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阿米,编辑:唐也钦,设计:郑舒雅、戚桐珲,数据:董道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做饭不多,厨电倒是一应俱全,不仅有咖啡机、豆浆机,甚至还有厨师机。


虽然不运动,但家里不仅有健身环大冒险、各年代版的just dance,还有一台用来晾衣服的椭圆机。


你抱着细分生活的念头,不断把大大小小的电器搬回家,却用了一两次以后便开始闲置。使用这些电器的成本太高,丢掉又觉得心疼,你的家难免沦为一间大仓储室。


如果我们把情况设置得简单而极端一些——假如有一天你要搬家,得跟这些电器断舍离,你会优先带走哪3件电器,又会最先丢掉哪3件电器呢


在6月的一次调研中,我们也向读者询问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回答,以至于填完这份只有2道必答题的问卷,受访者平均要花2分57秒。


但从调研结果中,我们不仅找到了年轻人最想留、最想丢的电器,也从中找到了2021年现代人的断舍离精神。


1. 年轻人最想丢和最想留的电器是什么?


从2019年开始,中国人均GDP超过7万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商务部发布的《2020年家电消费趋势报告》也提出,收入水平的上升为电器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简单地说就是,钱多了,大家买的电器也越来越多了。


在这道近似“哪些电器对你最重要”的问题中,洗衣机、冰箱、电动牙刷被年轻人提及的次数最多,都分别有接近3成人想优先带走它们。



选择优先带走这些电器的受访者中,有不少人都提到了“使用频率高”“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关乎生存”。


这也的确符合当下年轻人对于生活电器的使用习惯。当他们早起来到洗手间,右手拿着电动牙刷往嘴里杵的同时,左手也会拿着手机刷刷微博。他们把前一天的衣服丢进洗衣机,再从冰箱里掏出前一晚做好的午餐,并在打开门迎来热浪的时刻,感叹空调是如何在三伏天拯救人类生命的。


虽然无法就此说明年轻人的消费本质是什么,但至少能够看出他们对于各类电器保持着“实用为先”态度。因为他们优先带走的电器,通常是满足生活最基础的必备电器。


而在“因为需要而优先带走”的另一面,年轻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会优先丢掉哪些电器?


从产品来看,有超过3成人想优先丢掉咖啡机,使其成为了“最优先丢弃电器”榜的第一名。除此之外,也有近1/4的人在答案中填写了电视、厨余粉碎机、洗碗机等电器。


在丢掉这些电器的理由当中,我们也看到了诸多关于“不是必需品”“可有可无”的表态。


如今的电器或消费电子产品,或多或少会凸显自己的“中产阶级气息”,部分消费者也希望通过消费获得“彰显自我”的机会——比如购买一台咖啡机。


但在更高比例的年轻人看来,这些彰显品位和个性的电器能够带来的快乐,通常出现在消费、下单那一刻。当它真正出现在生活角落,似乎就成了一种花钱买来的负担。


除了咖啡机,在调研中我们也找到了几组类似的,充满“矛盾感”的电器。这也让我们开始好奇,从整体数据来看,哪些电器更倾向于被优先带走,哪些电器更容易被优先丢掉。


2. 年轻人最倾向于优先带走哪些电器?


买之前“生活小帮手”,买之后“中产智商税”,年轻人眼中无数次的电器消费,逃不过这套让人肉痛的定律。但仍然有那么一些家电,能够成为家庭电器中长盛不衰的super star。


为了找到这些电器明星,我们计算了各个电器分别在“优先带走”和“最先丢掉”两个问题中的出现率,并计算了其差值。那些差值最大的电器,也就是年轻人心目中最无法取代的电器。


最终,洗衣机以相当明显的优势胜出。在接近3成人愿意优先带走洗衣机的情况下,只有7.3%的人选择优先丢掉洗衣机。回到问卷,年轻人优先丢掉洗衣机的原因并非不实用,而是“难以拆卸”或是“再买新的”。



除了洗衣机,在差值最大的前几名当中还有冰箱、电脑、空调等大型电器。


如果说小型电器能够细分地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场景,给消费者带来对应的生活品质提升,那么大型电器存在的意义,就是一次性地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求。


如果将一件电器的“带走率”和“丢掉率”置于散点图上,并以平均值作为分割。我们还能在这些提及率最高的电器中,找到不同的对应模型。



第一象限电器是“带走率”和“丢掉率”都比较高的“双高选手”。这类电器被多数人认为值得“优先带走”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觉得可以“优先丢掉”。但这也同时证明,它们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是出现概率最高的那几件电器。


第三象限的电器虽然会被不少人优先带走,但总体的提及率还是比较低。比如热水壶、电饭煲等。


第四象限电器则是比较没有争议的“好用电器”,这个象限的电器让多数人感到喜欢。比如洗衣机和电脑。


3. 年轻人最倾向于优先丢掉哪些电器?


“城市经济越发达,人均住房面积就越小”的道理,现在似乎在各个大城市通行。而当年轻人的住房面积开始缩水,如何整理、收纳以腾出更多生活空间,就成了一门生活艺术——不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东京,还是如今众多的中国城市。


在这样的现实下,那些让生活空间变得更拥挤的电器,就成了年轻人断舍离的首要目标——比如电视。



现在的电视已经不再是弄堂口稀罕物件,虽然智能电视/机顶盒的存在,让电视的丰富程度不仅限于那几十个卫星频道。但就算如此,电视用起来依然不如手机灵活。动辄55寸、65寸的屏幕,又让它在客厅的存在感极强。为了追求大屏观影效果,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更倾向于购买投影仪。


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4的受访者表示会优先丢掉电视,他们的理由大多是“不常用”或“可有可无”。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厨余粉碎机、咖啡机、烤箱、榨汁机、油烟机等电器上。虽然我们在过去的调查中发现,当今的年轻人愿意给自己做饭,作为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但复杂的准备程序、贫瘠的可支配时间以及后续的一系列烦恼,不断降低了他们下厨的兴趣。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最容易被优先丢掉的电器中,不少都来自于厨房。商家在规划这些产品时的初衷,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生活细节。


但这一系列打着“让年轻人活得更轻松”旗号的电器,却最终成了年轻人的负担来源——比如水果得切好了再榨汁、扫地机器人还得换水换抹布、油渍厚重的油烟机得拆机清洗……与其在这些事上费心费力,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买、不要用。


所以在搬家时,与这些没有必要购买的电器断舍离,就成了年轻人的选择。


4. 写在最后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里写道,一个消费者会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消费行动。如果把时代背景换到今天的中国,那么很可能存在一种这样的情况:年轻人在好特卖等临期产品店购物,省下的钱可能就会想买些“稍微贵一点”的产品;平时身上穿着优衣库或者1688淘来的厂货,却还想有个附加值更高的包。


类似这种“省下钱买个贵的”的行为,也出现在电器消费的过程中。在年轻人拥有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必备电器之后,他们难免开始考虑购买,能够让生活细节也充满幸福感的电器。


但事实上,就如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那样,这些电器的确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能持续多久,就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阿米,编辑:唐也钦,设计:郑舒雅、戚桐珲,数据:董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