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查|高层疑现美前军官引哗然 曾监测中国各部委数据

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在美低调上市后,便立即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安全审查。前者不仅暂停新用户注册,而且还被勒令强制下架APP,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随着诸多信息的披露,对滴滴出行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综合网络7月5日消息,滴滴出行在7月2日被宣布接受中国国家机构的网络安全审查后,有网民根据披露的滴滴出行董事会与高管截图发现,其中一名叫“Adrian Perica”的独立董事引起外界注意。而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6月30日起担任滴滴出行独立董事的“Adrian Perica”曾毕业于美国知名军事学校西点军校,而且曾经是一名美国陆军军官。

中国网络质疑滴滴出行独立董事身份(点击大图浏览):















对此,有中国网民质疑,滴滴出行拥有最核心的地理(道路)数据,如果叠加卫星高清图片,再用各种软件构图,再渲染,整个中国的地理数据/场景完全暴露出来。毫无疑问,滴滴出行拥有中国最核心的数据,这个数据绝对关系国家安全。

质疑者续问,“但是,拥有这个核心数据的企业,竟然由美国陆军前军官来担任独立董事,他这个独立董事可不是中国的负责拍掌举手同意的独立董事,他这个角色拥有很强大的话语权,而且此人在苹果公司也担任监督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的职责,驾轻就熟”,“2016年6月30日担任独立董事到现在整整5年了,这五年里,这个美国前军官从滴滴里面获得了多少敏感数据?”。



滴滴盗用个人信息被查。(多维新闻制作)

此外,也有中国网民注意到滴滴出行的上市招股书内容,其中涉及到中国风险的提示,被认为是在说中国的“坏话”。如提到中国知识产权风险时,招数书写道“特别是,在中国维护和强制实施知识产权往往很困难”。这被网民们质疑“中国有出版局,有知识产权法院,请问滴滴为啥说在中国维护和强制实施知识产权很困难?”

同样令网民们迷惑的是,滴滴出行旗下的“滴滴媒体研究院”曾在2015年对中国国务院旗下的中央部委进行过数据监测,其中涵盖当时的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审计署等。















“滴滴媒体研究院”彼时得出的结论是:加班“最狠”的国土资源部,其次是公安部、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等;另外24小时无休的是公安部,外交部、农业部也不遑多让;最低调的是中纪委和工信部等。

在滴滴出行被审查以来,如今不少质疑者认为“滴滴媒体研究院”对中央各部委的数据监测简直是“作大死”,一些网民表示“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数据安全性也不能忽视”。

针对滴滴出行的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内地有大型企业已经要求员工在出差、公务、接待等所有一切出行,禁止使用滴滴APP,如有使用自费处理,集团不予报销。

滴滴“涉险”故事的两个背景



滴滴出行不顾北京的意见赴美上市将自己置身进退两难的困境。(视觉中国)

“国土资源部加班最狠,公安部最忙,农业部最平均,中央纪委监察部最低调,这两天打车到财政部的多,到央行的少,不知是否跟资本市场有关……”在拥有5.8亿用户、号称全球最大出行服务平台的滴滴出行被中国国家网络监管部门进行国家安全调查,并下架官方APP后,这一2015年的公开报道似乎触及到了滴滴出行“整顿”的原因。

在2015年的这篇报道中,滴滴研究院根据7月13日、14日两天北京高温天气下出入中央部委的用车需求变化,再叠加该时期各部委公开的政令发布和业务活动情况,甚至总结出来这些国家机关的运作规律等关键信息。这一报道在当时并未引起任何疑惑,甚至报道本身还出现官方媒体新华社的名字。然而,当今天中国官方网络监管机构中国网信办以国安理由调查滴滴出行时,人们才突然意识都这一掌握数亿人个人出行信息的互联网巨头究竟存在怎样的安全隐患。

而更麻烦的是,滴滴出行在6月份一直在推进赴美上市,并在6月30日成功登陆纽交所。这显然更令北京感到不安。《环球时报》在7月4日的文章中称,“尤其是像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它在美国上市,其排第一第二的股东都是外国公司,国家对它的信息安全监管更需要是严格的,这既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维护国家安全”。

于是,当北京决定出手时,外界认为这“坐实”了滴滴出行更危险的“恶行”,即滴滴出行以在美获准上市为交换条件,将中国用户和国家地理信息数据打包交给美国。不过,多维新闻此前刊文《独家:高层不满赴美上市 对滴滴的惩罚将远超阿里》否认了这一传言,并披露滴滴出行之所以被调查,乃是因其无视北京的告诫和反复沟通,执意赴美上市,造成了一种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至今并不存在真实的“交易”行为。

但尽管如此,这件事仍然暴露了如下事实:

其一,中国官方已经逐步建立起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和体系,国家安全的范畴的确在快速扩展。前有2000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后有即将于202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数据安全法》,这道“闸门”将毫无疑问越来越重。

