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双边会晤。(克里姆林宫网站)
2021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表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有重要历史性意义,它为两国之间形成新型关系,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中国对于俄罗斯来说是真正的战略伙伴,两国志同道合,俄中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对话应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6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也在圣彼得堡表示,俄中关系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双方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俄方愿同中方在更广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在6月16日与拜登(Joe Biden)的首脑峰会中,普京也肯定了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
但是,不论中国国内还是西方社会,有许多人并不如此认为。他们质疑俄罗斯官方的说法不过是政治表态,质疑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普京对中国的态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本来是“同床异梦”,现在迫于美国的压力双方都希望能走在一起,中俄之间相互需要,但中俄很难真正地相互信任。
中俄在多个领域存在合作需求
中俄双方均曾表示过现在的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阶段,两国政府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层面友好合作。
中俄在经济、文化领域也有深层的互动与合作。俄罗斯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中国也曾在经济危机时对俄罗斯予以帮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俄双方在经济层面的互动越来越多。俄罗斯的北极项目有中方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俄罗斯在欧洲的北溪能源(Nord Stream)项目也能看到中国企业的参与,中俄的国家间与企业间的合作交往密切。此外,中俄文化年等项目的举办不断推动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
在外交领域上,俄罗斯与中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内部的外交活动,在双方关切的问题上予以支持。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俄罗斯关心的欧洲事务上,中国也能予以支持。此外,中俄在军事安全领域合作不断。两国曾多次举办联合军演,同时,作为拥核国家,中俄参与制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核协议,同时积极推进伊核谈判以及积极参与朝核问题等事务,中俄两国在军事安全及核裁军等领域不断合作。
中俄不可忽略的分歧
但是,中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
晚清时期以及中华民国时期,沙俄作为“瓜分中国”的列强之一,侵占中国的大量领土。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基于私利,以意识形态为由对中国进行打压,不仅撤回对华专家,还爆发了珍宝岛事件等领土冲突,以至于19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成为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之一。不仅如此,外蒙古独立以及海参崴归俄等问题也让中国民间不少人对俄罗斯存在芥蒂。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地区事务以及全球事务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发展使曾经作为苏联一部分的中亚国家不再需要倚仗俄罗斯发展出口贸易,而俄罗斯所关心的欧洲也与中国保持着高度的经贸往来。俄罗斯作为曾经的“两极”之一,大国影响力相对降低。而两国的民间交往也并不热络,表现出“官热民冷”的趋势,俄方的科学家也曾就中方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中国颇有微词。
合作仍是今后中俄关系的主要面向
尽管如此,目前来看,中俄仍将是友好或者说在国际政治上紧密合作的战略伙伴。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角度,冲突、对抗将会影响各自的国家利益与地区安全。当边界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本国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均会受限。尤其是在同时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围堵、遏制压力下,中俄发生冲突,对彼此都是不利的。因此,中俄纵使有不可忽略的嫌隙,但合作仍是理性、务实的选择,不会轻易发生严重矛盾或冲突。
从经济层面来看。克里米亚战争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使俄罗斯本就滞后的经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且有着庞大的经济市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以及经济危机时对于俄罗斯的帮助使俄罗斯的经济有所恢复,俄罗斯经济越来越依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这决定着今后俄罗斯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与中国保持合作。
而在军事安全与外交领域,中俄两国均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在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对中俄进行制裁与威胁,中国面临来自印太同盟的威胁,俄罗斯在欧洲面临北约的威胁。在以美国为主导构建的国际体系中,中俄双方在缺少有影响力的盟国的情况下,需要对方予以支持。在安理会等多边外交的舞台,两国也需要对方的支持以推进有关决策的制定,满足各自在特定领域的利益诉求。
此外,中俄双方在很多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中方企业参与俄罗斯北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推进俄罗斯在北极圈的军事力量建设,同时有助于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北溪能源项目上的合作也有助于增强中俄双方与欧洲的经济纽带,推动双方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尽管美国自身的相对实力有所下降,当今世界仍然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美国对中俄两国的制裁与打压仍会严重影响到两国的发展,使中俄双方的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受损。从国际关系的历史上看,国家之间进行联盟以求均势(balance of power),是国家应对强国进行制衡的最优选择,尽管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两国关系的持续走近与战略伙伴的支撑均将有助于中俄应对美国这个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作为国际政治的行为体,其行为受结构因素的影响,而在美国主导的现存国际秩序中,中俄的友好合作就是基于结构的主观选择。
在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国际关系中,以目前形势来看,中俄关系仍将会是以合作为主导的。在中美俄三国的互动中,只有中俄合作才能实现“1+1>1”的效果,才能打破美国的封锁与桎梏。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为英国乃至世界各国重要的外交政策导向。今天中俄正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所以趋向合作,官方关系呈现友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