冰淇淋。

 

可再一看中国、印尼等发展中国家销售的同款梦龙雪糕,高大上的配料表却突然接地气起来,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水”,且多包含“植物油”,这几乎和小布丁一样的配料表,售价却高出几十倍,这合理吗?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只配吃低配梦龙?

 



眼见网友们怨气越来越大,梦龙母公司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亲自出来“灭火”。

  



曾锡文在微博上写道:“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口味,中国市场的梦龙产品使用的巧克力要比欧洲梦龙产品多11%。”并且还反问:“多放这么多巧克力我们都不心疼,还会在其他辅料上打主意?”

 



 

好家伙,人家说你没放奶,你说我多放了巧克力,围魏救赵?

 

还有,一个外企高端冰淇淋在中国打情怀牌,乌鸦怎么觉得这么别扭呢?抛开你的英国企业身份不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几个中国人吃得你家的高端冰淇淋?怎么听你意思梦龙还成了中国冷饮领导者了?

 

要说情怀,三元旗下的八喜冰淇淋诞生于1990年,是国内第一个专业生产新鲜奶制品的品牌,结束了中国只能进口纯正新鲜奶油冰淇淋的历史。

上海的光明牌冰淇淋更是早在1951年6月1日就注册生产,投产之初,“光明”产品有小冰砖、中冰砖、大冰砖等,为解放后首个国产冰淇淋品牌。



 

更不用说早在解放前就存在的上古品牌:中街1946,你一个外资企业搁这跟我俩谈历史、谈情怀?真当中国除了梦龙就没有冰淇淋了?

 



抛开这些情怀历史不谈,光谈质量,梦龙也被以上这几个老牌国货吊打。

 

我们看看八喜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即含量最多的成分是生牛乳,含量达到了惊人的55%以上:



再看看梦龙的,高端冰淇淋配料中最多的成分竟然是饮用水?

 



八喜都没说自己是高端冰淇淋,你梦龙是怎么好意思一口一个“高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

 

光明冰淇淋生产的白熊中砖,新牛奶添加也高达35%以上,比只舍得用乳粉而且乳粉含量不超过4%的梦龙厚道太多。

 



来自东北黑龙江的索菲亚全乳脂冰淇淋,用料比梦龙植脂冰淇淋好多了。索菲亚配料表中,巧克力的配方部分,排名第一位第二位的是可可液块和可可脂,比梦龙的配料表中巧克力配料还真,梦龙巧克力部分第一位是白砂糖。

 

最关键的是,用料如此扎实,人家打完折后一根才不到四块钱,而用料差得多的梦龙,批发价也得在十元上下了,这TM上哪说理去?多出来的部分难道是进口关税?

 



说到底,还是梦龙大意了,它万万没想到:怎么有中国消费者这么“较真”,把配料表给研究了个遍……

那么现在它们该明白了,如今这样的消费者在中国不仅有,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就是注重饮食成分的“成分党”。

 

他们并不是只锤外国品牌,甭管谁要是在成分上“假大空”,都要锤爆。比如梦龙的中国同行,网红冰淇淋品牌钟薛高,前一阵子也因类似的原因“翻车”。



主打“国潮”的钟薛高产品命名为“厄瓜多尔粉钻”

钟薛高虽然是本土品牌,但比洋品牌梦龙更高调,比梦龙更敢自抬身价,自诩“雪糕界的爱马仕”,吹起牛来更是直接无视配料表。

 

钟薛高一支雪糕的单价高达66元,就这,创始人林盛还怒怼消费者:“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花高价吃你家雪糕,连个好脸都不给,我不吃行不行?真以为你家雪糕是必需品?



