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份菜”“剩菜盲盒”的兴起,到“光盘行动”的持续火热,“节约粮食”这个朴素的观念正在重新成为时代的流行。


今年5月,DT研究院联合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中青校媒发起“青少年节约粮食行为调查”,了解广大青少年们在“节约粮食”这件事上的具体认知和实际行动到底是怎样的。


本次调研共收到问卷307631份,其中超过6成受访者为00后,9成人学历为本科、大专/高职、高中/中专和初中,因此本次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青少年节约粮食的态度和行为。


以下是《青少年节约粮食行为洞察报告》的发现。


56.6%青少年基本不浪费粮食


调研显示,大多数青少年平时不太会浪费粮食。


56.6%的青少年吃饭时基本上不会浪费,39.6%的青少年偶尔浪费。在浪费的食物中,被扔掉比例最高的是主食(37.4%),其次是蔬菜(24.6%)。肉类、水果、水产类食物被倒掉的比例都不超过15%。



在家吃饭场景中,“菜买多了”是主要浪费原因


接近8成青少年在家吃饭方式是自己做饭或家里人做饭,吃外卖或速食的比例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食物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菜买多了,吃不过来或者忘记吃”(46.9%)、“临时出远门,导致菜变质变坏”(42.5%)和“菜做多了,吃不完”(34.5%)


总的来说,是前期的买菜备菜经验不足和临时出现意外导致浪费。


我们进一步对不同人群的浪费原因做分析,发现相对来说,高中/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会因为食品品质不好和难吃而浪费食物,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多因为家人朋友聚餐而浪费食物。



超7成青少年有节约粮食意识,主要是受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


普遍“吃饭不浪费”的现状背后,是青少年们趋同的节约观念。


在对于粮食浪费的态度上,超7成青少年都赞同“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粮食粒粒皆辛苦”,还有接近6成青少年有宏观形势上的考量——“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不应该浪费食物。”


对他们来说,节约粮食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发自内心确实认可的生活方式:81.5%青少年认可节约粮食是一种生活向善的理念,77.0%青少年认可它是普通人参与社会贡献的方式,74.3%认可它是对生态环境负责的体现。


节约粮食不仅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它既是朴素的理念,又是潮流的趋势。



家庭、学校教育和身边人的影响是青少年节约粮食意识最主要的来源,占比83.8%。毕竟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待得最久的地方,不仅有主观上的观念学习,还有日常的耳濡目染。


在社会活动和社交媒体越来越丰富的当下,95后、00后和05后们也会因为受共青团组织活动(46.3%、46.6%、46.3%)和社交媒体(41.4%、42.6%、38.9%)影响而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82.7%的青少年日常光盘,更倾向在就餐前把控份量


从调研结果来看,青少年们没有让“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这句话停留在口号上,他们也落实在了具体的行动上。


在践行节约粮食的具体行为上,高票答案都具备以下特质:低门槛、随手做、每天都能做。


在日常生活中,“吃饭光盘”(82.7%)被践行得最多,且明显高于其他的选项。相对来说,实操难度更大的粮食节约宣传、粮食循环利用等参与比例比较低,都没有超过50%。



在就餐过程中,超过七成的青少年能够做到平时规划食材的购买、每顿饭的消耗,不多买;54.90%的青少年打饭/点餐/点外卖时,控制适合自己的份量;49.5%的青少年菜不合口味也会吃,尽量不浪费;41.5%的青少年能够做好点餐攻略,尽量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由此可见,青少年们正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节约粮食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并且大多倾向于在就餐前就把控分量。


具体到人群划分,年纪偏小的群体(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生),更倾向于“饭菜不合口味也吃,剩菜剩饭继续吃”。本科生选择“在打饭/点餐/点外卖时,控制适合自己的份量”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35.4%青少年节约粮食的阻碍是缺乏备菜常识


正如前文所说,青少年们在家吃饭时倒掉食物的两个重要原因是“菜买多了”和“做饭做多了”,归根结底是备菜经验不够,对“份量”的把控不到位。


调研结果也显示,青少年们节约粮食的阻碍大多是因为自己缺乏对应的知识和技能排名前5的阻碍分别是:没有备菜常识(35.4%)、饮食习惯不好(32.0%)、不知道如何处理临期食材(28.0%)、不会处理剩饭(27.4%)和身边人会浪费不知道如何劝阻(25.5%)


还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认为食堂或餐饮商家也有责任,比如售卖的食物质量不好、不提供“小份菜”的选择、点餐时没有分量提醒等。



也因此,在日常关注粮食信息时,青少年们最多关注的就是实操技巧类,如日常生活不浪费食物的小窍门(60.6%),其次才是新闻信息类(如世界粮食产量、粮食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活动类(如光盘挑战的活动信息)


在参加活动上,参加过光盘行动的比例(70.5%)远高于其他活动。讲座、学习分享会、公益活动、创意展览、食物银行等的参与率均不到50%,就和日常践行一样,低门槛、参与成本不高的活动可能更具有普适性,能让更多人轻松参与。


相对来说,小学生和初中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更高,大专、高职和本科生参加光盘行动的比例更高。



除了参加节约粮食活动,青少年们对践行节约粮食还有一些其他期待:


63.6%的青少年希望有更多的节约粮食创建行动,60.1%的青少年希望学校或社会可以对节约粮食的行为进行公益激励。



在主观题“你觉得节约粮食活动还能怎么设计?”下,不少人也围绕着“体验”和“激励”分享了想法。


比如“举办农耕种植活动”,从真实的体验中感受“粒粒皆辛苦”,还有“将较为干净的被丢弃的食材,整理加工后送到粮食匮乏的地区,拍摄纪录片”。


在激励方面,青少年们希望从学校食堂到餐厅都有相关的活动或机制,比如“在食堂设点,完成光盘行动可以领水果或者饮料 ”,还有“餐馆鼓励顾客将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可领取积分,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可以免费就餐一次”等。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本次报告有以下核心发现:


(1)6成青少年可以基本做到“吃饭不浪费”,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是菜买多了或做饭做多了,缺乏备菜常识。


(2)青少年普遍认可节约粮食人人有责,源于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关心:70.9%的青少年认为“节约粮食,人人有责”,59.4%的青少年认为“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我不应该浪费食物”。


(3)家庭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节约意识的主要来源,相对来说,05后、00后、95后受共青团组织活动和社交媒体影响更大。


(4)从行为来看,低门槛、可以随手做的行为被践行最多,比如日常吃饭光盘。但节约宣传、粮食循环利用等参与比例比较低。


(5)就餐过程中,青少年习惯“节约前置”,提前规划买菜和点餐的分量,避免浪费。


(6)70.5%的青少年参与过光盘行动,但其他活动参与率都不算高,他们期待体验性强和有奖励机制的节约粮食活动。


附:研究样本说明


(1)本次调研共收到问卷307631份,来自全国各省份的青少年均有参与。


(2)从年龄来看,超过6成受访者为00后,近7成人学历为本科或大专/高职,2成人是高中/中专或初中生;因此本次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青少年对节约粮食的态度和行为现状。


(3)受访者男女比例约为4:6,其中76.3%身体健康,87.3%的人没有处于减肥阶段,因此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ID:DTcaijing),文字:张晨阳,数据:董道力,编辑:唐也钦,设计:戚桐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