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被称为经济的“毛细血管”。
8月4日,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20年,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及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8%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0%的土地及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这份报告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2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解析。
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态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城市密集的粤港澳大湾区,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市的博罗县是唯一入选的全国百强县,排在第89位,成为大湾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
①珠三角最大县市,全年GDP超600亿
博罗县是惠州市的下辖县之一,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珠三角边缘,户籍人口达93.69万。博罗县面积为2858平方千米,比临近的东莞市(2465平方千米)、深圳市(1997平方千米)面积更大。博罗是珠三角地区连片开发最大的县,早在2015年已成为唯一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广东县市。
根据博罗县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19.04亿元,同比增长2.2%。去年GDP相比2015年增长22.9%,2016-2020年年均增速为4.2%,但近年的增速明显有所放缓。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9.2亿元、309.8亿元和240.04亿元,分别增长3.9%、1.3%和3%,三次产业结构为11.2 : 50 : 38.8。去年,博罗县完成总税收100.29亿元,增长7.5%,比2015年增加45.99亿元,五年间的增速高达84.7%。
②民营工业增势喜人,但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2020年,博罗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近五年的增速出现波动下滑的态势。其中,民营工业企业493家,企业数占比为70.6%,实现增加值增长7.1%,快于整体工业增速5.2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比重最大,占工业增加值的63.3%,实现增加值增长5.4%。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现回落,增加值下降3.6%,占工业增加值的36.1%,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则实现增加值增长13.3%。
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中型企业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实现增加值增长4.1%和3.1%,增速快于整体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活力突出。从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增加值,排名规模以上企业的前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博罗县是大湾区主要的防疫用品生产地之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医用口罩7395.5万只,增长31倍。此外,去年该县生产中成药4159.5吨,增长34.4%;服装1710.4万件,下降27.6%;饲料66.03万吨,增长10.2%。从整体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依然较老旧。
虽然整体工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报告指出,包括博罗县在内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普遍面临以下问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综合竞争力弱,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与此同时,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新兴产业量级相对较小是目前县市工业发展存在的现象,缺技术、缺人才、缺土地、缺资金是影响县市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因素。
③县内5家上市企业,培育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
为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做强,博罗县曾出台《关于博罗县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注册地在博罗的企业若在国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融资,县政府最高奖励400万元。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功挂牌,县政府一次性奖励50万元,成功转板到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再奖200万元。
根据天眼查平台的信息,截至目前,已有5家总部设在博罗的企业在新三板或区域场外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分别是红墙股份(002809)、智科科技(872743)、嘉骏森林(873360)、优比贝柠(871330)、新圆沉香(836624)。
立足大湾区,去年博罗县曾引进投资额超50亿元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等项目,全年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64宗,投资合同金额26.43亿元,比上年增加8.78亿元,增长49.7%。
博罗“十四五”规划指出,将全力培育电子信息、铜材料、电动车等支柱产业,加快建成正威新材料制造产业园二期、台铃电动车、小刀电动车等项目,推进益利素勒、绿佳电动车、柯创科技电动车等项目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路。
资料来源: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工信部&赛迪顾问)、2020年博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博罗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