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洪涝灾害事件按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4个级别,1级最严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21日凌晨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提升为一级。
住在郑州的高律师21日向德国之声表示,他所在的东区地势比较低,灾情严重,他住的30多层高楼停水停电,一楼淹水,车子灭顶。他冒着淹水走回家,观察到路上的水最深有一米,红绿灯停摆,交通瘫痪,许多私家车跟公交车都被水冲到一起。
他也有有同事困在地铁中几个小时,说他们感到很恐惧。他认为洪灾发生是因为排水系统出了问题。他说:“路上有许多人孔盖被冲走了,可见下水道是完全不通的。虽然各小区下方都有防洪的设备,但一旦下雨造成灾害,有些原因就导致水的围堵。”
维权律师任全牛也住在郑州,但所在的地区地势比较高,水流快,汽车跟人员伤亡较少,淹水情况比较快改善,但大雨仍导致电路出问题,许多小区仍然停水停电和断网。
他提到,中国城市化特别快,高楼建的特别多,引水只能仰赖下水道,但是中国城市发展最不重视的便是下水道。他说:“下水道大部分的管线直径都很窄,排水系统的管线特别小,肯定是没办法来得及把大雨带来的水排掉。”
任全牛观察,“普通一场雨都会造成积水,而过去几日的大雨加上排水系统本身就不行,乘载不了这么大城市的排水。”
“海绵城市”能吸多少水
根据多家中国媒体报道,郑州在2016年就宣示要花超过534.8亿人民币将城市打造为“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在今年5月都还有新闻讲述这项计划。
“统计显示,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郑州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去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8亿吨,再生水利用率为50%。城市供水明显增加,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既然花了这么多钱,也宣布有了成效,那这次洪灾为何这么严重?《中国青年报》引用浙江工业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前虎的说法表示,“此次河南大雨属于突发特大暴雨,已经超出了海绵城市所能应对的能力”。
他说:“郑州这次大雨是非常少见的,造成的灾害跟是否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关系。”
新闻中提到,“郑州对其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为20年一遇”,这次3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表示“这是天灾不是人祸”。
这几天,中国官方也反复强调,河南省这次降雨是“突破历史极值”,只是说法从郑州市政府的“百年不遇”到河南省水利厅的“超5000年一遇”,引发网友批评越说越夸张,“甩锅历史”的争议。
郑州17日到20日3天降雨量达617.1mm,几乎快到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示警系统失灵?
除了排水,政府的示警系统也受到检视。任全牛提到,暴雨和洪水有天然因素没错,但虽然郑州当地有5次特大暴雨的预警,市政府相关部门却没有提前积极倡导或去做预防措施,例如提前让地铁停驶,导致人员跟财务损失。
任全牛表示,政府只是提醒居民不要出门还不够。他说:“连我都知道郑州地势是西高东低,如果水量这么大的话,正常情况政府应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员或交通通行至特定地区,这样能完全大幅度降低车辆或人员的损失,但我们都没看到这方面的消息。”
高律师则认为,与其期待政府改变,还不如自救。他说:“我认为这些问题一时不可能改变,只能说将来大雨天尽量少坐地铁,我想政府不会那么快做出任何实质改善,未来大雨只能说市民必须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坐地铁等大众运输工具。”
目前郑州的交通在水退之后正逐渐恢复运作,未来如何更好的排水以及加强示警系统,是民众希望官方除了“千年一遇”这种说法之外可以实际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