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的蓝色起源原本与其他航天企业合作,设计出名为“蓝月亮”(Blue Moon)的登月器。

美国网购巨头亚马逊公司(Amazon)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为了与特斯拉(Tesla)创办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竞逐美国宇航局(NASA,又译美国太空总署)新一代登月计划合约,提出向该计划捐献20亿美元。

BBC新闻网科学事务编辑保罗·林孔(Paul Rincon)报道说,事情源于今年4月,NASA因为只能从国会取得建设登月器所需33亿美元资金的8.5亿美元,结果只能向马斯克的航天企业SpaceX批出一份价值29亿的合同,贝佐斯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没能夺得第二承包商合同。

合同涉及建造载人登月器,让美国宇航员最快于2024年再次登陆月球表面。4月的竞标结果本来意味着SpaceX的星舰(Starship)系列飞船将承担搭载登月器升空任务。

此举让贝佐斯变相介入美国与中国之间包含登月计划在内的新一代太空竞赛。3月份,中国与俄罗斯宣布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被认为是中国要赶超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优势,以及俄罗斯要重建昔日航天技术的辉煌

贝佐斯怎样给NASA捐钱?

贝佐斯星期一(7月26日)向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发公开信说:“蓝色起源将透过免收本政府财政年度以及未来两个年度的所有款项,合共最多20亿付款,以补足HLS(人类着陆系统)预算短欠部分,让计划马上重回正轨。”

“这并非延迟付款建议,而是一笔过永久免除该等付款。”



杰夫·贝佐斯(右)上周与弟弟马克·贝佐斯(左)一同搭乘新牧羊人号(New Shepard)飞船飞至太空边沿。

此前,贝佐斯联合航天巨头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和德雷珀(Draper)联合竞标,希望参与NASA人类着陆系统这一关键装备。

他们设计出名为“蓝月亮”(Blue Moon)的登月器,其外观与1969年搭载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岩士唐)与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登陆的月面模组(LM;登月舱)有相似之处。

贝佐斯在致尼尔森的公开信中也强调,“蓝月亮”登月舱有许多优胜之处,其中尤其看重安全设计。这台登月器还将使用氢燃料,配合NASA以开采自月球表面的水冰透过化学反应分拆为氢和氧来驱动登月飞船的长远目标。

NASA登月计划外包竞标本身有何争议?

在4月份开标时,NASA人类探索与作战任务局副局长凯西·卢德斯(Kathy Lueders)曾经公开表示,局方遇到资金短缺问题,只能缩减计划至只聘请一家公司参与。



中标的SpaceX将利用其星舰飞船,把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

NASA当时解释竞标结果的文件称,SpaceX获评定拥有“可接受”的技术水平和“杰出”的管理评分,蓝色起源获评定拥有“可接受”的技术水平和”甚佳“的管理评分。NASA也指出,SpaceX拥有久经考验的太空任务经验,也是使其中标的因素之一。

此外,SpaceX竞标价格远低于其他对手,也可能是其出线原因。

要是一切按计划进行,SpaceX的星舰系列飞船将执飞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以来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星舰飞船被誉为将飞船设计推向极致,预定采用甲烷发动机推动。

竞标败于SpaceX的蓝色起源向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提出抗议,指控NASA不公地“在最后关头搬龙门”,从而向SpaceX批出合同。

另一家参与竞标落败的企业达尼提斯(Dynetics)也有向GAO投诉,两例投诉目前均等候审理,但航天业界对他们能申诉成功不感乐观。

中国的登月计划进展到什么地步?



嫦娥五号标志着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与建立月球基地三部曲已完成了第一部。

2004年成立的“嫦娥工程”,自2007年10月起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至五号探测器。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月球表面,标志着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与建立月球基地三部曲已完成了第一部。

2021年3月,中国与俄罗斯宣布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手建造,但目前尚待定出具体方案和时间表。

5月份,美国宇航局局长纳尔逊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在太空领域是个“咄咄逼人的竞争者”,警告美国不能掉以轻心。他同时指出,中国嫦娥五号成功登月,为美国考虑是否要认真推进重返月球计划添加了新的元素。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近日引述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国防研究高级研究员彼得·加勒森空军中校(Lt Col Peter Garretson)说,中国共产党正“利用太空作为平台,建立另类(全球)治理机制”,把俄罗斯等美国太空开发盟友争取过来。美国有迫切需要制定举国参与的太空工业发展策略。



虽然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贝佐斯这样私人巨额捐献国家航天计划的情况,但已有像浙江吉利控股投入商业卫星市场,小米集团创办人雷军投资卫星制造商银河航天等操作。彭博社引述美国空军战争学院(US Air War College)中国太空事业专家韩林康博士(Dr Lincoln Hines)说,政府都希望看到私营企业能补足国家所需,也希望获得“吹牛的权利”。

不过,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历史与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康琳娜博士(Dr Alanna Krolikowski)对英国《卫报》指出,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太空合作上越走越近,但她对于中国会在短时间内超越美国成为航天事业领导国家,仍然抱持观望态度。

康琳娜博士说:“中国正在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报复1960至1970年代冷战时期太空计划所做的事情。”

太空名利场?

贝佐斯与英国维珍集团创办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最近分别搭乘自家研发的飞行器进入太空边沿,引发民间讨论太空是否成为了世界富豪最新的攀比场地。

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就曾发表题为“太空:商业大亨竞争的最后前线”的社评,当中指出,在全球饱受热浪与洪灾煎熬之际,诸位富豪先后搭乘火箭升空,让人瞠目咋舌。但文章同时指出,这场富豪之间的太空竞赛并非只为名利。

《金融时报》社评说:“对于贝佐斯来说,太空旅游只是在踏出建设太空殖民地,分担地球负担这一大步之前,踏出小小的一步。另一方面,马斯克希望促进‘跨星球生活’,让人类不但能去月球,更能去火星。他们的冒险最终可能造福人类。”

独立环境新闻记者兼科幻小说作者克恩(Sim Kern)在英国《独立报》发表评论说,当有人说太空殖民化是人类的命运,我们就必须予以警惕。

克恩说:“单纯因为这些亿万富豪在有生之年不会成功建立外星殖民地,不代表他们追逐这想法对人无害。贝佐斯、布兰森与马斯克向普罗大众兜售其太空计划,结果我们都给他们提供了诸多财富——数以十亿元计的税款,同样数以十亿元计算的个人投资。”

“创造这些亿万富豪的那些企业活动正在我们唯一能居住的星球肆虐着,但因为我们的新封建领主给我们兜售了那些科幻空想,许多人把他们看成大英雄,而非谴责他们的淫秽和不义之财。”

《泰晤士报》也发表评论说,富人追逐昂贵的梦想并不稀奇,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最初也被人鄙视,形容他们自我吹嘘。爱迪生(Thomas Edison)也被认为是媒体操控专家,对其在科技创新的贡献上夸大其辞。

“我们总要有点后见之明才能欣赏到那些本来看似仅此而已的进步到底有多厉害,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去相信,贝佐斯—布兰森—马斯克竞赛将能带来的成果,相比于进步呼声中那无可避免的负面情绪,会更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