在滴滴出行接受安全审查不久,中国另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这表明对类似掌握庞大个人数据的互联网平台,监管已经越来越“普及”。

其二,国家安全审查尽管建立,但由于“令出多门”,彼此之间远没有达到完美协调、默契配合的程度,这可能暴露部门彼此之间的监管漏洞,带来新的监管挑战。

在这一事件中,人们会发现滴滴出行如同当年蚂蚁金服赴港IPO存在“抢跑”和规避监管的嫌疑,事实上监管层在事前都与二者进行了多次沟通磨合。但在滴滴出行赴美上市问题上,中国监管层明显出现了监管衔接问题,不得不在事后由国家网信办对滴滴出行采取惩罚性的补救措施。

“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位列中国证监会13项职责中第8项,这意味着从市场行为上看,滴滴出行赴美IPO肯定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那么,滴滴出行赴美上市这一既成事实等同于暴露中国证监会在国家安全监管问题上的角色缺位,事实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监管部门的确不包括中国证监会的角色。

接下来,滴滴出行会否被迫退市,或者与北京监管层达成妥协,比如做出某种保证,恐怕都很难获得北京的谅解;对北京来说,滴滴出行做出了令北京相当难堪的“示范”,也必然迫使北京更新监管手段,补齐漏洞,尤其是强化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职责。

滴滴被下架|快评:不要随意给柳传志柳青扣上卖国贼帽子

日前,中国最大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前脚刚在美国上市,后脚便遭到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网络安全审查。7月4日,滴滴出行APP被指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而遭下架。

由于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系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女儿,一家人深陷舆论风暴,甚至有网友用对联讽刺称,“上联:老子柳传志5G投票给高通称自己不是中国企业背刺大陆消费者,下联:女儿柳青滴滴司机奸杀女乘客前脚刚消停后脚卖国民信息被下架,横批:一家子卖国贼”。



滴滴出行APP遭中国政府下架,滴滴创始人柳青被网络舆论骂为“卖国贼”。(视觉中国)

柳传志系联想集团创始人,曾于2016年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针对通信系统制定方案进行投票时,第一次联想投票给由高通牵头的LDPC作为“长码”的编码方案,第二次投票给由华为牵头的Polar的方案,但还是由于POLAR的支持者数量不及LDPC的支持者数量,进而华为输给了由高通牵头的LDPC,LDPC拿到了5G移动宽带数据市场的全部份额。

这件事传到中国国内后,一些人开始汹涌地批评联想集团和柳传志是卖国贼。但其实,柳传志在内部信中提到,他已专门和华为的任正非先生通了电话:“任总对我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应团结,不能被外人所挑拨”。

而联想作为一家起源中国的跨国企业,柳传志尽管基于正常的商业考量,没有在国际上刻意强化自己的中国品牌背景,但查询公开资料也绝没有说过自己不是中国企业的话。对联中的指责——“称自己不是中国企业背刺大陆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化的造谣和中伤。

至于下联说的“滴滴司机奸杀女乘客”,滴滴公司在创立之初,由于安全系统不够严密,确实发生过滴滴司机奸杀女乘客的事,但罪魁祸首是犯罪司机,而不是滴滴公司总裁柳青。柳青作为管理者确实具有监管失职的错误,但这种错误是任何初创企业都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何况此后滴滴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整顿下,已不断完善安全保障,近年也很少再出现类似恶性事件。

而如今滴滴因在美国上市,面临一些信息披露要求,而这与中国的网络安全监管法相抵触,因而受到中国监管部门审查。据此,有人在网上恶意造谣说“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其实,据可靠内业人士消息,目前滴滴并没有为赴美上市,将数据打包交给美国,中国政府一直对此进行有效监管。事实上,根据规定,中资企业赴美上市也是需要经过审批的。网上流传的“滴滴卖国民信息被下架”的说法,更多是一种臆想,目前尚缺乏事实根据。

不管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还是滴滴出行的柳青,他们父女近些年都处于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风暴中心,多次遭到指摘、攻击、丑化和谣诼。因为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中国国民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尤其是民族企业华为、中兴、字节跳动等科技企业纷纷遭到美国打压的情况下,发自内心地支持民族企业是很多人的正常反应,但如果把这种本能的情感无限制地扩大化,甚至超越了法律底线和基本规则,随意地污蔑、丑化、造谣那些在他们眼中看似“不够爱国”的企业,甚至恶意辱骂某个人为“卖国贼”,进行人身攻击,鼓动舆论民粹主义情绪,实非国家之福。

事实上,对于滴滴出行,中国监管部门一直在法治框架下调查和处理,并未逾越边界。这正是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和现代化治理体系所需要的。那些立场先行,随意揣测和攻击滴滴出行、柳青、柳传志的人,应该尝试冷静一下,学会以法治思维来看待整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