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恋爱与婚姻中的必需品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毋庸置疑,但“无性”的亲密关系,渐渐开始变成可能存在的事。

在面临人口大减少,少子化和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无性婚姻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年轻人不过性生活,即使是在结婚后,也会迅速回归到“无性”的状态。原本似乎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慢慢影响着整个社会。



2015年日本的国内调查显示,在原本最有可能成家的30~35岁年龄段,男性的单身率高达47.1%,女性也有34.6%。

婚姻从“必须项”变为“可选项”,平均每4.3名男性、每7.1名女性之间,就有一人选择不结婚。



而比起推行婚姻、生育政策这些能有效拉升生育率的手段,年轻一代的无性化,是政府政策也无法插手的领域。

政策再多,年轻人不愿意搞,那也是白费力气。

日本家庭计划协会2016年的统计表示,“无性婚姻”的比例占到了47.2%:接近一半的夫妻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没有性生活。



这一比例相较12年前增长了15.3%,男性给出的原因集中于“太累”,女性则是“怕麻烦”。



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很多,在日本传统的婚姻结构下,上班的丈夫会因为压力和疲惫减少对性的需求。

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如果被“女性不能主动进行情欲表达”的传统观念禁锢,婚姻关系会在“无性”的趋势上越走越远。



随着走入职场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一矛盾也被大大加强:如果两人都被快节奏的生活裹挟,有限的时间、精力中将容不下性的位置。

如果年轻人都没有时间享受双人世界,显而易见的是,养育孩子会变成天方夜谭的事,组建家庭的计划也会被一直搁置。



日本家庭计划协会的理事长曾经在媒体采访中说到,数据表明工作时间过长与“无性婚姻”的增加有很大关系。全社会都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帮助育龄夫妻维持好工作与个人时间的平衡。



但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趋势下,实现这个目标恐怕是很难的事。毕竟环顾全球,年轻人因为疲惫和压力太大不想生育、甚至不想恋爱和结婚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目前,我们依然没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观念的改变也推动着“无性化”的进程。在日本,不把性当做必需品的现象被称为年轻人的“草食化”。

不想恋爱,也不想做爱,高中生/大学生有过性经验的占比逐年下滑。2010年开始,“草食”一词慢慢成为全民皆知的表达方式,似乎比起“肉食”,“草食”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有媒体提到,这一现象的原因部分可以归结于网络上泛滥的性内容。虽然拒绝性的女性从来都比男性多,但自从网络普及之后,这一点变得更加显著。

比如色情网站过多纯粹将女性作为性客体的内容、不经意出现的含有性暗示的广告...性信息泛滥会以普通人绝对不希望看到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些情况下,性会让人感到不快,让人失去对性的兴趣,甚至产生性厌恶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开始尝试起所谓的“开放式婚姻”。

婚姻中人们总会默认夫妻要对彼此守贞,性只允许发生在两人之间。但如果只有其中一方选择“无性”,另一方该怎么办?



日本一对夫妻尝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多的时候,他们组成了9人的大家庭。

曾苦于无性婚姻的妻子Mika,经丈夫认可于五年前和男友交往,之后一家人又与一位女性友人和她的三个孩子同居。



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丈夫在纵容妻子公开出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度恶劣,是难以接受的行为。

但一家人反而无比珍视这种关系,在采访中,他们说出了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虽然结婚太久两人间已经没有了爱情,但这份感情已经转化成亲情。夫妻彼此是最亲密的家人,是一起扛过风风雨雨的最亲密的人生伙伴。

如果这份坚固的感情因为无性的问题而分崩离析,对两个人和两个孩子来说,都是最差的结果。



“同意妻子找男友”,虽然大胆且违背世俗,但两人在挣扎、思考、和父母反复辩论之后一致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婚姻中最好的思路。



“这类话题总会让人觉得敏感,可我们的心态是完全开放的。”

“夫妻这个团队的规矩就是‘两个人一起来做好人生的每项决定’,我们只要遵循自由又不受束缚的规矩就好。”



而在提到对孩子的影响时,两人表示这么多年过去,家庭从九人又回归到原来的四人,两个孩子都健全地长大了。

“我们完全不会强迫、命令孩子该怎么做。只是想让她们看见爸爸妈妈为了将人生过得更舒适而努力寻找答案的背影。”



日本《东洋经济》杂志网站也曾提到这种“开放性婚姻”的趋势:婚姻中选择出轨却又不破坏家庭关系的女性有一些共同点:收入高、心态好、有孩子、对自己的形象有自信。

当然,“开放式婚姻”还是极少数的情况,不过和“无性婚姻”相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婚姻和性的界限,同样都被模糊了。



“无性”一定是坏事吗?除了因为各种外部条件慢慢变为“无性生活”的人,也有一部分天生的无性恋者,在NHK的纪录片中,他们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从来不对性抱有想法的他们眼里,重要的感情可以描述为:非常信赖对方,在一起会感觉安心,是精神上互相支持的伙伴。



作为参考,抽离了性的婚姻与恋爱,是不是也会等同于这种信赖和支持?

“无性”对一段关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因人而异,有人难以接受,有人却享受其中。

而放大到一个国家,低生育率下的“无性”趋势,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吧...