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郑州水灾遇难者头七祭奠日,郑州市民在地铁口献花,几度遭到围挡,最后在市民们自发拆除之后,当局终于不再阻拦。但是,接着又发生了拍摄地铁口鲜花照片的记者遭到警方拘押,一位来自西安的年轻人因使用无人飞机拍摄而遭到不明身份(应该是便衣警察)的殴打。 一位郑州当地人向气氛地便衣警察表示,“为什么不能拍摄?为什么不能公布真相?”



河南洪灾“淹死”成为社媒敏感词 伤亡画面被删光


河南洪灾造成地铁进水和人员死亡。上周以来,河南特大暴雨洪灾的惨烈画面和文字引起世界华人的关注。在中国网络和社媒上,“淹死”等和河南暴雨洪灾有关的词组成为敏感词,相关内容遭到屏蔽封锁,难以搜索。多篇涉及到问责、探寻灾祸真相、死伤人数的文章遭到删除。

今天的《网络博弈》节目,我们请美国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监测中国网络审查情况的分析员刘力鹏先生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数字时代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萧强教授主持设立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监测跟踪中国网络审查情况已经有10多年之久。

现在中国社媒上被删除的文章包括来自独行侠号的《刚刚,河南共青团发动团民文明问候外媒……》。这篇文章怀疑河南共青团微博鼓励民众去骚扰外媒记者。还有来自老萧杂说的文章《这次对于郑州,决不要再搞什么灾难美学》也被删除。

欢迎大家在网上转推《网络博弈》节目声音链接。
主持人小安的社交媒体:
推特账号:https://twitter.com/XIAOAN000
脸书账号:https://www.facebook.com/pei.an.58

今次河南洪水,天灾固然严重,人祸也不轻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河南郑州20日遭遇‘千年一遇’水灾,京广隧道和五号地铁大灾难,近一周来继续受海内外关注批评。从灾害预报、救灾、善后,舆论风暴延烧,压过习近平主席访西藏;官方定调京广隧道拖出247辆车、死亡6人,民间普遍不信。李克强总理26日召开视频救灾防汛会议,强调‘公开透明’,‘该停就停,该封就封’。”“党媒自曝,郑州气象局雨前五天至少五度预警,上面却未发布撤离或防洪命令。有评论说,专制体制官员习于层层上报,体制命令是由上而下,才有‘定于一尊’的习近平一人指挥全国。下级上报后就算交差,上面不发令让地铁停驶、隧道封锁,基层官员根本管不着。”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平情而论,今次河南洪水,天灾是主因,说暴雨‘千年一遇’未免夸张,但雨量异乎寻常地集中,确是事实。”“这种超常的豪雨侵袭,任何‘海绵城市’都难以抵受得住。天灾固然严重,人祸也不轻。作为内地新一线城市、人口大省的首善之区,人命伤亡最重的两处地点,一是地铁五号线列车,一是京广快速路地下隧道,都乃公共交通设施,市政当局事先预警不足,事后抢救不及时,对惨剧的酿成难辞其咎。”“有内地分析认为,郑州乃至河南在今次汛情到来前,采取的是内地政府惯常的做法,即体制内动员,对外则鲜有预警,不停工不停课,维持歌舞升平,整个城市依然按照惯常节奏运行”。“地铁和快速路,都是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设施,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有关方面及早预警,停工停课,是否可以避免民众受困?如果救援及时果断,是否可以避免或至少减轻伤亡?”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水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在主汛期官方的警觉性理应更高,何况该市过去五年投入534亿人民币,打造‘海绵城市’,如今洪涝灾害如此严重,网上不乏骂声。然而,翻查国内媒体的报道,对于本次汛情,河南省与郑州市不是没有准备。7月13日,履新不足两个月的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紧急视频会议”,“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随后立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保持临战状态’。”“可惜,主事官员和当局虽上紧了发条,地铁站的悲剧还是发生了。网上有议论分析,当局可能过于集中防范黄河河堤安全,从全力防洪的角度思考,对积水迅猛上涨后的城市应对预案不足。‘重要交通不中断’的要求,也或许影响了及时关闭地铁站的决断。”“另一点引人关注的是,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62岁)6月从山西省委书记任上调到河南,就具备了担任两个省级一把手的条件、符合在明年中共二十大中晋升政治局的资格。这次郑州洪涝灾害他不是直接负责官员,但灾情是否会对他的仕途前景增加不确定性,则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