林盛还声称一支钟薛高雪糕的成本价就在 40 元左右,成本高昂。



但是早在 2019 年,钟薛高就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局官方打脸,行政处罚两次,一次是因为某款雪糕宣称“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实际上产品的配料中,清晰标出了含有饮用水;一次是因为某款产品宣称使用特级红提制作,检验报告却显示原材料只是散装、一级的红葡萄干。

 

无独有偶,另一个网红品牌元气森林也曾被成分党们骂上了热搜。



元气森林主打的定位是“无糖饮料”品类,其拳头产品气泡水的核心卖点就是“0糖0脂0卡”。

 

元气森林在其新品“元气森林乳茶”的外包装上也标注为“0蔗糖低脂肪”。



 

但有些消费者就奇怪了:0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那么甜?一查配料表才发现,“0糖”跟“0蔗糖”的区别可太大了。

 



 

配料表中的“结晶果糖”,就是替代蔗糖的甜味剂。

“结晶果糖”是果糖的一种,热值低,不依赖胰岛素,血糖负担小,是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儿童的理想甜味剂。



 

但是,果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II型糖尿病;果糖代谢只能由肝脏代谢,引发痛风,增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果糖不会抑制饥饿素,没有饱腹感,导致饮食过量造成肥胖。

要是不当一个“成分党”,小白上哪知道这些门道去?只能被广告诱导。

 

被成分党们扒皮之后,元气森林很快就在知乎上致歉称,因标识不清晰引发了“0蔗糖”与“无糖”的误解;会尽快在三个月内重新升级标签,确保消费者不再有误会。

 



这也叫“升级”么……不过甭管怎么,元气森林被成分党锤了一下,用词还是更加严谨了,减少了对不明真相群众的误导。

 



换了广告语的元气森林乳茶新海报

虽然成分党今年在食品界战功赫赫,屡立新功,但成分党们其实最早崛起于美妆界,而且,也并非“中国特色”的现象。

 

这么多年来,化妆品营销的思路都是找明星,宣传化妆品能够带来的效果,一张张精致的脸出现在视频画面中,就能够引起不少人买单。

 

但随着各大品牌营销方式的趋同,人们对这种套路产生了厌倦心理,他们更加关注起“硬指标”——化妆品的成分。

 

化妆品里含有什么成分,分别的占比是多少?单独的某一成分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不用的成分是否能够互相融合,融合后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是否安全可持续?

 

美国时装技术学院FIT发布的《美国美妆行业透明度感知评估报告》显示,在调研的1800位美妆消费者中,72%的消费者希望品牌方能向他们解释产品成分究竟具备什么功效,超过60%的消费者希望品牌方能认证产品成分的来源。

 



对于化妆品成分的担忧,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早前很少有消费者愿意像做化学题一样去研究,而更愿意相信品牌宣传,大牌+效果展示+美妆博主推荐,基本能够俘获大多数消费者的芳心。

 

随着化妆品消费者护肤意识、安全意识的觉醒以及社媒的营销,关注化妆品成分及功效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部分人就被称为“成分党”。

 

个推大数据显示,95后、女性、高消费水平群体是成分党主力军,高知群体占比相对较高。

具体来看,女性以压倒性的比例优势(84.83%)凸显其对成分的重视,成分党中18-24岁群体逾5成,与其他人群相比,成分党消费能力强劲,高消费者水平占比高达52.00%。

 



 

他们的特点是,比起品牌、知名度、包装等等,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成分,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如今,有不少人对成分和相对应的功效如数家珍,烟酰胺主打美白,透明质酸保湿效果好,乳糖酸能够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等,对于这些名词的研究,甚至成为了不少女孩子护肤时的必做功课。

 

在知乎上搜索:如何看懂护肤品里的成分表?有9169位关注者,帖子被浏览了1151591次。能查到化妆品备案信息和成分组成的药监局官方APP“化妆品监管”,在安卓应用市场已有227万次安装。

 





 

随着“成分党”越来越多,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这些品牌硬通货不再是唯一的美丽密码,Z世代酷小孩们遵循的,是“早C晚A”的护肤网红公式:早上使用含维C类成分的护肤品,晚上使用含维A类成分的护肤品。她们变得更加聪明且谨慎,甚至可以背下一整张化妆品原料功效表。

 



小红书上成分党做的功课

 

随着成分党的快速崛起,美妆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一些并不知名但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品牌也迅速做大做强。

 

