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中国投资银行高鹄资本(Cygnus Equity)提供的数据,仅今年头5个月,中国消费品企业便吸引了相当于110亿美元的资金,是前一年的两倍以上。
高鹄投资管理合伙人金明称,美容产品、食品和饮料品牌最受欢迎,近期以来又尤其是中国的火锅品种和拉面。银行家和投资者们表示,目前,中国国内有多达200个品牌正寻找新鲜资金。
一位投资人说,中国是最容易实现从零跃升至1亿元销售目标的市场。此君投资了茶叶连锁运营商Nayuki(奈雪的茶)。他要求不透露姓名。上周,奈雪的茶在香港上市,筹得6.56亿美元,并获44亿美元的市场估值,为去年12月一轮融资的两倍以上。
食品饮料市场受到青睐
有意挑战可口可乐的软饮料品牌“元气森林“(Genki Forest)升得更快。4月份的一轮集资后,该品牌市场估值为60亿美元,10倍于18个月前。路易威登(Louis-Vuitton)所有者LVMH的私股基金和新加坡国家投资者淡马锡(Temasek )均为投资方。
本地与全球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京东集团( JD.com)本月的网络购物节上,中国品牌销售额的增长比国际品牌多出4个百分点。京东称,在客户数量方面,国产品的增长甚至比国际竞争对手多出16%。
一位名叫何爽(音译)的年轻人说,一旦试用过,你就会发现,国产品的质量和外国产品一样好。她说,自己更喜欢去当地品牌店,如卡姿兰(Carslan)眼影、飞跃运动鞋、良品铺子(Bestore)零食和名创优品(Miniso)家用品。新冠疫情期间,这名19岁大学生滞留在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家乡。此后,她在阿里巴巴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上将300多个国内品牌列入了自己的最爱。
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品牌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安永(EY)的上海合伙人穆利肯(Chris Mulliken)解释说,"藉国内旅行的机会,人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国家,回归本土习俗,并发现了新的中国品牌"。
他指出,民族主义也成为一驱动因素,推展了本土品牌的普及,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现已克服新冠危机而自豪 。生产“停摆”期间需求量尤大的运动及休闲服装的玛娅(Maia Active)公司便宣传说,其产品考虑了亚洲妇女的身材。这意味着,它能为客户提供比西式服装更合身、舒适的产品。该公司得到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支持。
因受侵犯人权指控,H&M、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驰名品牌拒绝从中国新疆地区采购棉花,也可能成了某种催化剂。此举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弹。4月以来,本土运动用品制造商特步、李宁和安踏分别上涨约200%、60%和40%。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驻北京的董事总经理龚陟帜(Nina Gong)就此指出:"消费者不再崇拜国际、跨国品牌。他们喜欢以自己为对象的产品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