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原文标题:《一套令我获益颇多的生活模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来探讨。


1. 问题与假设


实验心态的起点是什么呢?是对我们每一天日常生活的审视、质疑和思考。


你首先要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不够好”的,你才会有动力和空间去思考“如何做实验”。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感到无聊 —— 这本来就是逼迫你去思考“为什么会无聊”“哪里令我不够满意”的机会。但很多人是如何对抗无聊的呢?用“填充性活动”,来填满自己的“无聊时间”。


感到无聊了,就刷剧、看电影、打游戏、看小说,要么就是跟朋友出去聚会、喝酒、聊天,想办法来“消磨时间”。而从来不去思考:


造成无聊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对我来讲才不会是“无聊”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你白白耗费了大脑对你的提醒,浪费了一次反思和审视的机会。


因此,一个建议就是:慢慢缩短和减少自己“填充性活动”的量。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寻求外在的刺激,而是让自己沉浸入这种状态,问一问自己:


  • 我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 我有什么隐藏在心里的想法还未实现?


  • 我希望获得一种怎样的、充实的体验?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去做一些延伸思考:如果我稍微作出一些改变,会怎么样?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是事务性、机械性的,那么可以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让我的工作变得更贴合业务,有一些不那么机械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你每天都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从来不跟别人交流,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每天多一些交流,比如跟跨部门的同事有一些沟通和对接,我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你每天都被一系列琐事占满,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些自己的爱好,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每天能有半小时的空闲,那么有没有什么爱好和活动,是可以在这个时间里面去发展的?


……


诸如此类。


如果你每一天都在重复自己的上一天、上上一天……那你这种状态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改变的。因此,第一步就是去找出:


  • 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够好”?


  • 这种“不够好”的根源是什么?


  • 我也许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2. 尝试和对照


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下一步就是有意识地去制定一个“实验计划”。


什么是实验计划呢?简单来说,它需要包含这么几点:


  • 设计目标:我要调整的是什么,哪个地方是我可以去作出改变的?


  • 实验对照:我可以尝试着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它跟原本的做法形成对比?


  • 观察参数: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需要我去留意和关注?


这一整个过程,就叫做“尝试和对照”。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你用新的模式去替代旧的模式,并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地让自己逐步适应新的模式,成为新的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社恐患者,每次跟别人聊天时,都不敢跟别人直视,那么可以试着做这么一个实验计划:


  • 设计目标:我想试一试,下次跟别人谈话时,和他直视,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 实验对照:尝试:当对方说话的时候,鼓起勇气看着他的眼睛,然后点头表示应和。


  • 观察参数:观察一下,看看我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方给出的反馈,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控制变量,也就是一次采取一个新的行为就可以了,着重去观察这个新行为跟以前旧行为模式下,你的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你又会获得什么样的反馈。


同样,你学了一门课程,想改变自己日常的工作模式,那就不妨先从课程里面拎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找到一个具体场景(设计目标),有意识地用新的做法代替自己旧的做法(实验对照),再观察看这个新的做法做起来感受如何、结果如何(观察参数)


诸如此类。这就是一个让自己获得有效的成长和改变,非常好的方式。


我自己也经常经常采取这个做法。比如:每一期智识营,大体上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执行的细节上,我其实每一期都会加入一些新的做法,采取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做一个简单的“尝试和对照”。


这样,我就可以更加明确地判断出:我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有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把它们之间做一个逻辑上的联系,充实自己的经验库。


一旦你适应这个模式,你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有非常多的地方,都可以采取这种“尝试和对照”的做法。


比如:你的工作流程已经非常固定,它不坏,但可能也不够好。那么有没有可能,针对具体的某个环节,想办法采取一个新的措施,再对比它跟旧模式的优劣、差异,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循环,最终优化出一个最好的工作流程?


这可以帮助你,把重复的、日常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有趣,非常充实。


3. 观察心态


在“尝试和对照”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要具备一个观察者的心态。


什么叫观察者的心态呢?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抽离出来,不要过度沉浸进去,也不要过于看重结果,而是关注过程中自己的感受、细微的变化、获得的反馈,以及从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学到了一个思维模型,你想把它用到生活中,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


你首先要理解它,知道它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然后在生活中去寻找对应的场景,并用它去代替掉旧的思维模式(尝试和对照)


随后,在使用这套思维模型的过程中,你要做的是:


(1)避免对结果的过分关注:你刚开始使用它,不熟练是必然的,一开始必然很难获得你想要的结果。因此,要特别注意让自己脱离“计数器陷阱”。


(2)记录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技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被你掌握,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让你感觉不舒服、不适应、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把它们记下来,这就是你弄懂它们、掌握它们的关键。


(3)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测:针对第二步记录下来的问题,不要停留在这里,而是对它们作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测。基于你对这套思维模型的理解,你认为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它们可以如何被解决?试着动手做一下,并把你的猜测和动手过程记下来。


(4)反复练习,检验有效性:针对第三步你采取的假设和行动,里面必然有些是比较有效的,有些是错误的或者无效的,但你只通过一次的经验,显然很难判断出哪些有效哪些无效。这时,就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实现。