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生厂商的华熙生物,近年积极布局下游功能性护肤品牌,通过内生孵化以及收购的方式推出共计11个主打强功效性护肤的品牌,如润百颜、夸迪、米蓓尔等,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销售额快速增长。

 



 

除华熙生物以外,国内主打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牌HomeFacialPro(HFP)也在近年诞生。

 

2014年12月,HFP品牌于广州建立,旗下每款产品都直截了当地以核心成分和功效命名,如日常清洁系列产品氨基酸温和洁净洁面乳,原液系列玻尿酸原液、烟酰胺原液、寡肽原液、神经酰胺原液,面膜系列虾青素提亮修护睡眠面膜等。

 

2016年8月,HFP进驻天猫,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在2018年天猫618购物节中销量位列天猫美妆排名榜第4,在当年双十一购物节销量位列全网个护美妆类目第7。

 



 

这成分党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眼熟?没错,从本质上来说,美妆界的成分党和数码界的“参数党”是同一类人群,两者都是通过过滤掉厂家天花乱坠的广告语,直击最能代表商品品质的成分和参数,并以此作为衡量产品质量高下的主要标准。

参数党崛起前,数码圈卖品牌卖情怀的现象也很突出,十几年前外国品牌的旗舰机比现在大多数国产品牌的旗舰机卖得都贵,那时候的旗舰机,有的吹设计,有的吹逼格,有的吹档次,你问他到底为什么值那么钱?别问,问就是你外行。



但参数党崛起后,所有品牌都被迫拉到同一个坐标系里进行对比,所有硬件都量化为一个个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的数字,这直接粉碎了一些大牌高高在上的品牌滤镜,并让以小米为代表的一批新锐数码企业在十年间迅速成长为今天的行业头部企业。

 



 

而对于消费者呢,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相同配置下最有性价比的产品,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自然也不是坏事。

 

当然,万事都有个度。成分和参数,也不是评判商品的唯一标准,成分党和参数党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关心成分是好事,但也不能迷信成分。

 

比如,成分党们坚信“早C晚A”是护肤黄金搭配,即早上使用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C类产品,晚上使用具有抗衰老功能的类维生素A类产品。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部分含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类维生素A的护肤品,会对皮肤产生一定刺激性,使皮肤出现干燥、红斑、脱屑等不良反应,而且亚洲人群更容易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因此,有些成分党越用皮肤越差,对整套护肤理论都产生了怀疑。

 

其实很多护肤品都可以被搭配使用,消费者只要根据自己的肤质和产品说明,选择不同功效的产品配合使用即可,不必非拘泥于被过分神化的“早C晚A”。而不同成分的护肤品之间,一般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又如,很多成分党将抗氧化剂、防腐剂、食用色素、增稠剂等添加剂视为“洪水猛兽”,更有不少人“谈添加剂色变”,认为只有“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才健康、安全。



 

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卤水点豆腐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食品加工方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以使用防腐剂为例,其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增殖或杀死微生物,从而防止或延缓食物腐败,如果一些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剂,无法抑制微生物繁殖,食品就很容易变质。

 

因此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剂并非判断食品安全与否的金标准,某种意义上来说,“纯天然”“零添加”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健康。

 

再如,为了能让孩子更健康,一些“成分党”妈妈认真比较国内外各大品牌奶粉的配方成分,挑选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奶粉给孩子喝。



 

而实际上,蛋白质摄入太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代谢紊乱,时间一长,在超负荷运作情况下,肾小球将受到损害,从而易引起肾脏疾病。

 

成分党、参数党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他们能倒逼厂家老老实实宣传,把相关知识科普给消费者知情,这就是最大的积极作用了。

 

总的说来,成分党、参数党的涌现显著减少了智商税产品,让厂家深刻认识到这届消费者不好忽悠了。在成分党眼中,来自荷兰的郁金香并不比来自河南的高贵,来自福岛的白桃也并不比山东的好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成分。



靠品牌光环、情怀滤镜就能割韭菜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面对越来越认真、越来越专业的消费者群体,没点真功夫再也割不动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当然欢迎成分党们继续“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