每一次的练习过程中,都着重去关注每一个行为和它取得的结果(依然参考第二步:尝试和对照),检验它的有效性。那么,当你经历了若干次的练习,你就最终可以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针对问题的应对方式。


这个时候,这个思维模型才算真正地被你所理解。


当然,这个时候它在你手中,未必跟原来的那个模型一模一样。但这没有关系。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不要去“复制”别人的做法,而是要去理解这些做法为什么奏效、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微调这些做法,让它们能够切实地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工具。


总结一下,观察心态的重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这里又有两层含义:


(1)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有很多可能是重复的、机械的、简单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是用旧的路径去快速解决它们,着眼的是“解决”。但这其实是一种浪费 —— 更好的做法,是把它们当成机会,拿它们来练手,训练自己新学到的技巧和思维模式。


(2)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很多时候,结果可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这个时候,不妨分出一些注意力,去思考“这个方法为什么能奏效”。一方面这能够增进你对这个问题真正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自己思维和大脑的锻炼。


4. 经验心态


除了观察心态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经验心态。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切挑战和困难,都看作一个提升经验值的机会,不要去过度关注“我是否会失败”,而是更多地关注“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这也是我践行了很多年、对我帮助颇大的一个习惯。


你会发现,它跟成长思维其实是紧密相关的。许多人容易陷入固定思维里面,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失败只会给我带来坏结果,让我出丑,降低别人对我的评价。于是,很容易踟蹰不前,被一丁点陌生的恐惧所吓倒。


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你的训练和刺激逐步加强、成长的。因此,采取成长思维的人,会把一切挑战都视为一种契机 —— 一种为自己获取经验、让自己变强的契机。


因此,采取这种心态,可以带来两个层面的变化。


一个层面,是可以把你的视角,由“预防焦点”转移为“促进焦点”,让你卸下对于“我可能会失去什么”的担忧的恐惧,更多地关注到“我可能会得到什么”,从而提升进取心和行动力,不容易被困难吓倒。


另一个层面,是释放你的潜力和可能性。一旦你不再抱着担忧和恐惧,你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就越有机会去尝试新的做法、采取新的行动,从而不断化解和克服面临的问题,让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5. 复盘和提炼


经过对问题的挖掘和假设,对行动的尝试和对照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结果的复盘和提炼。


复盘和提炼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进一步地榨取我们所采取的一切“尝试和对照”行动的价值,是为了让我们的“过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未来”。


也就是说:你要从前面的行动里面,提炼、抽象出一套更加普适的,针对一系列同类型场景和问题能够生效的经验 —— 也就是专属于你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


具体如何操作呢?可以参考这套步骤:


(1)记录下,在前面的“尝试和对照”行动中,你都采取了什么行动,获得了什么反馈,总结成一系列“行动-反馈”的联系。


(2)以这套联系作为原材料,把其中有效的做法拎出来,再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有效的“行动—成果”链条。


(3)针对这个链条,向下挖掘,去思考:为什么这个行动能够奏效?它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子问题?它背后有没有什么可能性的原理在支撑?如果有能力,试着找出这些原理。


(4)基于(3),进一步去思考:这套“行动-成果”链条能够扩充和拓展?在保持它的核心主干不变的情况下,它对什么样的场景是能够适用的?它适用的问题具备什么特征?


(5)结合(2)~(4),汇总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包括:这套方案可以应对何种类型的情境?它包含哪些步骤?每个步骤的原理和要点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先汇总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作为主要材料;再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提取出它们的共性;随后进行向下挖掘和向上总结,最终得到一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原理来支撑,那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也可以自己试着去理清它(可能的)逻辑,这其实就是一个构筑知识体系的机会。


我在很多文章里讲到的模型和方法,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长此以往,你一步步积累下来的这些模型,就会成为真正属于你的、跟别人能够完全区隔开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就是我们去“做实验”所得到的成果。


6. 探索可能性


最后,提一下:在这套流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充沛的好奇心,让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外在信息的输入。


“任务心态”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一旦你内化了这种“追求稳定”“追求低耗能”的规训,你就很难真的走出去了 —— 因为,你每多走一步,就意味着多一分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多一分的不稳定、高耗能。


于是,你就会活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任凭这个圈子越来越狭小,不敢越雷池一步。


那么,哪怕你对自己的生活不够满意,你能够改变和调整的空间,也会相当有限。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锻炼就是:在你还没有彻底内化的时候,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接触更多的、不一样的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会建议你先从社交开始。如我在前几篇文章里提到的,多参加一些能够结识陌生人的机会,多认识一些人,去寻求各种潜在的“合作”的可能性,把自己放进一片更大、更浩瀚的海洋里面,任自己浮浮沉沉,看到更大的世界。


然后,试着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出,对外部的世界输出你的影响力,扩大你的干预圈。


简而言之:把对于“不变”和“稳定”的追求,变成对于“干预”和“可能性”的追求 —— 不是由于一亩三分地而得到“安全感”,而是由于接触到的信息网络和资源网络越来越广,有无数的可能性,从可能性之中来获取“安全感”。


这才是开启一个良性的“实验心态”循环的不竭动力来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